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1 . 某草场总面积为25hm2,某研究小组欲对该草场上老鼠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第一次捕获了80只老鼠并都做好标记放回,但在放回过程中有5只被标记的老鼠意外死亡,但该段时间内有老鼠出生,故种群总数量稳定。一段时间后对该草场上的老鼠再次调查,第二次捕获的老鼠中有30只被标记,20只未被标记。据此估计,该草场上老鼠的种群密度为(       
A.5.3只/hm2B.132.5只/hm2C.125只/hm2D.5只/hm2
2 . 某研究小组在不同季节对某封闭岛屿的社鼠种群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调查该岛屿社鼠种群的密度时,可以采用标记重捕法
B.常通过性别比例的变化预测该岛屿社鼠种群数量发展趋势
C.社鼠种群数量增加时,雌性个体数可能少于雄性个体数
D.直接决定该岛屿社鼠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3 . 种群相对密度指一定地域中某一物种的个体数占全部物种个体数之和的百分比,可衡量某种群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采用样方法调查某群落中双子叶植物种群的相对密度
B.相对密度最大的种群,其生态位一定最广
C.不同种群的相对种群密度可反映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
D.在不同调查时期,各个种群的相对密度可能发生变化
4 . 某种甲虫以土壤中的落叶为主要食物,假如没有这些甲虫,落叶层将严重堆积,最终导致落叶林生长不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落叶树与该甲虫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在10%~20%之间
B.该甲虫属于次级消费者,与落叶树之间为捕食关系
C.不能在能量金字塔的最底层中找到该甲虫
D.应在落叶稀少的区域调查该甲虫种群密度
5 . 原产于中美洲的福寿螺现广泛分布于亚洲、非洲等多个国家,已成为世界性的外来入侵生物。为了寻找防治措施,研究人员调查了某地3种不同生境(水田、旱地、水渠)下的福寿螺种群密度,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福寿螺入侵,会使当地群落演替的___发生明显改变。刚入侵时,福寿螺的种群增长大致呈___形,原因是___(写出两点),在此期间,其种群增长率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调查福寿螺种群密度时可采用样方法,理由是___。根据图中信息,从环境容纳量的角度提出在旱地和水田生境中对福寿螺进行防治的合理措施是___
(3)经调查发现,若将中华鳖和福寿螺混合养殖可以达到“鳖肥螺控”的效果。这是因为福寿螺摄食时的声音能对中华鳖产生吸引,促使中华鳖捕食福寿螺,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具有______作用。
6 . 下列关于种群密度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种群密度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C.蚜虫和跳蝻的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调查
D.水体中单细胞藻类的种群密度可用抽样检测的方法调查
7 .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描述了归田园种豆,豆长得稀稀疏疏,杂草却生长很旺盛的景象;“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描述了草本植物在冬季枯死、春季复苏、夏季生长繁茂的景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杂草与豆是竞争关系,是影响豆种群数量的生物因素
B.调查杂草的类型和对应的种群数量,可采用样方法
C.去除全部杂草,豆的生存压力降低,会呈“J”形增长
D.白居易描述的景色受温度变化、日照和降水量等影响
8 . 种群密度效应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当种群的个体数目增加时,就必定会出现相邻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种群密度效应包括两个重要的法则:一是在一定范围内,当条件相同时,物种个体平均重量W与种群密度d的乘积是个常数Ki,最后Ki总是基本一致,即产量恒定法则;二是随着密度增加,种内竞争加剧,引起种群个体死亡而密度减少,即自疏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产中可依据种群密度效应确定农作物的种植密度
B.一定范围内,随着生物种群密度增加自疏现象增强
C.每一个种群都遵循种群密度效应的产量恒定法则
D.自疏现象是负反馈调节的结果,有利于生物适应多变的环境
9 . 如图表示种群特征及关系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当某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A应等于C
B.图中a的含义是预测种群数量未来的变化
C.D性别比例通过直接作用种群密度而影响种群数量
D.若要调查某区域浣熊的种群密度时,可采用标志重捕法
10 . 在某一片小麦田中,长着许多杂草,还有食草昆虫、青蛙、鼠、蛇等动物活动。某研究小组对该农田生态系统进行研究,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
(1)研究小组要估算该农田中荠菜的种群密度,应采用___________法。在取样时,关键要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
(2)消灭某种虫害时,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_____________,就会使很多雌性个体不能完成交配,结果直接影响害虫的____________,从而使该种害虫的种群密度降低。
(3)研究小组为了监测和预报该生态系统内鼠害的发生情况,对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者通常采用__________________法估算该地区田鼠的种群数量。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_______(偏大、偏小)。
(4)调查统计发现田鼠繁殖能力很强,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47%。根据调查统计的数据,构建的田鼠种群增长模型为Nt=N0•λt,由此可知田鼠在最初的一个月中的数量变化属于______型增长。田鼠大量繁殖导致植被破坏、加速土壤风蚀,控制田鼠种群数量的根本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图1时种群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增长曲线,图2表示某种草原布氏田鼠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比值(R)的变化曲线(R=出生率/死亡率)。据图回答问题:

图1中种群数量以A曲线增长时,种群增长率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少”)。图2中,当R值为b点对应的数值时,布氏田鼠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为___________
2022-07-12更新 | 3978次组卷 | 27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