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4 道试题
1 . 土壤线虫与农作物健康和土壤群落的稳定性密切相关。为研究不同种植条件对土壤线虫的影响,某研究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或推测中,错误的是(       
A.可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线虫的种群密度和丰富度
B.与番茄连作相比,水稻—番茄轮作条件下,真菌和细菌的丰富度可能更高
C.番茄连作条件下,土壤环境条件最不利于番茄生长
D.轮作条件下,土壤线虫个数最少,故土壤群落稳定性最差
2022-06-04更新 | 202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六十五中2022-2023学年高三1月月考生物试题
2 . 植绥螨能捕食蚜虫、烟粉虱等的卵,也有不少取食花粉。烟粉虱成虫不善飞翔,活动能力弱,对黄色有强烈的趋性,喜欢群集于植株上部嫩叶背面吸食汁液,随着新叶长出,成虫不断向上部新叶转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植绥螨和烟粉虱、烟粉虱和植株之间都是捕食关系
B.烟粉虱种群的分布呈现出由下向上的垂直结构
C.可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烟粉虱成虫的种群密度
D.可利用烟粉虱对黄色有强烈的趋性对其进行生物防治
3 . 某农场为防治鼠害做了一些调查:甲组研究人员调查了某牧场边界区域内田鼠的种群密度和年龄组成,并以体重作为划分田鼠年龄的标准,体重≤40g的为幼龄鼠,体重≥90g的为老龄鼠,其余为中龄鼠,结果如表所示;乙组研究人员选择若干大小相似、开放的大豆田,在边界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适宜高度的模拟树桩,为肉食性猛禽提供栖息场所,设桩一段时间后,测得大豆田中田鼠种群密度的变化如坐标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体重(g)<10102030405060708090100110>110
数量(只)32571027261717968102112859531


