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1 道试题
1 . 科研人员对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金花茶所处生态环境开展调查研究工作,首先对三处原始林群落(A、B、C)进行了物种丰富度的调查,然后对23年前被破坏后的恢复群落和未受干扰的原始林群落不同植被类型的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所示:
物种丰富度(种)生物量(g/m2)
植被类型A群落B群落C群落D群落E群落
乔木层2223203.51.3
灌木层27213139.28.7
草本层2633156515

(1)调查群落中植物的物种数可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取样的关键是_________,取样的方法有______。若要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常采用______________方法进行调查。结果显示A、B、C三个群落物种丰富度最高的为_________群落,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群落的______________
(2)科研人员采用样方法收获D、E群落全部植物后,按照_________分类后,测定生物量,从上表结果分析,代表恢复群落生物量的是________________群落。
(3)金花茶的发现填补了茶科家族没有金黄色花朵的空白,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价值。建立国家自然保护区对物种的保护措施属于_______________
2 . 薇甘菊被称为“植物杀手”,其杀手锏是“死亡缠绕”,因为薇甘菊善于攀爬,一旦攀附上其他植物,便会快速蔓延而覆盖住附主并将其层层包裹,阻碍后者进行光合作用,同时微甘菊还会释放毒素抑制附主生长,继而导致其死亡。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薇甘菊种群数量时,首先应调查其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即____________,常采用_________法进行调查。
(2)薇甘菊具有地下营养体强大、繁殖能力强等特点,其入侵后与当地植物在竞争_________等方面占有绝对优势。薇甘菊入侵会导致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下降,原因是___________。同时薇甘菊入侵会使土壤碳储量减少,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3)薇甘菊能分泌某种物质,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该过程利用了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信息。“绿草黄花”为动物提供了可采食的信息,该实例体现了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作用是_________
(4)科研人员使用不同的化学药剂喷施薇甘菊,30d后部分栽种经济作物甘薯进行综合防治,并对30d和180d后的防治效果进行统计,各组结果如图。实验中,只喷施化学药剂防治时,施药后180d的防治效果均比施药后30d的差,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024-06-14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部分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大联考理综试题-高中生物
3 . 为充分发挥鱼塘的生产效益,对某人工养殖草鱼、白鲢的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进行研究(如图所示,能量单位为:J/cm2·a)。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A代表__________
(2)植食性动物的能量有__________(J/cm2·a)传递到肉食性动物体内。
(3)除添加的饲料外,池塘中草鱼以水草为食,白鲢以绿藻和水草为食,草鱼与白鲢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若调查鱼塘中草鱼、白鲢的种群密度,最好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
(4)为有利于养殖的鱼充分利用池塘资源,从每种生物所占据的相对稳定的__________考虑,引进了适量的青鱼、鱿鱼及其相应食源生物等。这样在增加池塘产量的同时,还增强了池塘的生态平衡和稳定性。
(5)进一步利用池塘空间建立“桑基鱼塘”。与前期简单鱼类养殖相比,桑基鱼塘的生产模式导致生态足迹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
2024-04-04更新 | 30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开封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理综生物试题
4 . 生物量是指某一调查时刻单位面积内现存生物的有机物总量。科研人员对我国某自然保护区地震导致山体滑坡30年后,恢复群落和未受干扰的原始林群落不同植被类型的生物量进行了研究。

(1)科研人员在两个群落中______选取多个样地,收获全部植物,分类后,测定生物量,结果如图所示。
(2)地震导致山体滑坡后,原有植被虽不存在,但还可能存在植物的种子、可能发芽的地下茎或植物根系等,在这一基础上形成恢复群落的过程为_________演替。伴随这一演替过程,群落的物种_________逐渐增加。未受干扰的原始林群落具有较好的垂直结构,有利于提高_______利用率。
(3)恢复群落植被不易恢复的关键限制因子是______条件,可利用人工措施重建________群落,帮助群落植被快速恢复。
2016-12-12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河南省漯河市高级中学高三模拟测试五生物试卷
5 . 如何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高度混杂地区的高质量协同发展是珠三角河网区新时期面对的重要难题。研究人员以佛山大美公园为例,进行了生态修复实践,其生态修复与景观营造模式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可用____法调查该公园各种高等植物的种群密度:可用____法调查公园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2)图中蜜源、食源草花植物群系和食源、宿主果树植物群系的层次分布体现了群落的____结构,这样既方便人类生产管理,又丰富了人类的精神生活。
(3)该公园中既有人工养殖的鱼、螺,又有野生的鸟类、蝴蝶等,这些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回答2点)。
(4)生态修复时栽种了多种植物,主要遵循了生态工程的____原理;所选植物都是适应当地环境的种类,主要遵循的____又为当地居民增加了优良的休闲娱乐场所,体现了生物多样的____价值。
6 . 在实施“退耕还湿”的湿地生态修复过程中,选择补种污染物净化能力较强的本地水生植物。湿地生态修复后,包括红嘴鸥在内的大量鸟类来此栖息繁衍。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般采用______法来调查红嘴鸥的种群密度。
(2)该湿地的多种鸟类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有利于______。这是群落中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间______的结果。
(3)下图表示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若第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为400J(cm2·a),则第一至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
   
