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1 . 茶小绿叶蝉体型很小,常栖息在茶叶背面,刺吸茶树的嫩梢汁液,但当茶树被其啃咬后,会释放以茉莉酸为基础的一系列香味物质吸引白斑猎蛛捕食茶小绿叶蝉等害虫,从而降低危害程度。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茶小绿叶蝉与茶树间为捕食关系,调查茶小绿叶蝉种群密度常用标志重捕法
B.一只茶小绿叶蝉和一只白斑猎蛛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一般为10% - 20%
C.题述香味物质吸引天敌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传递能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的功能
D.调查白斑猎蛛种群密度可预测自斑猜蛛和茶小绿叶蝉种群数量变化趋势
2022-06-26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测试(五)生物试题
2 . 荔枝是广东特色农产品,其产量和品质一直是果农关注的问题。荔枝园A采用常规管理,果农使用化肥、杀虫剂和除草剂等进行管理,林下几乎没有植被,荔枝产量高;荔枝园B与荔枝园A面积相近,但不进行人工管理,林下植被丰富,荔枝产量低。研究者调查了这两个荔枝园中的节肢动物种类、个体数量及其中害虫、天敌的比例,结果见下表。

荔枝园

种类(种)

个体数量(头)

害虫比例(%)

天敌比例(%)

A

B

523

568

103278

104118

36.67

40.86

14.10

20.40

回答下列问题:
(1)除了样方法,研究者还利用一些昆虫有________________性,采用了灯光诱捕法进行取样。
(2)与荔枝园A相比,荔枝园B的节肢动物物种丰富度________________,可能的原因是林下丰富的植被为节肢动物提供了________________,有利于其生存。
(3)与荔枝园B相比,荔枝园A的害虫和天敌的数量________________,根据其管理方式分析,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4)使用除草剂清除荔枝园A的杂草是为了避免杂草竞争土壤养分,但形成了单层群落结构,使节肢动物物种多样性降低。试根据群落结构及种间关系原理,设计一个生态荔枝园简单种植方案(要求:不用氮肥和除草剂、少用杀虫剂,具有复层群落结构),并简要说明设计依据_____________
2022-06-13更新 | 10856次组卷 | 29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11月阶段考试生物试题
3 . 古书《九怀·尊嘉》中讲到“抽蒲兮陈坐”,古代的坐席一般是由香蒲编成。香蒲一般成丛、成片生长在潮湿多水的环境中,香蒲的嫩茎、叶可作为蔬菜食用,同时还可以控制水土流失。蚜虫是香蒲田间常见的害虫,依靠吸食香蒲汁液中的糖类与氨基酸存活,蚜虫会以蜜露形式将糖类分泌至体外供蚂蚁食用,并利用蚂蚁驱赶瓢虫。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__________法可以调查某区域蚂蚁的种群密度,香蒲不适宜用此方法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价值,题干体现香蒲具有__________价值。
(2)蚜虫与香蒲、蚂蚁和蚜虫的种间关系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态策略是生物在种群水平上对环境变化的适应策略,生物学家将生物按进化对策分为r对策和k对策;r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小、寿命短、生殖力强但存活率低,k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大、寿命长、生殖力弱但存活率较高。蚜虫属于__________(填“r对策”或“k对策”)生物,大熊猫属于__________(填“r对策”或“k对策”)生物。保护大熊猫最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5-31更新 | 36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河南省顶级名校高三考前押题信息卷(二)理综生物试题
4 . 小菜蛾幼虫以十字花科蔬菜叶为食,小菜蛾具有趋光性,是十字花科蔬菜的重要害虫,可采用微生物类杀虫剂使幼虫感病致死。菜蛾啮小蜂可将卵产在小菜蛾幼虫体内,孵化后吃掉小菜蛾幼虫。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不能用黑光灯诱捕法调查小菜蛾的种群密度
B.菜蛾啮小蜂幼虫和小菜蛾幼虫间为寄生关系
C.使用微生物类杀虫剂使小菜蛾幼虫感病致死属于化学防治
D.菜蛾啮小蜂幼虫和小菜蛾幼虫都可促进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2022-05-02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5 . 为探究不同人工干预方式下苹果园蚜虫天敌群落的发生规律,提高苹果园蚜虫生态防治能力和苹果园经济效益,在三个果园中分别采取无人工干预(A)、化学干预(B)、有机化生产干预(C)3种不同干预方式,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模式干预方式生活环境概况
A荒废2年的苹果园,无人工干预苹果园常年处于无人管理状态,林下杂草数量和种类较多,植被覆盖度大于90%,未进行过施肥和病虫害防治
B传统化学防治管理苹果园,化学药剂干预苹果园生产季节多次进行病虫害防治,以化学药剂为主。植被覆盖度30%左右,以多种杂草为主
C有机管理(种植功能草)苹果园,有机管理干预苹果园病虫害防治以农业措施、物理措施和生物防治措施为主,林下植被覆盖度80%左右,并在林下种植了橡胶草、苜蓿和黑麦等功能性植物,另有少量杂草

