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1 道试题
1 . 天目山常绿落叶阔叶林群落垂直结构复杂,从下到上依次分为灌木层、亚冠层、林冠下层、林冠中层和林冠上层。研究发现从灌木层依次往上,植物丰富度呈下降趋势;灌木层对群落中动物多样性的贡献最大且远高于其他四个林层。生态学家对25个400m2的样方进行研究,发现林冠层植株密度与灌木层的物种数目呈负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灌木层对群落中动物多样性的贡献最大且远高于其他四个林层,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而灌木层动物对植物的作用体现在___________
(2)为保证调查的可靠性,生态学家在选取25个400m2的样方时要做到___________。林冠层植株密度会影响灌木层的发育,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3)天目山自然条件优越,生物资源丰富,被誉为“生物基因库”。现有大型真菌279种,地衣48种,苔藓植物285种,蕨类植物171种,种子植物1641种,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_____。通常情况下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价值更重要。
(4)由于林冠层的遮挡程度不同,导致不同区域地表的草本植物,真菌等生物种类和数量有一定差异,地表生物的这种区域性差异分布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结构。
2023-04-02更新 | 32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届河南省安阳市高三二模理综生物试题
2 . 武汉沉湖湿地鸟类资源有153种,其中候鸟117种,栖息着至少五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被生态学专家誉为湿地“水禽遗传基因保存库”。核心区内有广阔的沼泽、湖滩、草甸和丰富的生物资源,生态系统完整。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调查湿地中东方白鹳的种群密度,常采用标志重捕法,原因是______
(2)在湿地中,某些鸟类看到食物时便分泌一种激素,促使其快速捕食,请判断这种激素是否属于生态系统的化学信息并简述你的理由。
(3)在湿地中有一条食物链为甲(a)→乙(b)→丙(c)(abc分别表示甲乙丙的同化量)。经过测算发现b远小于a/10,究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4)湿地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不同的空间,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这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______的结果。
2023-03-17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河南省许济洛平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3 . 如图为某校学生所建构的种群知识框架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表示_____,⑤表示_____
(2)种群呈“J”形曲线增长的条件是食物和空间充裕、_____等,其数学模型Nt=N0λt中,λ值与增长率的关系是增长率=_____
(3)利用方法⑦调查田鼠种群密度时,若被标记的田鼠易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了害虫种群正常的_____,进而降低该种群密度。
4 . 请完成下列与种群及群落相关的问题:
(1)研究者对某自然保护区进行调查时,发现了该保护区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灰鹤生存,为了更好地保护灰鹤,工作人员随即决定对灰鹤种群数量进行调查。研究者发现灰鹤是一种大型鸟类,灰鹤种群通常在同一地点集群夜宿。经调查得知,该保护区灰鹤种群数量为245只,研究者得出这一数据最佳的调查方法是采用_____法。欲进一步研究灰鹤在该保护区中的地位或作用,生态学家通常要研究灰鹤的生态位,即除了研究该鸟类的栖息地,通常还需进一步研究灰鹤的食物、_____以及_____
(2)样方法适用于对植物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该调查方法的关键是_____。某同学采用样方法对某种植物进行计数,如图是其中的一个样方中该植物的分布情况(注:图中黑点表示该种植物),对该样方中该种植物进行计数时,应记录的数量是_____株。

(3)探究酵母菌种群大小的动态变化的实验中,对培养液中酵母菌进行计数时,通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法。如果某同学第二天观察计数时,发现计数室四个角上的4个中方格共有36个酵母菌,其中被台盼蓝染成蓝色的有6个,则该同学该天计数的活酵母菌数量约为_____万个/ml。(该实验中使用的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16中方格×25小方格)
(4)下图为松林中某种鸟的种群数量变化的调查结果和年龄结构的变化图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前10年中该鸟的种群密度最小的年份是第_____年,第16年时若调查该鸟群的年龄结构,调查结果和图乙中的_____相似。
5 . 如图为小明同学构建的种群知识框架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表示______________
(2)种群的“J”型曲线增长数学模型:λ值与增长率的关系是______
(3)图中⑦、⑧对应的常用调查方法依次为____________
(4)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了害虫种群正常的_____,从而降低该种群密度。
(5)为了验证种群数量的“S”型增长,小明又做了“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的实验。在用血球计数板(1mm×1mm 方格)对某一稀释100倍的样品进行计数时,发现在一个小方格内(盖玻片下的培养液厚度为0.1mm)酵母菌平均数为5,据此估算10mL培养液中有酵母菌______个。

