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 道试题
1 . 广阔众多的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多种生态功能,蕴育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物种贮存库、气候调节器,在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物多样性以及发展经济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好湿地生态系统,科研人员对某湿地生态系统每年能量流动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103kJ)。
回答下列问题:
植物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
同化量465XY
呼吸消耗量9622.83.8
未被利用29033.52.6
分解者分解142.2微量
(1)该湿地生态系统食物网中的所有生物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构成一个群落,原因是_____________
(2)由表中数据可知,第二营养级与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___
(3)该湿地生态系统中野生鲻鱼蛋白质含量丰富且味道鲜美,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调查该生态系统中野生鲻鱼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人工养殖鲻鱼时以植物青饲料为饲料,欲在该湿地生态系统中某区域进行人工养殖,还需每年投放植物青饲料35000kJ,此时,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_____________
(4)该湿地生态系统经过多年科学有序的综合治理,已成为该地区湿地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颗璀璨明珠。河面水鸟嬉戏交颈,使人联想起“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诗句。诗中“关关”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信息,该信息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2022-07-06更新 | 324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七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2 . 树线是指直立树木分布的海拔上限,如图1所示,树线之上与树线之下的主要植被分别是草甸与森林。有学者研究了全球变暖环境下树线之上植被厚度对树线上升幅度的影响,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学者可以采用样方法调查不同样地内的植被类型,从而确定树线的上升幅度
B.影响树线之上和树线之下的植被分布的因素只有光照
C.树线上升过程中,群落发生了次生演替,演替过程中,各种群均呈“S”型增长
D.该研究表明,全球变暖环境下,树线上升幅度受种间竞争关系调控,树线之上植被越厚,树线上升幅度越大
2022-06-16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二中2021-2022学年高二4月测试生物试题
3 . 沙漠蝗是一种世界性害虫,沙漠蝗灾大约每10~12年暴发一次。当雨量充沛时,沙漠蝗数量会迅速增长,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理,蝗虫种群数量和规模持续增加,最终导致蝗灾暴发,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沙漠蝗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通过标记重捕法调查蝗蝻(跳蝻)数量,预测种群变化趋势
B.蝗灾发展期种群增长速率逐渐增大,应尽早防治
C.沙漠蝗成灾时的种群数量,即为此环境下的环境容纳量
D.监测第9个月和第18个月时,种内斗争强度一致
2022-05-31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环际大联考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4 . 栖霞是著名的苹果产区,已知在该地区某苹果园里生活着许多种昆虫,害虫主要有卷叶蛾蚜虫和食心虫等,害虫的天敌为瓢虫、螳螂等。在苹果园中种草,害虫天敌的种类和数量均增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种草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卷叶蛾和食心虫属于次级消费者
C.蚜虫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是标志重捕法D.卷叶蛾→螳螂→黄雀,构成一条食物链
2022-05-07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五县部分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5 . 小菜蛾幼虫以十字花科蔬菜叶为食,小菜蛾具有趋光性,是十字花科蔬菜的重要害虫,可采用微生物类杀虫剂使幼虫感病致死。菜蛾啮小蜂可将卵产在小菜蛾幼虫体内,孵化后吃掉小菜蛾幼虫。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不能用黑光灯诱捕法调查小菜蛾的种群密度
B.菜蛾啮小蜂幼虫和小菜蛾幼虫间为寄生关系
C.使用微生物类杀虫剂使小菜蛾幼虫感病致死属于化学防治
D.菜蛾啮小蜂幼虫和小菜蛾幼虫都可促进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2022-05-02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6 . 我国已经启动了亚洲象生态保护项目。研究显示,亚洲象目前在西双版纳地区仅存300余头,分布于5个互不连通的地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调查亚洲象的种群数量可采用红外触发相机自动拍照或摄像的方法
B.人类开垦农田、修建公路等活动可能导致亚洲象栖息地“碎片化”
C.对亚洲象受损栖息地开展修复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物种多样性
D.可通过研究其活动轨迹构建生态廊道来促进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7 . “春雷惊百虫”指惊蛰时节,春雷始鸣,惊醒热伏于地下越冬的蛰虫。此时,气温回升、草场返青,多种田间病虫害也开始发生和蔓延。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气温回升的时间有所提前。下列与上述信息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调查田间作物植株上蚜虫的种群密度时可用样方法
B.草场返青,人们踏青观赏美景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草场返青,“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了采食信息,体现了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
D.全球气候变暖属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生物多样性锐减不属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8 . 林业有害生物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林业生态建设,若不进行有效预防,会严重阻碍生态环境构建和林业发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及时调查与预测害虫种群密度可以尽可能避免虫灾发生
B.利用捕食和寄生等种间关系可以避免有害生物过度繁衍
C.化学防治使得害虫发生抗性突变,导致防治效果不持续
D.混交林种植可以增加物种多样性,利于增强森林稳定性
9 . 某生态园的面积为40hm2,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仓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20只作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200只,其中发现10只带有标记。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农场仓鼠的种群密度约2400只/hm2
B.此种方法可以调查该地跳蝻的种群密度
C.第一次捕获与第二次捕获的间隔时间越短越好
D.仓鼠在捕捉一次后更难捕捉,导致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密度大
2021-08-21更新 | 595次组卷 | 27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二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10 . 调查某草原田鼠数量时,在设置1公顷的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a=36只,将捕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b=32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c=12只。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地区田鼠种群个体总数为N,则N=________只(计算公式是N∶a=b∶c)。
A.30  B.32  C.64  D.96
(2)调查甲、乙两草原所捕获鼠的月龄,它们的月龄构成如图所示,据图分析:____草原的田鼠种群属于______型;____草原的田鼠种群属于________型,可以预测该草原鼠害将会严重,必须做好防治准备工作。

(3)若将雌雄成鼠各若干只,放在大小一定的笼内饲养,让它们交配繁殖,且供给足够的食物和水,则笼内鼠数量变化和饲养时间之间的关系,应为图中的曲线________
2021-07-18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