(1)蚜虫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____,其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调查果园中的蚜虫密度,可采用___________法进行。
(2)三种模式中,物种多样性最低的是___________;与A模式相比,B、C模式下果园中害虫及其天敌数量的变化比较频繁和剧烈,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
(3)蚜虫及其天敌的发生随季节呈一定的规律性,季节变化主要影响本地区蚜虫的___________,从而直接影响种群数量。一般而言,蚜虫的数量变化在时间上___________(填“先于”或“滞后于”)蚜虫天敌的数量变化。B模式下蚜虫及其天敌数量变化并不明显符合前述关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4-29更新 | 2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河南省豫北名校大联考理综测试(六)生物试题
6 . 林业有害生物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林业生态建设,若不进行有效预防,会严重阻碍生态环境构建和林业发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及时调查与预测害虫种群密度可以尽可能避免虫灾发生
B.利用捕食和寄生等种间关系可以避免有害生物过度繁衍
C.化学防治使得害虫发生抗性突变,导致防治效果不持续
D.混交林种植可以增加物种多样性,利于增强森林稳定性
7 . 害虫防治是生态农业的一项重要课题,害虫的趋光特性有季节性的节律变化。为探明几种常见农业害虫的趋光行为间的差异,为灯光诱捕器类产品研发改进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人员通过室内比较研究在不同光照强度的荧光灯刺激下,几种常见农业害虫的趋光行为,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间接影响某害虫种群密度的数量特征有________________。某些害虫迁入农田的初期,其种群数量在较短一段时间内呈现近似“J”形增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害虫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不会全部流入其天敌,原因是其中的一部分能量________,一部分能量暂时未被利用。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农田害虫防治的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__
(3)光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信息。根据调查结果可知,被调查的几种害虫中________________最不适合用灯光进行诱捕。利用灯光诱捕害虫时,需要考虑光照强度、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
8 . 来自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消息称,曾在2020年肆虐东非的蝗灾正在卷土重来,新出生的蝗虫正在肯尼亚集结,蔓延速度惊人,大量农作物遭到破坏,一些牧场甚至已寸草不留。请回答下列问题:
(1)蝗虫的幼虫俗称跳蛹,调查跳蛹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_____,该方法的关键是_____
(2)蝗虫是植食性昆虫,蝗虫粪便中的能量属于_____同化的能量。蝗虫同化的能量一部分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另一部分_____
(3)蝗虫在其生活史早期是孤立的,它们倾向于相互避开,但是如果资源变得缺乏,它们就被迫相互影响。然后,它们可以组成有序的蝗群。从生态系统功能的角度分析,有序蝗群的形成与生态系统的_____有关,生态系统的这一功能还能够调节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4)目前,最有效的消灭蝗虫的方法是用飞机喷洒农药,该方法杀虫率高、灭杀范围广,但该防治方法的缺点是_____(答出两点)。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消灭蝗虫可保证农业和畜牧业良性发展的意义是_____
2022-03-01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三门峡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9 . 数据统计和分析是许多实验的重要环节,下列实验中获取数据的方法合理的是(       
编号实验内容获取数据的方法
调查某自然保护区灰喜鹊的种群密度使用标志重捕法,尽量不影响标记动物正常活动,个体标记后即释放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摇匀后抽取少量培养物,适当稀释,用台盼蓝染色,血细胞计数板计数
调查高度近视(600度以上)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在数量足够大的人群中随机调查
探究唾液淀粉酶活性的最适温度
设置0℃、37℃、100℃三个温度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A.实验①B.实验②C.实验③D.实验④
2022-01-13更新 | 4595次组卷 | 12卷引用:河南省漯河第五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考试生物试题
10 . 黄河中游某城市通过建立国家湿地自然保护区,对被私挖乱建、土地耕种等人为干扰严重破坏的湿地进行保护和恢复。科研人员对保护区内不同功能区的植物丰富度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自然保护区南湖的沿岸分布着芦苇、湖边一定范围内分布着莲藕、湖心分布着浮水植物,这些生物构成了该群落的__________结构;如果要调查湖中的青鱼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__________法,
若采用较大网眼的渔网进行捕获,则调查的结果会__________(填“偏小”“偏大”或“基本无误”)。
(2)恢复重建区建立后,杜绝了人类在其中的活动,发现生物的丰富度在不断变化,该区域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__________演替。
(3)据图分析,整个保护区中,抵抗力稳定性最差的功能区是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
(4)经过合理规划,该自然保护区附近的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尾水经过保护区的湿地处理后再流入黄河,其积极意义在于__________。此项工程需要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