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 道试题
1 . 受气候影响,某地的马尾松林会向针阔叶混交林以及常绿阔叶林过渡,但由于马尾松寿命长,自然演替需要很长时间。研究发现,松材线虫入侵马尾松林群落后,马尾松死亡造成林窗(林冠层空隙)开放,改变了林内资源和空间分布,导致阔叶树种进入群落并迅速生长起来。以下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松材线虫的入侵改变了马尾松林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B.松材线虫入侵后马尾松林群落演替的类型属于次生演替
C.在染病的马尾松林补种当地阔叶树种可加快演替的进行
D.在松材线虫集中分布处选取样方,估算的种群密度会偏大
2023-06-25更新 | 215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虎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冲刺模拟生物试题
2 . 帽贝主要分布于布满岩石的狭长海岸,涨潮时会脱离岩石在海水中游走并以海藻为食,退潮后再回到原来的岩石上。科学家统计了某帽贝种群的相关数据并绘制了如下图像,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退潮时调查帽贝的种群密度应采用五点取样法
B.帽贝的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在A点达到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C.帽贝个体大小与种内竞争激烈程度呈负相关,以此实现对种群生物量稳定的调控
D.在B点进行渔业捕捞可获得品质较好的最大捕捞量
3 . 森林群落中老龄树木死亡形成的林冠层空隙,称为林窗。研究者调查了某森林生物群落中,林窗下与林下枯落物层及不同深度土壤中小动物的情况,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常用标记重捕法
B.林窗下和林下土壤小动物种类数均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
C.光照仅影响森林生物群落的水平结构
D.据图可知,林窗下和林下不同层次的土壤中小动物种群密度不同
2023-05-05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东山中学等2校2022-2023学年高二2月期末生物试题
4 . 为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某研究小组对某林地的动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回答下列问题。
(1)可以用样方法调查该林地中某种_____________(填“双子叶”或“单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为保证调查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选取样方应注意的主要事项是_____________。若要调查某种鸟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2)该林地中,植物对动物的作用有为动物提供_____________;动物对植物的作用有对植物的传粉和种子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3)若有物种入侵该林地时,种群增长曲线开始往往呈“J”形,从环境因素考虑,其原因有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入侵种的爆发通常会使入侵地的物种多样性_____________
2023-04-17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五校2022-2023学年高二4月期中生物试题
5 . 下列实验操作或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编号

实验内容

实验操作或处理方法

A

探究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插条 生根的最适浓度的正式实验

必须设置空白对照

B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 的变化

摇匀后抽取少量培养物,适当稀释,用台盼蓝染色,先滴 加培养液进计数室,再盖盖玻片计数

C

研究某种动物的生态位

通常要研究它的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

D

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可依据小动物趋湿、趋光、避高温等特性来设计诱虫器收 集土壤中的小动物


A.AB.BC.CD.D
2023-04-15更新 | 138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五校2022-2023学年高二4月期中生物试题
6 . 图1是水稻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的部分示意图,图2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内卷叶螟的变化示意图,其中字母表示各种能量值,M是摄入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1食物网中的所有生物及无机环境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结构
B.卷叶螟粪便中的能量值为P,卷叶螟呼吸消耗的能量值为R
C.卷叶螟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可以用图2中的M2表示
D.利用标记重捕法可估算该水稻田生态系统内青蛙卵的种群密度
7 . 科研人员在培养瓶中培养微囊蓝细菌和颤蓝细菌以研究其种间关系,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调查湖水中微囊蓝细菌和颤蓝细菌种群密度的方法通常是样方法
B.曲线①表明,在 0~13 天内,种群增长速率逐渐增加
C.曲线②的 K 值小于①,原因是两种蓝细菌竞争有限资源和空间
D.单独培养微囊蓝细菌时,随着其密度的增加,环境容纳量会发生改变
2022-12-24更新 | 190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五校2022-2023学年高二4月期中生物试题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8 . 我国麋鹿经历了本土野外灭绝、圈养种群复壮、放归野外等历程,成功建立野生种群。2020年,我国麋鹿分布点已从最初的2处发展至81处,数量超过8 000只,基本覆盖麋鹿野外灭绝前的栖息地,展现了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智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不能采用逐个计数法统计麋鹿种群密度
B.增加我国麋鹿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有利于种群的进一步发展
C.麋鹿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时,种内竞争最小
D.对麋鹿种群进行圈养复壮、放归野外的过程属于就地保护
2022-12-22更新 | 219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五校2022-2023学年高二4月期中生物试题

9 . 下列关于种群数量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的出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
B.研究城市人口的变化,迁入率和迁出率是不可忽视的
C.利用性引诱剂诱捕雄性昆虫,通过降低出生率影响种群密度
D.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但不能反映种群的变化趋势
10 . 沙漠蝗是世界上最具破坏性的迁徙性害虫,给多国粮食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2022年6月18日,黄文江研究员领导的团队发布了2022年第6期亚非沙漠蝗灾情监测与评估报告,为保障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目标贡献智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调查沙漠蝗卵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样方法
B.植被为沙漠蝗提供食物和栖息空间,对蝗虫种群的分布具有重要影响
C.沙漠蝗发出的声音能吸引异性前来交配,这种信息种类属于物理信息
D.沙漠蝗有的天上飞,有的地上爬,虫卵在地下,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