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7 道试题
1 . 图甲表示某一森林在遭受大火完全烧毁前后,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的生物量变化(b点为发生火灾的时间,生物量是指某一时刻单位面积内实存生活的有机物质总量)。图乙表示3组生物(A.根瘤菌与豆科植物;B.农作物与杂草;C.狐与兔)的种间关系示意图(纵轴表示个体数,横轴表示时间)。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a~b段,三类植物在群落中会呈现出镶嵌分布,从而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三类植物在b~f段的增长方式近似于_____形曲线。
(2)判断图乙A~C 3组生物对应于图乙的曲线:A_____。(填图乙中序号)
(3)造成图乙中②现象是由于________ab的变化曲线代表的是_____(填“种群”或“群落”)水平上的研究问题。
(4)用样方法调查该森林中某种乔木的种群密度时,为了做到随机取样,取样方法常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认识群落首先要分析该群落的_______________
(5)在该森林群落的a-b段或e-f段时间中,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分别配置在群落的不同高度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一现象的意义是__________
2024-04-28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澄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学段考生物试题
2 . 为研究不同放牧强度对某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小组将该草原划分为三个区域,五年间分别进行不同放牧强度承载实验,数据如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区域划分

禁止放牧

轻度放牧

重度放牧

物种丰富度(相对值)

141

16.5

13.8

植物净光合作用量

495

758

327

植株平均高度/cm

22.52

18.89

16.65

A.轻度放牧时,植物间的竞争强度最高,增加了草原物种丰富度
B.重度放牧后,该草原生态系统固定的总能量出现明显下降
C.放牧强度改变了群落的垂直结构,可能与牲畜的取食习性有关
D.调查该草原在不同放牧强度下植物物种丰富度时应随机选取样方
3 . I.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方圆为2hm2的草场中灰苍鼠的数量时,第一次捕获了50只灰苍鼠,将捕获的灰苍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5天后,在同一地点第二次捕获了52只灰苍鼠,其中有标记的个体13只。
(1)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密度为_____只/hm2由于灰苍鼠被捕一次后更难捕捉,因此推测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密度的估计值比实际值可能会偏_____
II.某研究所对一个河流生态系统进行了几年的跟踪调查。图1表示某种鱼迁入此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2)图A、B能反映鱼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是_____
(3)在t1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_____型。
(4)若在t2时种群数量为K,为了保护这种鱼类资源不被破坏,以便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应使这种鱼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因为此时_____
III.现有计数室由25×16=400个小室组成,容纳液体的总体积为0.1 mm3的血细胞计数板。将1 mL酵母菌样品加99 mL无菌水稀释,用无菌吸管吸取少许滴在盖玻片边缘,使其自行渗入计数室,并用滤纸吸去多余菌液。
   
(5)观察到图中所示a、b、c、d、e 5个中方格内共有酵母菌44个,则上述1 mL酵母菌样品中约有菌体_____个。
2024-01-26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阶段考试生物试题
4 . 濒危动物保护、农田杂草状况调查、农林业害虫的监测和预报等,都需要对种群密度进行调查研究。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都可以精确地求得种群密度
B.标记重捕过程中,部分标记物脱落,会导致调查结果比实际值小
C.采用样方法的调查过程中,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
D.调查东北豹的种群密度可借助红外相机,并采用样方法
5 . 种群密度为重要的种群数量特征,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调查酵母菌种群密度时将培养液静置后用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一定量培养液
B.用标记重捕法时,被标记过的小动物更难被捕捉,则统计的种群密度偏大
C.调查森林中乔木密度时,样方面积要适当加大
D.用样方法取样时应保证随机取样,以免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6 . 在生态学研究中,常在一定的限度和范围内应用数学模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通过构建数学模型,便于研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
B.在稗草较多的地方取样,依据所取样本的平均数可估算稗草的种群密度
C.采用标记重捕法,可准确统计某海洋鱼类的种群密度并制定捕捞计划
D.利用性外激素诱捕昆虫,可根据数据建立种群性别比例和年龄结构模型
2024-01-08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白云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题
7 . 进行生态学研究时通常需要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下列根据调查目的而设置的调查方法,错误的是(  )
A.可以用样方法调查大豆植株的种群密度
B.调查作物植株上蚜虫的种群密度时,可以用标记重捕法
C.统计土壤中小动物物种相对数量时,可以用目测估计法
D.统计一个样方内的蒲公英的个数时,必须用逐个计数法
8 . 如图表示用样方法进行相关调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中调查的是某生物的种群密度B.乙中的S₁是最佳取样面积
C.甲和乙中的调查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D.甲中的调查方法对象只能是植物
9 . 斑子麻黄为雌雄异株植物,具有耐贫瘠、抗旱、抗寒等优良特性,在维持荒漠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方面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研究人员在某地不同海拔的样地分别设置4个30m×30m的样方,调查斑子麻黄种群的相关数量特征,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设置合适的样方面积和数量、______等原则进行取样。该研究反映的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______。影响斑子麻黄种群数量的非生物因素有______(答出2点)。
(2)性别比例反映了种群产生后代的潜力,通过影响种群的______在一定程度上能影响种群发展动态。
(3)在样地S2和S3中,未来一段时间内______(填“S2”或“S”)中的斑子麻黄的种群数量将减少得更明显,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2023-12-14更新 | 222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勒流中学、均安中学、龙江中学等十五校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联考生物试题
10 . 为了研究和保护我国广东地区某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哺乳动物资源,研究人员采用红外触发相机自动拍摄技术获得了该保护区内某些野生哺乳动物资源的相应数据,为生态学研究提供了相关依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技术可用于估算该保护区内某大型哺乳动物的种群密度
B.该技术可通过调查梅花鹿种群的性别比例来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
C.该技术可用于调查该保护区内赤麂的老年个体数和幼年个体数
D.采用该技术进行调查对野生哺乳动物生活的干扰相对较小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