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9 道试题
1 . 某研究小组对某草原两公顷范围内的草原犬鼠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第一次捕获并标记393只,第二次捕获280只,其中有标记的70只。标记物不影响鼠的生存和活动,但鼠有记忆,再次被捕概率会降低,若探测到第一次标记的犬鼠在重捕前有43只由于竞争、天敌等自然因素死亡,但因该段时间内有鼠出生而种群总数量稳定。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调查结果比实际值偏小
B.调查期间犬鼠的死亡率是43只/公顷
C.调查期间该地区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700只/公顷
D.调查期间犬鼠种群的数量波动一定会引起该种群的K值改变
2022-03-12更新 | 542次组卷 | 9卷引用: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实验班月考生物试题
2 . 青藏高原东部牧区属于高山草甸生态系统,主要植被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此的植食性小型哺乳动物高原鼠兔,主要利用植被高度较低、视野开阔的草地生境。因啃食植物、数量庞大且打洞会使地表形成裸斑,高原鼠兔曾被看作是引起高山草甸退化的有害动物而被大量灭杀。调查高原鼠兔种群密度、被捕食风险、植被特征之间的关系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有效洞口数/hm2

植被高度/cm

植被盖度/%

警戒时间比/%

警戒距离/m

低密度区

36

24.8

90.7

34

11

中密度区

69

21.0

87.0

28

12

高密度区

132

13.6

80.4

24

14

注:植被盖度:植物地上部分的垂直投影面积与样本面积的比值,反映植被的茂密程度;
警戒时间比:高原鼠兔在每次观测时限内用于警戒时间的累计值与总观察时间的比值;
警戒距离:当高原鼠兔有警戒行为时与捕食者之间的距离,与个体被捕食风险呈负相关。
(1)高原鼠兔在生态系统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高原鼠兔发现天敌时,会后腿站立、仰头发出连续的短促尖叫声提醒同伴躲避,此过程涉及到的信息类型有___________
(2)适量的鼠兔对维持植物的多样性是有利的,所以要用标记重捕法适时监测鼠兔的数量。在1公顷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39只鼠兔,第二次捕获34只,其中有标记的15只。若探测到第一次标记的鼠兔在重捕前有5只由于竞争、天敌等自然因素死亡,但因该段时间内有鼠兔出生而种群总数量稳定,则该区域鼠兔的种群密度大约为_____________只/公顷。(答案取整数)
(3)植被高度越高、植被盖度越大,高原鼠兔被捕食的风险越____________,据此推测放牧强度大的地区高原鼠兔数量通常会急剧增加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4)高原鼠兔的数量较少时,不会对草原造成明显的危害,说明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力稳定性。抵抗力稳定性是指___________
3 . 如图表示种群特征及关系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当某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A应等于C
B.图中a的含义是预测种群数量未来的变化
C.D性别比例通过直接作用种群密度而影响种群数量
D.若要调查某区域浣熊的种群密度时,可采用标志重捕法
4 . 某些集群生活的动物在种群最适密度时存活率最高,低于或高于最适密度都可能使种群增长受到抑制,降低存活率,这一现象被称为阿利氏规律。回答下列问题:
(1)草原上有蹄类动物A的种群密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草原上生长茂盛的绿色青草为有蹄类动物A提供的采食信息属于______________信息,这种信息有利于调节生物的______________。有蹄类动物A对青草生长的调节机制称为_______________
(2)某集群生活的动物处于最适种群密度时的年龄组成类型最可能为______________;低于该密度,会导致种群出生率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两点);超过该密度时______________加剧,导致种群死亡率增加,种群密度下降。
(3)根据阿利氏规律,对于濒危野生动物,易地保护需要注意______________
5 . 人类活动导致呼伦贝尔草原退化不断加剧。研究围栏封育和自由放牧两种管理方式下草原植物群落的特征,以期为制定退化草原的恢复措施提供依据。
(1)生物量是生态系统生产力的重要体现。欲研究围栏封育对草原生物量的影响,可采用 ________ 法在围栏内外进行 ________取样。

图中结果显示,围栏内外的地下生物量 ________ ;地上生物量_________
(2)科研人员在本研究中发现,围栏封育可使草原的物种丰富度增大。但另有研究曾得出相反的结论。可能导致不同研究的结论不一致的因素有 ________ 。(填字母序号)
a.封育前草地退化程度不同       b.草地类型或生境不同       c.封育时间长短不同       d.对照组放牧强度不同
(3)进一步研究围栏封育对群落中植物生态位的影响。生态位宽度可反映种群对资源的利用及对 环境的 _________ 能力。由表可知一 些植物的围 栏内生态位宽度大于围栏外,原因是 _________

物种编号

生态位宽度(相对值)

围栏内

围栏外

S1

0.873

0.534

S2

0.681

0.496

S3

0.757

0.586

S4

0.200

S5

0.224

0.429

S6

0.530

0.507

S7

0.912

S8

0.273

(4)本研究是否为“围栏封育是应对退化草原恢复的 有效措施”提供了一定的证据?请陈述理由_____
6 . 生态小组对某湖泊的鲢鱼和鲤鱼的分布、食性和年龄结构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种类

分布

食性

年龄/%

1龄

2龄

3龄

≥4龄(性成熟)

鲢鱼

水体上层

主要以浮游藻类为食

15.38

61.54

23.08

0

鲤鱼

水体下层

以有机碎屑、幼螺为食

13.53

33.53

39.41

13.53


A.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分析:鲢鱼是消费者,鲤鱼是消费者和分解者
B.鲢鱼和鲤鱼的分层分布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有利于充分利用资源
C.鲢鱼和鲤鱼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影响二者在水体中的垂直分层现象
D.调查鲢鱼和鲤鱼的年龄结构可用样方法,二者的年龄结构均为增长型
2023-05-20更新 | 301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顶尖计划”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四次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7 . “春雷惊百虫”指惊蛰时节,春雷始鸣,惊醒热伏于地下越冬的蛰虫。此时,气温回升、草场返青,多种田间病虫害也开始发生和蔓延。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气温回升的时间有所提前。下列与上述信息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调查田间作物植株上蚜虫的种群密度时可用样方法
B.草场返青,人们踏青观赏美景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草场返青,“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了采食信息,体现了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
D.全球气候变暖属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生物多样性锐减不属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8 . 麋鹿的行为可分为采食、发情、分娩、育幼等类型。对其行为的研究常采用焦点取样法:随机选定某一个体作为观察对象(焦点),对其行为进行连续观察并记录,直到“焦点”从视野中消失为止。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麋鹿的所有行为不都局限在个体水平
B.焦点取样法可用于调查麋鹿的种群数量
C.动物的特殊行为可向无机环境传递信息
D.焦点麋鹿的性别、年龄等信息不需要记录
9-10高三·天津·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实验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一定偏大的是(       
A.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时,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计数前没有振荡试管
B.标志重捕法调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部分鲤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
C.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没有打开电灯
D.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数量时,未统计在样方线上的个体
2023高二·全国·专题练习
10 . 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校园花坛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进行了调查。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可用样方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B.可采用目测估计法或记名计算法统计物种相对数量
C.可根据土壤小动物的避光性特点用诱虫器进行采集
D.吸虫器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
2023-01-10更新 | 224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外国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