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5 道试题
1 .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挺水植物芦苇常常在湿地边随地势高低分布不同,体现出群落的垂直结构
B.调查草地某种植株种群密度时,需选择草多的地方,否则结果偏低
C.在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的调查实验中,常用到的调查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D.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某动物的数目时,若标记物脱落,则估算值将偏大
2 . 下列有关调查种群密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标志重捕法调查得到的种群密度一般不是最精确的现实反映
B.调查某种昆虫卵的密度、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也可以采用样方法
C.五点取样和等距取样是样方法取样的常用方法,不需要遵循随机取样的原则
D.将M只鹿标记,在捕获的n只鹿中有m只被标记,则该鹿群约有
3 . 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样方法、标志重捕法、黑光灯诱捕法、血球计数板计数法都属于对种群密度进行估算的方法
B.采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双子叶植物较单子叶植物更容易
C.种群密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D.在调查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时,可采用逐个计数的方法
4 .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灰喜鹊是一个灰喜鹊种群
B.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大田中田鼠的种群密度
C.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
D.某湖泊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18-19高二下·浙江杭州·阶段练习
5 . 下列关于种群密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都采用标志重捕法
B.估算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即可确定种群密度大小
C.增长型年龄结构预示着该种群将增大
D.性比率的改变不会影响种群密度的大小
2020-09-17更新 | 144次组卷 | 3卷引用:甘肃省庆阳市镇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12-13高二上·陕西西安·期末
6 . 下列关于种群密度的叙述错误的是(        
A.某一物种的种群密度在不同季节中有较大差异
B.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差异很大
C.每平方千米农田面积内黑线姬鼠的数量不是种群密度
D.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种群密度
2016-11-26更新 | 497次组卷 | 2卷引用:2012-2013学年甘肃省甘谷一中高二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7 .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常用取样器取样法
B.做泡菜时,乳酸菌产生乳酸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属于种内竞争
C.调查桃子湖中的鲤鱼可以用五点取样法
D.调查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时,将样液滴入计数室后盖上盖玻片,再用显微镜观察
8 .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些诗句描绘了荷塘的生动景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荷塘中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共同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
B.采用五点取样法能精确调查荷塘中蜻蜓目昆虫的种类数
C.挺水的莲、浮水的睡莲及沉水的水草体现出群落的垂直结构
D.影响荷塘中“鸥鹭”等鸟类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和人类活动
2020-07-12更新 | 8120次组卷 | 82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十八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9 . 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志重捕法调查某鸟类种群密度时,部分标志物脱落造成调查结果比实际值偏小
B.湖泊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C.若第二营养级生物长时间大幅度减少,第一营养级物种丰富度可能会降低
D.北极苔原生态系统与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相比,抵抗力稳定性弱而恢复力稳定性强
10-11高二下·辽宁·期中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丘陵地区4 km2区域中刺猬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并标记50只刺猬,第二次捕获40只刺猬,其中有标记的5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被捕获的概率基本相同
B.迁入率和迁出率影响该种群数量变化
C.标记符号过分醒目可能增加刺猬被捕食的概率
D.该种群的密度大约是400只/ km2
2016-11-26更新 | 341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1-2012学年甘肃省天水市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二学段期末考试生物(文)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