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1 . 某农场为防治鼠害做了相关调查。甲组研究人员调查了农场边界区域内田鼠的种群密度和年龄组成(体重≤40g的为幼龄鼠,体重≥90g的为老龄鼠,其余为中龄鼠),结果如下表所示。乙组研究人员选择若干大小相近开放的大豆田,在边界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适宜高度的模拟树桩为肉食性猛禽提供栖息场所,一段时间后,测得大豆田中田鼠种群密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体重(g)<10102030405060708090100110>110
数量(只)32571027261717968102112859531


(1)甲组研究人员选择“标记重捕法”调查该牧场边界区域内的田鼠种群密度,是因为田鼠_____
(2)甲组认为要控制该区域田鼠的种群数量,应捕杀体重大于90g的个体,而乙组认为这样做不正确。从种群数量特征的角度分析,你认为乙组的理由是_____
(3)图中曲线Ⅰ所示环境中,设桩的距离更小,可为猛食提供更多栖息场所,使猛禽数量_____,进而使田鼠种群密度_____。与投放灭鼠药相比较,用设置模拟树桩的方法来控制田鼠种群密度的优点是_____
(4)图示b点以后田鼠种群密度大幅上升,试从田鼠生存环境变化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
2022-07-13更新 | 21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2 . 某自然保护区从外地重新引入当地已经灭绝的白唇鹿39只(其中雄性13只、雌性26只)。白唇鹿在后来几年中的数量变化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年份123456
出生率/%17.927.329.622.724.930.2
存活数/只4454667896122

A.白唇鹿引入保护区后,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
B.保护区进行野生放归,有助于提高白唇鹿的遗传多样性
C.第1年到第2年白唇鹿的性别比例保持相对稳定
D.只要操作规范,通过标记重捕法可获得真实的种群密度值
2022-06-21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二中2021-2022学年高二6月月考生物试题
3 . 研究人员历时12年,利用卫星追踪数据和基因组信息,建立了一套北极游隼迁徙研究系统,发现游隼主要使用5条路线穿越亚欧大陆,西部地区的北极游隼表现为短距离迁徙,东部为长距离迁徙。研究发现迁徙距离更长的北极游隼携带ADCY8优势等位基因,该基因与长期记忆形成有关。结合所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调查北极游隼的种群密度不能采用标志重捕法
B.不同分布区的北极游隼种群之间具有生殖隔离
C.长期记忆很可能是鸟类长距离迁徙的重要基础
D.全球气候变化可能会影响北极游隼的迁徙路径
2022-06-18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四次考试生物试题
4 .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操作、材料、条件等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A.“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实验中,若分解者数量太少,则最先出现营养危机的是初级消费者
B.“用样方法调查某地某植物种群密度”实验中,求出所有样方该植物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可为该地该植物的种群密度
C.探究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时,应将对照组的土壤灭菌以排除土壤微生物的作用
D.“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实验中,利用了土壤小动物避光、趋热的特点
5 . 2019年,珠海市获评“中国海鲈之都”称号。目前,珠游市海鲈人工鱼塘作殖面积约3.1万面,产量约占全国海鲈养殖产量的5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人工鱼塘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流向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一般小于20%
B.调查鱼塘海鲈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标记重捕法,标记物尽量醒目便于计数
C.人工鱼塘生态系统由于人工实施了物质和能量的投入,抵抗力稳定性强
D.人工鱼塘生态系统物种数少、营养结构简单,其群落不存在垂直结构
2022-03-11更新 | 19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6 . 臭鼩和褐家鼠是生活在珠海城区的两种繁殖力强的小型野生哺乳动物。臭鼩主要以蟑螂、蝗虫等为食,其种群密度在夏、秋季最高,春季最低。褐家鼠主要以植物种子及根茎为食,两个物种在空间生态位上有部分重叠。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学中常用_____法调查臭鼩的种群密度,可根据其______来预测种群的变化趋势。
(2)臭鼩和褐家鼠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请在下图中补充出两个种群在一个波动周期中的大致图形_______

(3)如投喂药饵控制臭鼩种群密度,则最佳的投喂季节是________。人们常将拌有易降解农药的谷粒投放在隐蔽处进行灭鼠,请你对此灭鼠办法的生态效应进行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两点)。
7 . 某潮间带分布着海星,藤壶、贻贝、石鳖等动物,藤壶、贻贝、石鳖相互之间无捕食关系,但都可被海星捕食。海星被人捕光后,藤壶较另两种动物数量明显快速增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藤壶、贻贝、石鳖三者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
B.海星被捕光后,藤壶成为优势种,其种内斗争加剧
C.该潮间带中全部动物和浮游植物共同构成生物群落
D.样方法适合调查生活在该狭长海岸的活动范围小的藤壶种群密度
2022-03-14更新 | 307次组卷 | 21卷引用:广东省北师大珠海分校附属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8 . 汉密尔顿法则认为:在生态系统的动物彼此合作倾向和利他行为中,亲缘关系越近的动物,表现越强烈;反之,表现越弱。这一建立在“亲缘选择”理论为基础的种间关系会对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产生影响。在生态系统中,野鸽种群密度小时,鹰攻击的成功率大;野鸽种群密度大时,鹰攻击的成功率小。请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野鸽种群密度一般采用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
(2)野鸽种群密度大时,鹰攻击的成功率小,从汉密尔顿法则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由于鹰的存在,鸽群的种群数量会在________左右波动。
(3)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简图,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其中的B是分解者,那么A在该生态系统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
(4)请用字母和箭头表示出下图中食物链或食物网________________,其中能量在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___
2021-09-17更新 | 577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三十月月考生物试题
9 . 2020年一场历史上罕见的蝗虫灾害席卷东非和亚欧大陆。铺天盖地的蝗虫大量毁坏当地的草场、作物,对粮食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请回答:
(1)调查蝗虫幼体跳蛹密度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影响该方法调查结果准确性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 (至少写出两点)。
(2)研究者对草原上蝗虫密度对牧草产量(牧草产量=牧草补偿量-蝗虫取食量)的影响进行调查实验发现,当跳蛹密度小于5只/m2时,牧草产量仍能增加,原因是________,由此说明蝗虫只有达到一定量才会导致危害,因为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
(3)蝗虫肠道细菌产生的愈创木酚等物质可使蝗虫群体保持群聚状态不分散,以此推测愈创木酚属于____________信息。
(4)我国治蝗专家马世骏院士经多年的研究,采取修筑堤坝、控制水位等措施,降低蝗虫的出生率, 提高死亡率,从而控制蝗虫的________,使大面积的蝗害在中国大地上得以防治。
(5)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有关国家和机构全力合作进行灭蝗减灾的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缓解可能出现的粮食短缺和人道主义危机。
2021-06-20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10 . 我国于2020年11月启动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为科学制定人口政策提供信息支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全国人口普查采用样方法调查人口的基本情况
B.年龄组成可预测未来人口的数量变化
C.研究人口的流动情况需调查迁入率和迁出率
D.实施二孩政策有助于提高出生率以缓解人口老龄化的趋势
2021-05-28更新 | 44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届广东省珠海市一中高三考前模拟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