2023-01-05更新 | 138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二十九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生物试题
6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在不断改善。下图为某农业生态系统示意图,表格为流经该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的能量值(单位:J·cm2·a1)。请回答下列问题:

生物类型

流入分解者

的能量

未被利用的

能量

流入下一营

养级的能量

人工输入有

机物的能量

生产者

41

5

97

19

0

第二营养级

7.9

1.1

12

6

第三营养级

6.5

0.8

6.2

0.5

10

第四营养级

1

0.5

1

0

2

(1)若要调查鼠的种群密度,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蛙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为________
(2)玉米的秸秆可以投入沼气池生产沼气、培养蘑菇等,家禽家畜产生的粪便经处理后可做成人工饲料喂鱼,这些做法依据的是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原理。
(3)秸秆利用后产生的废渣可以还田,其中的有机物可被分解者分解,产生的________可被农作物利用,提高产量。
(4)若蛇的食物有1/5来自蛙,4/5来自鼠,则从理论上讲,蛇每增加1 kg体重,至少需要消耗玉米________kg。农田中的生物可以通过捕食与被捕食传递信息,体现了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J·cm2·a1,甲是指________的能量,第二、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
7 . 为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某研究小组对某林地的动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发现,某种哺乳动物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增长型,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发现该种群中_____________
(2)若要调查林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若要调查某种鸟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3)调查发现该林地的物种数目很多。一个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_____________
(4)该林地中,植物对动物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动物对植物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2022-06-08更新 | 12844次组卷 | 19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2月月考生物试题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8 . 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②③为特定的生理过程,图乙表示该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间的食物关系。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乙中的生物对应图甲中的_________ (用字母表示),在①、③过程中碳以_________形式进行循环。
(2)如要调查该生态系统中蒲公英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________法。
(3)图乙中,若鼠和昆虫粪便中的能量为M,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R,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为N,则图中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可表示为________
(4)该草原曾发生过火灾,但此后又慢慢恢复,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分析,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这种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3-13更新 | 172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半月考理综生物试题
9 . 黄河中游某城市通过建立国家湿地自然保护区,对被私挖乱建、土地耕种等人为干扰严重破坏的湿地进行保护和恢复。科研人员对保护区内不同功能区的植物丰富度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自然保护区南湖的沿岸分布着芦苇、湖边一定范围内分布着莲藕、湖心分布着浮水植物,这些生物构成了该群落的__________结构;如果要调查湖中的青鱼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__________法,
若采用较大网眼的渔网进行捕获,则调查的结果会__________(填“偏小”“偏大”或“基本无误”)。
(2)恢复重建区建立后,杜绝了人类在其中的活动,发现生物的丰富度在不断变化,该区域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__________演替。
(3)据图分析,整个保护区中,抵抗力稳定性最差的功能区是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
(4)经过合理规划,该自然保护区附近的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尾水经过保护区的湿地处理后再流入黄河,其积极意义在于__________。此项工程需要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_
10 . 下图表示种群数量变化的两种曲线,回答下列与种群的特征、数量变化以及应用相关的问题:

(1)若曲线X表示某地区一种外来双子叶植物的增长曲线,则出现这种变化的前提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若在C点时,该地区迁入大量同种的食草动物,则一定时间后,该动物的环境容纳量会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
(3)若曲线Y表示池塘中某种鱼类的数量变化,则为持续获得经济效益,捕捞后鱼群的年龄结构应为_________;为调查某有害动物的种群密度,某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在一公顷的范围内第一次捕捉并标记为30只,第二次捕捉的个体中10只没有标记,4只有标记,推测该有害动物的数量为__________只/公顷。
2021-12-28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中原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联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