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3 道试题
1 . 立体高效栽培是目前日光温室发展的一个方向,这种栽培方式能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采用草莓、甜瓜套作栽培,打破了传统日光温室中单一栽培草莓的形式。在早春季节草莓收获将要结束时,垄间定植甜瓜,将再一次获得可观的经济收入。潜叶蝇是甜瓜的害虫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立体栽培充分利用了群落的空间结构和季节性,提高了阳光的利用率
B.玫瑰可吸引天敌防治害虫,甜瓜与玫瑰邻作后群落的水平结构改变
C.该草莓、甜瓜套作栽培模式中草莓与甜瓜之间竞争程度加强
D.若利用黑光灯可以诱捕潜叶蝇,则说明潜叶蝇是一种趋光性昆虫
2023-12-28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二中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题
2 . 为了解捕食和种间竞争对东方田鼠数量的影响,研究者设计了4个处理组,分别是甲组(有捕食者、无竞争物种),乙组(有捕食者、有竞争物种),丙组(无捕食者、有竞争物种),丁组(无捕食者、无竞争物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食物、天敌和温度均是影响东方田鼠种群密度的密度制约因素
B.尽管此实验设计有两个变量,但仍然符合实验设计的单一变量原则
C.第23周时,与竞争关系相比,捕食关系对东方田鼠的影响要小些
D.用标记重捕法估算东方田鼠种群密度时,若标记物脱落,种群密度的估计值会变大
2023-12-27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高三12月学科素养能力测评生物试题
3 . 某小型湖泊中存在如下图甲所示的营养结构,图乙表示不同体长露斯塔野鲮鱼的食性相对值,图丙表示绿藻和蓝藻对水体中N、P吸收量及其体内藻毒素含量。请回答:

(1)露斯塔野鲮鱼位于第__________营养级。由于食物种类和栖息场所不同,生物分布于不同的水层,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结构。
(2)调查露斯塔野鲮鱼的方法是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
(3)科研小组对罗氏沼虾的能量流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数字为能量值,单位是)。由表中结果分析可知,罗氏沼虾同化量为__________。罗氏虾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除去传递给露斯塔野鲮鱼的能量和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其余的能量__________,这体现了能量流动具有__________特点。

摄入食物中的能量

粪便中的能量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57.6

27.0

7.5

23.1


(4)同样增重2kg,体长为2.8cm的露斯塔野鲮鱼至少需要藻类的量是体长为4.2cm的露斯塔野鲮鱼的__________倍。
(5)该湖泊受到富含P的生活用水的污染,某科研小组提出生态治污的方案:
①首先培养__________藻去除水体中的P,理由__________
②然后投放体长大于4.2cm的露斯塔野鲮鱼控制藻类的数量。选择体长大于4.2cm的野鲮鱼,其原因是__________
2023-12-27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一中东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4 . 研究人员对某自然保护区多个不同生境内的物种数、鸟类的多样性(鸟类的物种种类数,相对值)进行了研究,部分结果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项目阔叶林狼尾草荒地白茅农田鱼塘
物种数1087679758253
鸟类的多样性3.4883.1853.2933.1843.0302.679

(1)从南到北,某自然保护区有多种不同生境,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结构;研究者采用逐个计数法调查了阔叶林中某种乔木的密度,采用该方法调查的原因可能是该乔木_______
(2)据表可知,与阔叶林相比,鱼塘的鸟类多样性更低,原因可能是_______
(3)克氏原螯虾是入侵物种,属于淡水龙虾,具有较高食用价值;其生存能力强,建立种群的速度极快,极易扩散,对同一水域的鱼类、甲壳类、水生植物等造成了很大的威胁,甚至会破坏堤坝。已知克氏原螯虾捕食田螺,田螺又常以黑毛藻为食。为研究克氏原螯虾对大小田螺采食黑毛藻的影响,科研人员制作了四个培养箱,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处理,若干天后统计平板上黑毛藻的存活率,结果如图2所示。
   
①本实验中d组的作用是排除_______,以免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用隔板隔开克氏原螯虾和田螺,是为了防止_______
②实验结论:_______
2023-12-27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联合调考生物试题
5 . 调查发现小型湖泊中的绿藻是露斯塔野鲮鱼和罗氏沼虾的食物,罗氏沼虾又是露斯塔野鲮鱼的食物。图1表示不同体长露斯塔野鲮鱼的食性比例。图2表示露斯塔野鲮鱼在10年内种群数量变化的情况。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湖泊中露斯塔野鲮鱼与罗氏沼虾的种间关系是_____。根据图1,一定环境下露斯塔野鲮鱼该鱼的数量会在环境容纳量(K值)波动,环境容纳量是指_________。调查露斯塔野鲮鱼的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更易被天敌发现而被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2)图2内a~d四个点中,种群数量最大的是_____点。
(3)在培养藻类时需每天定时对藻细胞进行取样计数,估算培养液中藻细胞的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称为_____。若吸取藻细胞样液1mL并稀释100倍,采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由400个小格组成)计数,图3表示藻细胞在某个中方格中的分布情况,该中方格中藻细胞有_____个。如果计数的中方格中藻细胞的平均数为15个,则1mL培养液中藻细胞的总数为_______个。
2023-12-26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一中(实验部)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6 . 草原的退化问题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重大资源和环境问题之一,在放牧条件下,草原植物群落的特征与放牧强度密切相关。对内蒙古典型草原的研究表明,在连续多年的高强度放牧压力下,以羊草、克氏针茅为主的典型草场可退化演替为冷蒿群落。若继续重牧或过牧,冷蒿草原将难以维系,最终退化或趋同于星毛委陵菜草原群落,星毛委陵菜将成为草原荒漠化或沙化的阻击者。
(1)调查草原中植物的种群密度常见的取样方法有______法和_____法。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数量特征包括_______
(2)调查发现,糙隐子草是牛羊喜食的优质牧草,但放牧时间间隔太长反而不利于糙隐子草的可持续增长,试分析其原因______
(3)研究表明,放养泛化种捕食者(可吃多种类型的食物),相对于特化种捕食者(仅摄取一种类型的食物)来说,泛化种捕食通常可以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原因是_____
(4)科研人员利用不同浓度的冷蒿茎叶水浸提液处理羊草草原3种禾本科植物(羊草、克氏针茅和糙隐子草)幼苗,实验结果如下图。

