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9 道试题
1 . 林窗主要是指森林群落中老龄树死亡或因偶然性因素(如干旱、台风、火灾等)导致成熟阶段优势树种死亡,从而在林冠层造成空隙的现象。下图是某科研小组对某个林窗在40年间物种种类进行统计绘制的柱形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0~20年间该群落内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下降
B.0~40年间草本和灌木逐渐消失的主要环境因素是阳光
C.30~40年间物种的多样性降低,可定期合理砍伐木材来保护生物多样性
D.在林窗演替过程中,植物和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结构都发生改变
2 . 丹顶鹤栖息于开阔的平原、沼泽、湖泊等地。每年的4月~4月中旬到达东北繁殖地,11月~11月中旬到达江苏盐城越冬地。下列对丹顶鹤种群数量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调查其种群数量时,若所做的标记容易脱落,则可能会造成调查值偏大
B.对盐城的丹顶鹤年龄结构进行调查可以预测繁殖地丹顶鹤的种群密度
C.直接影响11月份盐城丹顶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D.气温升高导致11月份盐城丹顶鹤数量减少,属于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3 . 为充分发挥鱼塘的生产效益,对某人工养殖草鱼、白鲢的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进行研究(如图所示,能量单位为:J/cm2·a)。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A代表__________
(2)植食性动物的能量有__________(J/cm2·a)传递到肉食性动物体内。
(3)除添加的饲料外,池塘中草鱼以水草为食,白鲢以绿藻和水草为食,草鱼与白鲢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若调查鱼塘中草鱼、白鲢的种群密度,最好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
(4)为有利于养殖的鱼充分利用池塘资源,从每种生物所占据的相对稳定的__________考虑,引进了适量的青鱼、鱿鱼及其相应食源生物等。这样在增加池塘产量的同时,还增强了池塘的生态平衡和稳定性。
(5)进一步利用池塘空间建立“桑基鱼塘”。与前期简单鱼类养殖相比,桑基鱼塘的生产模式导致生态足迹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
2024-04-04更新 | 30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开封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理综生物试题
4 . 用稻田水面养鱼,既可获得鱼产品,又可利用鱼吃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一般可使水稻增产一成左右。稻田中经控制后的有害生物密度与所需的防治成本有关,并影响作物的价值。其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稻田中螂鱼的种群密度时,若重捕计数后操作不当导致部分被标记个体死亡,则基本不会影响调查结果
B.图中A、B、C三点中,将有害动物控制在B点收益最大
C.由图可知曲线II代表有害生物控制在不同密度时作物的价值
D.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雄性害虫来防治害虫的方法属于化学防治
2022-01-07更新 | 303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理综生物试题
5 . 在一稳定生态系统中,灰线小卷蛾幼虫以落叶松松针为食,幼虫摄食对松树的代谢活动有一定影响,进而影响下一年幼虫食物的质和量。幼虫密度与最大松针长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幼虫密度呈周期性波动
B.幼虫摄食改变了落叶松的丰富度
C.可利用样方法调查幼虫的密度
D.幼虫摄食对松针长度的影响具滞后性
2019-01-30更新 | 1970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7届河南省南阳市一中高三上期第四次月考生物试卷
6 . 某生态园的面积为40hm2,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仓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20只作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200只,其中发现10只带有标记。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农场仓鼠的种群密度约2400只/hm2
B.此种方法可以调查该地跳蝻的种群密度
C.第一次捕获与第二次捕获的间隔时间越短越好
D.仓鼠在捕捉一次后更难捕捉,导致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密度大
2021-08-21更新 | 595次组卷 | 27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7 . 4-乙烯基苯甲醚(4VA)是飞蝗群聚信息素,能影响蝗虫种群密度变化,并随种群密度增加而增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用标记重捕法调查蝗虫幼虫(跳蝻)的种群密度可预防虫害发生
B.4VA通过正反馈调节提高蝗虫出生率,增加种群密度
C.不同高度植被上的飞蝗数量反映了群落垂直分层的结构特征
D.4VA属于化学信息,用人工合成的4VA诱杀蝗虫,属于化学防治
8 . 近些年来,我国草原鼠害日益严重,它们啃食草根,挖掘洞穴,破坏植被,导致草场沙漠化,威胁着草原生态和畜牧业的健康发展。高原鼠兔在地面活动,其吃草、钻洞穴,挖掘草根,造成地面鼠害;高原鼢鼠在地下活动,很少到地面上活动,在地下啃食草根,用土丘封堵洞口,破坏植被,造成地下鼠害。回答下列问题:
(1)常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小型哺乳动物的种群密度。高原鼠兔天性警觉,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得到的结果往往比实际值大,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常用土丘系数法调查高原鼢鼠的种群密度,即根据高原勋鼠有推土丘的习性,选取代表性样方,统计样方内土丘数,按土丘挖开洞道把鼠捕尽,捕鼠总数与土丘数之比为土丘系数。求出土丘系数后,即可大面积调查该区域的土丘数,统计高原龄鼠的密度。
①不适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高原鼢鼠种群密度,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②采用土丘系数法调查时,为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性,选取样方时除要做到随机取样外,还要考虑__________(答出1点)。
③研究人员用五点取样法选取样方,捕鼠总数为M,每个样方内平均土丘数为N,已知所调查区域土丘密度为Q,则该区域内高原龄鼠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__
(3)为应对草原鼠害,在土丘旁边隔一定距离设置树桩,为肉食性猛禽提供栖息场所,吸引肉食性猛禽捕杀草原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与人工投放鼠药相比,上述防治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答出1点)。
2023-03-26更新 | 2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河南省新乡市高三二模理综生物试题
9 . 种群密度效应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当种群的个体数目增加时,就必定会出现相邻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种群密度效应包括两个重要的法则:一是在一定范围内,当条件相同时,物种个体平均重量W与种群密度d的乘积是个常数Ki,最后Ki总是基本一致,即产量恒定法则;二是随着密度增加,种内竞争加剧,引起种群个体死亡而密度减少,即自疏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产中可依据种群密度效应确定农作物的种植密度
B.一定范围内,随着生物种群密度增加自疏现象增强
C.每一个种群都遵循种群密度效应的产量恒定法则
D.自疏现象是负反馈调节的结果,有利于生物适应多变的环境
10 . 关于种群和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A.某个森林中落叶松的集群分布是群落的水平结构
B.样方法既可调查种群密度也可调查群落丰富度
C.种群数量的增加导致群落丰富度的提高
D.演替是随时间的推移,群落中一个种群代替另一个种群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