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86 道试题
1 . 油料作物种子萌发过程中,下胚轴顶端形成顶勾(如图1),在破土而出时起到保护子叶与顶端分生组织的作用。科研人员为研究生长素(IAA)与顶端弯曲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实验。

(1)样方法可统计________(单或双)子叶植物的种群数量。研究发现油料种子萌发时需要氧,此外还需要的外界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萌发过程中,种子中的有机物种类增加,说明________________过程除了能为生物体提供能量,还是生物体代谢的枢纽。
(2)图1的顶端产生IAA,需要的原料是___________,IAA与___________(选填“细胞内”或“细胞外”)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起细胞内发生一系列信号转导过程。
(3)研究发现,TMK突变体植株顶勾比野生型弯曲度小,可能原因是TMK突变体植株顶勾弯曲处内侧细胞生长比野生型___________。不同浓度的IAA可能通过TMK蛋白调控细胞生的机理如图。

请阐述当IAA浓度较高时,细胞伸长生长被抑制原因是:TMK蛋白C端被剪切,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
昨日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武汉市第六中学高三下学期德华模拟生物试题
2 . 唐鱼(杂食性)是一种小型濒危鱼类,入侵物种食蚊鱼(肉食性)会造成唐鱼数量减少。研究人员调查比较了在不同生境中唐鱼种群的体长在食蚊鱼入侵取样点与无入侵取样点间的差异。(图中矩形代表体长集中分布区域,其内黑色横线表示平均值,垂直线段表示数值的变动范围,上下两端分别表示最大值和最小值。体长与鱼龄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人员调查唐鱼的种群密度时,没有采用标记重捕法,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
(2)不同生境中唐鱼的生态位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研究唐鱼的生态位通常应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食蚊鱼入侵使幼年唐鱼数量减少,研究发现食蚊鱼与唐鱼的生态位重叠较少,推测食蚊鱼造成唐鱼减少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食蚊鱼入侵后,溪流生境下的唐鱼比农田生态系统中的唐鱼有更大的体长变动范围,从生境特点和种间关系角度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 很多大学生物专业的学生需要在学习期间进行“生物学综合野外实习”,实习期间有一项任务是调查某种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如图为其中一个样方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样方计数,甲同学记作10株,乙同学记作9株,他们的数据都是合理的
B.若该草本植物分布不均匀,可以选择其分布相对丰富的地段设置样方进行调查
C.统计出每个样方内的该草本植株的数量,然后取平均值就是该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
D.若该样方内的植株数量少于其他样方内的数量,则求平均值时应该舍去这个样方的数量
4 . 为了研究和保护我国某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哺乳动物资源,研究人员采用红外触发相机自动拍摄等技术获得了该保护区内某些野生哺乳动物资源的相应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人员对保护区内的灰松鼠群体中某年出生的所有个体进行逐年观察,并统计了这些灰松鼠的存活情况,结果如图1。所观察的这些灰松鼠不能构成一个种群的理由是_________
(2)与标记重捕法相比,红外触发相机自动拍摄技术调查方法的优点有__________(答出两个方面),
(3)图2是科研人员对甲、乙、丙三个地区的雪豹种群数量特征进行调查的结果。图中I、Ⅱ、Ⅲ、IV分别对应大(9-13龄)、中(5-8龄)、小(1-4龄)、幼(0-1龄)四个年龄等级(雪豹最长寿命13年左右)。请预测此后一段时间,___________地区雪豹种群数目将增加。甲、乙、丙三个地区的群落中的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_________,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这是________之间协同进化的结果。
(4)图3表示某地区雪豹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比值变化(R=出生率/死亡率),b-c段时间该种群数量变化最可能是________。如果在d时间,少量雪豹从其它地区迁入该地区,则该地区雪豹的K值__________(增大/减小/基本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新学术联盟高三下学期5月百校联考模拟预测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每年5月至9月期间,中华鲟能在长江口聚集索饵育肥完成淡海水转换,并逐渐进入海洋环境。由于其独特的生活史特征和洄游习性,使得全面覆盖标记追踪变得困难。eDNA(环境DNA)技术,通过检测生物体粪便、黏液、血液、皮肤、尿液等释放出的游离在环境中的DNA分子,来确定该生物体是否在调查区域出现,是一种非侵入性和灵敏度高的珍稀濒危生物检测调查方法。研究人员在5月和8月对长江口水域6个站点的水样进行了eDNA分析,通过PCR方法,推断中华鲟的空间分布范围。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8月eDNA检出率明显低于5月可能是因为中华鲟逐渐迁移到海洋深处生活
B.eDNA条带出现拖带可能是因为样品里含有中华鲟近亲或其他物种的DNA片段
C.应用eDNA技术可在外来入侵物种还未大量繁殖时实施有效管控
D.在珍稀濒危物种监测方面,传统的标记重捕法也可以达到预期效果
6 . 广西钦州—北海—防城港沿海分布有由红树植物为主体的湿地木本植物群落,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秋茄是红树林群落中的植被优势种,可利用_______法调查种群密度。调查中发现幼龄树数目最多,成年树次之,老龄树较少,年龄结构呈______型。若要对红树林群落进行整体研究,可以从哪些方面开展研究课题?_____________(写出两个方面)。