据图分析,不同浓度的冷蒿茎叶水浸提液对羊草幼苗根生长的影响是____。在过度放牧干扰下, _______成为冷蒿的主要伴生物种。
2023-12-25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题
7 . 呼伦贝尔市积极构建多处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湿地公园,对被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等人为干扰严重破坏的草地进行保护和恢复。科研人员对保护区内不同功能区的植物丰富度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自然保护区中禾本科、豆科、菊科等植物星罗密布,那一片片五颜六色的野花点缀在草原上,仿佛一块色彩斑斓的大地毯,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结构;研究人员在用样方法调查该保护区某植物的种群密度时,取样要注意_____
(2)恢复重建区建立后,杜绝了人类在其中的活动,发现物种的丰富度在不断变化,该区域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_____演替。
(3)据图1分析,整个保护区中,抵抗力稳定性最差的功能区是_____
(4)草原上某蝗虫种群摄入的能量流动情况如下表所示[单位:J/(hm2a)]: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1.05×109

7.50×108

7.20×108

该种群同化的能量中只有_____% 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研究发现群聚激素能使蝗虫由散居型转变成群居型,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功能。
(5)食草动物的放牧会影响草地蝗虫的物种数。研究人员开展不同放牧模式(放牧区域牛羊数量达到中等放牧强度)对某草地蝗虫及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研究,部分结果如图2、图3和下表所示:

表:不同模式下蝗虫物种数和总密度

放牧模式

蝗虫物种数

蝗虫总密度(头/m2

牛放牧

2.92

3.50

羊放牧

3.67

5.22

牛羊混牧

3.36

3.86

休牧

2.58

3.22

①放牧区域投放的牛羊数量为中等放牧强度,此数量是依据_____估算的。
②不同放牧模式下,生物多样性与草地蝗虫的物种数和总密度之间的正相关性较密切。
③蝗虫微孢子虫是蝗虫等昆虫的专性寄生生物。与化学农药防治蝗虫相比,使用蝗虫微孢子虫防治的优点是:_____
2023-12-25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新泰一中老校区(新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8 . 草原是陆地群落中的常见类型,草原群落的主要植被是草本植物,布氏田鼠对草原植被的危害较大。回答下列问题:
(1)某种植物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称为该种植物的_____
(2)经过漫长而艰难的演替过程的甲地草原,其演替过程大致是裸岩阶段→地衣阶段→_____;该地的演替很难形成森林,结合环境分析,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甲地草原的演替类型是_____
(3)乙地草原上,苜蓿和黄芩是多种昆虫和布氏田鼠的食物,而昆虫又是布氏田鼠的食物。昆虫与布氏田鼠的种间关系是_____
(4)采用标记重捕法对丙地草原2公顷调查区域内的布氏田鼠数量进行调查: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32只,将捕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30只,其中上次标记过的个体有10只。
①该调查区域内的布氏田鼠的种群密度约为_____只/公顷。
②若该调查区域内的布氏田鼠种群有成鼠a只(计算时作为亲代),每只雌鼠一生产仔16只,各代雌雄性别比例均为1:1,子代幼鼠均发育为成鼠,所有个体的繁殖力均相等,不考虑迁移和死亡,繁殖n代后,产生的子代数为_____
9 . 振落法是一种捕捉、调查高大树木上昆虫的方法。其具体方法是在树下铺上白布,然后摇动或敲打树枝、树叶,利用昆虫假死的习性,将其振落到白布上进行收集。调查结束,将昆虫重新放到自然环境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振落地点的选择可以采用五点取样法或等距取样法
B.振落法可精确统计某种群的种群数量
C.振落法可以调查昆虫不同种群的种间关系
D.振落到白布上的昆虫需要用酒精麻醉,便于统计昆虫种类和数量
10 . 生活在我国安西自然保护区的普氏野马目前是世界上唯一生存的野马。研究人员通过航空遥感技术监测普氏野马数量变化,主要操作流程是选取样方、空中拍照、识别照片中该种动物并计数。

(1)为保证调查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选取样方时应注意的主要事项有____(答出两点即可)。
(2)研究人员通过航空遥感技术监测普氏野马数量变化,拍照并对普氏野马阴影面积进行处理,影像如上图(参照单只普氏野马的影像大小确定普氏野马数量)。与标记重捕法相比,上述调查方法的优势有____(答出一点即可)。但仍然会产生误差,推测产生误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答出一点即可),普氏野马不适合用样方法调查的原因是____
(3)在导致普氏野马死亡的因素中,狼袭占比高达35%,狼袭属于影响普氏野马种群数量发展的____(填“密度制约因素”或“非密度制约因素”)。近年来,国家通过设立保护区修复栖息地,该区域内植被资源不断增加,小型野生动物明显增加,普氏野马种群增长率大幅提高,种群数量也随之逐年增加,其原因是____(答两条)。
2023-12-23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