(1)甲组研究人员选择用标记重捕法调查该牧场边界区域内的田鼠种群密度,是因为田鼠的_____。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该区域田鼠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是_____。性别比例可以通过影响_____来影响种群密度。
(2)甲组研究人员认为若要控制该区域田鼠的种群数量,应捕杀体重大于90g的个体,乙组研究人员认为这样做不正确,从种群数量特征的角度分析,你认为乙组的理由是_____。控制该区域田鼠种群数量时所采取的减少食物来源、毁灭巢穴和养殖天敌等措施的目的是_____
(3)坐标图示b点以后田鼠种群密度大幅上升,从田鼠生存环境变化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
4 . 林业有害生物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林业生态建设,若不进行有效预防,会严重阻碍生态环境构建和林业发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及时调查与预测害虫种群密度可以尽可能避免虫灾发生
B.利用捕食和寄生等种间关系可以避免有害生物过度繁衍
C.化学防治使得害虫发生抗性突变,导致防治效果不持续
D.混交林种植可以增加物种多样性,利于增强森林稳定性
5 . 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数量在K/2时增长最快
B.同一群落各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相同的
C.环境容纳量会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D.达到环境容纳量时,其种群最大数量能维持相对稳定
2022-08-25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五中2020-2021学年高二阶段性测试4生物试题
6 . 本学期中,我们愉快地学习了多种生物调查方法,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采用抽样检测法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时,若先滴细胞悬液再盖盖玻片,则最终统计出来的数据会比实际值偏大
B.样方法是调查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物种丰富度研究不可采用该种方法进行
C.采用标记重捕法估算家鼠的种群密度时,若因方法不当使个别标记物脱落,会导致估算数值偏大
D.探究土壤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可以用取样器取样法来调查
7 . 生态领域的科研人员在黄石公园进行了研究。
(1)整个黄石公园属于生命系统层次中的_________。在黄石公园中的麋鹿、野牛会以白杨树叶为食,麋鹿和野牛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
(2)在黄石公园中引人狼这一食肉动物,白杨的种群密度可能会增加。写出食物链并解释理由_________
(3)科研人员将黄石公园的白杨林区划分为992个地块,_________选择其中113个地块作为样地进行后续研究。
①根据麋鹿、野牛的捕食习惯,在每一样本地中选择高度<6m、树龄>1年的白杨,选择白杨的方法有两种:①每个样地所有<6m、树龄>1年的白杨都进行统计(RD法);②每个样地高度<6m、树龄>1年的白杨中取最高的5株进行统计(5T法)。
②为比较这两种方法统计后结果是否存在差异,科研人员统计了2007~2017年的相关数据,结果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5T法数据显示白杨长高了约___________%,而RD法显示长高了约100%。可见,当样方相同但所选样本不同时也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从RD法、5T法所选自杨树高度不同的角度,分析上图统计结果出现差异的原因,并判断哪一个方法更科学___________
2022-02-16更新 | 36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广东省广州市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8 . 近年来,草原鼠害日益严重,不仅引发了草原的沙漠化,还威胁着草原生态和我国畜牧业的健康发展。草原上栖息着50多种鼠类,对草原形成大面积危害的鼠类主要是布氏田鼠、草原鼢鼠等。研究人员为了解某草原的鼠害情况,对该草原鼠种群进行了调查。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人员采用标记重捕法对草原布氏田鼠进行了种群密度的调查。布氏田鼠天性警觉,在操作无误的情况下,调查的结果比实际值________,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2)调查草原鼢鼠等地下鼠的种群密度常采用土丘系数法:根据草原鼢鼠等地下鼠具有推土丘的习性,选取代表性样方,统计样方内土丘数,按土丘挖开洞道,用弓箭把鼠捕尽,捕鼠总数与土丘数之比为土丘系数。求出土丘系数后,即可进行大面积调查该区域的土丘数,统计鼠密度。
①为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选取样方时关键要做到__________
②研究人员用五点取样法选取样方,捕鼠总数为M,样方内平均土丘数为N,已知所调查区域总面积为S,该区域内土丘密度为Q,则计算该草原鼢鼠的种群密度的数学表达式为_______
(3)为应对严重的草原鼠害,该地采取投放莪术醇(雌性不育剂)的措施,该措施能够控制鼠类种群密度的原理是降低了种群的________________
2022-01-09更新 | 1419次组卷 | 7卷引用:2022届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九佛中学(新高考)高三一模生物试题B
9 . 研究种群或群落的特征,常用调查法。以下是不同小组所做的调查,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小组在对某池塘内鲫鱼数量进行调查时,第一次捕获200条,全部进行标记后放生,第二次捕获160条,其中带标记的鲫鱼有10条,则该池塘内鲫鱼的总数为_______条,此方法为_____________,适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动物。
(2)第二小组对某地区部分植物的种群密度(单位:株·m-2)连续进行5年的调查,所得的数据如表所示,其中豚草是原产北美的植物。

年份

种名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豚草

0.3

0.6

1.1

1.5

2.3

狗尾草

10.0

9.2

8.0

6.8

5.5

曼陀罗

3.0

2.1

1.1

0.3

0.1

灰绿藜

3.2

2.8

1.7

1.3

0.6


本调查采用的方法是样方法,取样的关键除考虑样方的大小和数量外,还应注意_________。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判断,豚草与灰绿藜的关系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小组的成员发现该地区群落中的植物和动物的分布都具有垂直结构,引起植物垂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等,引起动物垂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栖息空间和_________等。
(4)第四小组的成员发现由于合理保护,该地区中的物种组成不断增多,群落结构越来越____,这种演替的类型是_______________
(5)第五小组调查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应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
10 . 毛束象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南方等地的害虫,喜食植物嫩梢、幼叶,研究人员对西双版纳植物园的毛束象种群进行了研究,该地只有雨季(5~10月)和旱季(11月~翌年4月)。研究发现毛束象成虫危害主要发生期为4~10月,有2个活动高峰期,其余时间成虫无分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调查毛束象的种群数量时,可选择病害较重的植物进行统计
B.b点数量小于a点,可能是由于幼叶成熟,食物来源减少所致
C.调查说明毛束象的种群数量受湿度、温度等环境因素影响较大
D.为有效防治毛束象,应在毛束象种群达到a/2前控制种群密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