(2)红树林在净化海水、防风消浪、固碳储碳、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红树林被各沿海城市规划为保护区,在保护区内逐渐出现了野鸭等常见的动物,生物资源越来越丰富,在保护区内生活的野鸭种群数量增长应符合_____型曲线,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3)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较差,容易爆发严重的虫害,利用生物种间关系,可采用____________的方法防治虫害,此防治方法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1点)。欲提高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可以采取什么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1点)。
7日内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
7 . 沿海地区常利用网箱进行人工养殖,在一定饵料投放量范围内,随着投放饵料的增多,所养殖鱼的数量先增大后趋于稳定。科研人员利用去除取样法(在一个封闭的种群里,随着连续地捕捉,种群数量逐渐减少,因而花同样的捕捉力量所取得的捕捞量逐渐降低,逐次捕捞的累计量逐渐增大)统计某网箱内某种珍贵鱼的种群数量,调查期间没有个体出生和死亡,根据数据绘制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预计此网箱内该珍贵鱼的种群数量约为100条
B.人工养殖区生物群落的能量金字塔依然是正金字塔
C.鱼的数量最初稳定时对应饵料的投放量为最佳投放量
D.投放饵料过量可能导致沿海养殖区出现赤潮现象
7日内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衡水金卷先享卷信息卷高三生物(四)试卷
8 . 广东省拥有长达数千公里的海岸线和丰富的海洋生态系统,包括珊瑚礁、海草床、红树林等。这些生态系统对海洋生物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海洋生物研究的热点领域。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科学家对海洋生物进行研究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B.破坏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可能会加剧全球的温室效应
C.红树林群落既有垂直结构又有水平结构,且有季节性变化
D.调查某珊瑚礁上生物群落的丰富度,可采用等距取样法
7日内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衡水金卷先享卷信息卷高三生物(四)试卷
9 . 烟粉虱是一种危害蔬菜等经济作物的害虫,丽蚜小蜂和烟盲蝽是其天敌。某研究小组探究了不同处理方式对低密度和高密度烟粉虱种群的防治效果,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农田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
(2)调查农田生态系统中烟粉虱的虫卵密度,常采用_______法。
(3)生物防治中,常考虑是否有必要以及如何联合利用多种天敌增强对害虫的防治效果。参考探究结果,建议采用处理______(填序号)进行烟粉虱的防治。研究小组提出还可通过开发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来防控烟粉虱,分析其原因是______
(4)与农田生态系统相比,森林中出现大面积病虫害、鼠害的可能性更低。马尾松林中松毛虫害有明显的“大小年”,即某年松毛虫害大发生后,接下来的3~5年内虫害都相对较轻,从种群数量增长规律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
7日内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内蒙古通辽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高中生物
10 . 如图1是我国南方某山区建立的生态农业生态系统示意图:高山种树、养殖种鱼,鱼苗和农户粪便经河流进入梯田,在梯田中形成“稻—萍—鱼”立体农业生态系统,既减轻了环境污染,又增加了农户的经济收入。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不同海拔高度的生物类型不同,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结构。从物质循环的角度分析,需要向梯田中增施氮肥、磷肥的原因是_________。增施有机肥会降低梯田水中的含氧量,原因是_________
(2)在投放鱼苗时,农户会选择适宜的鱼类,且需要根据梯田大小决定投放数量,以上操作主要遵循生态工程的_________原理。
(3)图2表示该生态系统中海拔500m处某块稻田中鲫鱼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果在t2时用标记重捕法调查鲫鱼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60条全部标记释放,一段时间后进行了第二次捕捉,其中没有标记的30条、标记的20条,估算鲫鱼种群在t1时是_________条。
(4)研究人员对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定量分析,得出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部分数据未给出,能量单位为J/(cm2·a),肉食性动物作为只占据一个营养级研究)。
生物类型X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未利用的能量传给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外来有机物输入的能量
生产者44.05.095.020.00
植食性动物9.51.511.0Y5.0
肉食性动物6.30.56.50.711.0
X是指_________的能量,数据Y为_________J/(cm2·a),能量由植食性动物传递到肉食性动物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