(4)在实施“退耕还湿”生态修复过程中,选择补种污染物净化能力较强的本地水生植物,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这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原理。
7 . 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南省西北部黄河中下游段,横跨河南省4个省辖市8个县(市、区),主要保护对象为黄河湿地生态系统及其珍稀濒危野生水禽。其中天鹅是保护区的主要保护物种之一。
(1)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的______层次。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__________保护。
(2)黄河湿地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用该生态系统中分布的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过程研究,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____价值。
(3)在繁殖季节,雄性天鹅求偶时,会在雌鸟的面前不停地走动,同时高声鸣叫。该过程涉及的信息类型是____________,体现的信息传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标记重捕法调查保护区内天鹅的种群数量时,若标记物脱落,则调查结果会比实际值偏______(填“大”或“小”)。
8 . 稻-蟹共作是一种以水稻为主体、适量放养蟹的生态种养模式,蟹能摄食害虫、虫卵。假设某稻—蟹共作生态系统共有三个营养级,其能量流动情况如图所示,图中字母代表能量值。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该稻—蟹共作生态系统中虫卵的种群密度时可以采用______(方法),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该稻—蟹共作生态系统中以热能形式散失的总能量可表示为______;植食性害虫到蟹等动物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
(3)相比于普通的稻田,稻—蟹共作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2点)提高水稻的产量。
(4)稻田中养殖蟹时需要合理规划养殖量及蟹的养殖品种,以达到蟹和水稻的最佳经济效益,这主要遵循了生态工程的______原理。
昨日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高中创新联盟TOP二十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9 . 由于气候变化,2020年某地遭遇了25年来最为严重的一次蝗灾。为治理蝗灾,人们探究了影响蝗虫种群数量增长的多种因素。图甲是在35℃下沙漠蝗虫的产卵量受相对湿度影响的曲线:图乙是在不同温度和湿度下沙漠蝗虫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蝗虫产卵数量常用样方法,用样方法调查时,取样的关键是___________。从种群数量特征的角度分析,直接决定蝗虫种群密度的因素是___________;若调查蝗虫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则数量___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增加,理由为___________
(2)由图可知:天气越干旱,沙漠蝗虫数量越少,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沙漠蝗虫所在的一条食物链为;植物(24500)→沙漠蝗虫(75)→沙云雀(5.5),相关数据表示同化量(单位:103J·hm-1·a-1),据数据分析可知沙漠蝗虫和沙云雀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不在10%-20%区间,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研究表明,植物释放的气味对蝗虫食物的选择行为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由此说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作用是________
2024-02-12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济源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生物试题
10 . 20世纪加拿大一枝黄花被当作观赏植物引进我国,很快就适应了当地环境,但由于人们的管理不善,加拿大一枝黄花逃逸到野外并表现出破坏性。研究发现湖羊喜食加拿大一枝黄花,而且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种子很难逃过羊的消化道,湖羊粪便里连它的种子都不会留下,因此湖羊可以很好地防治加拿大一枝黄花。湖羊防治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食物链中,湖羊到人的能量流动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样方法调查某人行道两旁狭长绿化带中加拿大一枝黄花种群密度时,可采用____法取样。加拿大一枝黄花引入我国后,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原因可能是____(答出1点)。
(2)加拿大一枝黄花通过____(填生理过程)固定太阳能。
(3)A代表____,为____J/(hm2⋅a)。B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为____.J/(hm2⋅a)。能量从湖羊到人的传递效率是____(保留一位小数)。
(4)某养殖专业户组织村民收割加拿大一枝黄花用于养殖湖羊。根据每天的收割量确定湖羊的养殖数量,保证加拿大一枝黄花中的能量有效利用,说明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____
2024-05-25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高三下学期高考冲刺押题卷(二)理科综合试题-高中生物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