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50 道试题
1 . 稻-蟹共作是一种以水稻为主体、适量放养蟹的生态种养模式,蟹能摄食害虫、虫卵。假设某稻—蟹共作生态系统共有三个营养级,其能量流动情况如图所示,图中字母代表能量值。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该稻—蟹共作生态系统中虫卵的种群密度时可以采用______(方法),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该稻—蟹共作生态系统中以热能形式散失的总能量可表示为______;植食性害虫到蟹等动物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
(3)相比于普通的稻田,稻—蟹共作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2点)提高水稻的产量。
(4)稻田中养殖蟹时需要合理规划养殖量及蟹的养殖品种,以达到蟹和水稻的最佳经济效益,这主要遵循了生态工程的______原理。
今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高中创新联盟TOP二十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2 . 某地区蝗虫在秋季产卵后死亡,以卵越冬。某年秋季降温提前,大量蝗虫在产卵前死亡,次年该地区蝗虫的种群密度明显下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调查蝗虫幼虫种群密度可采用标记重捕法
B.该地区冬季蝗虫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C.降温属于影响种群数量的密度制约因素
D.蝗虫以卵越冬体现了该地群落的季节性
今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3 . 科研人员对高原鼠兔的被捕食风险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1。图2是根据某草原上甲、乙两种鼠兔种群数量的调查结果绘制的曲线图,L值表示甲鼠兔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M值表示乙鼠兔的种群数量。不考虑甲鼠兔种群的迁入和迁出,回答下列问题:

(1)植被能为高原鼠兔的生存提供______,据图1分析,植被群落高度越高,鼠兔被捕食的风险就越______(填“大”或“小”),原因是______
(2)调查该草原高原鼠兔种群密度的方法是______,调查结果比实际值偏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3)第2年,甲鼠兔种群L值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4)乙鼠兔的环境容纳量约为______只,环境容纳量是指_______。若乙鼠兔大量繁殖,可能对高寒草地造成危害,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提出一个合理控制乙鼠兔种群数量的建议_______(答一点)。
2024-05-29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普洱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统测生物试卷
4 . 酵母菌是发酵工程常用的微生物,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广泛应用。某兴趣小组为了研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相关研究实验,图1为实验流程,图2为根据实验测得数据绘制的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1)本实验中,某学生的部分实验操作过程如下:
①将A、B、C三支试管放置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从第一天开始取样计数,连续十天;
②用无菌吸管从静置培养瓶中吸取酵母菌培养液少许;
③加入血细胞计数板中,再盖上盖玻片,并用滤纸吸去多余菌液。
请纠正该同学实验操作中的两个错误。
a._____;b._____
(2)若本实验使用的是如下规格的血细胞计数板,该计数板上有_____个计数室;若制备装片时将清洁干燥的血细胞计数板先在计数室上滴一滴酵母菌液,静置5min再盖上盖玻片,测量的结果会_____。(填“偏高”或“偏低”或“不变”)

(3)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称为_____若吸取酵母菌样液1mL并稀释100倍,采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由400个小格组成)计数,如图表示一个中方格中酵母菌的分布情况,以该中方格为一个样方,计数结果是酵母菌有_____个。如果计数的中方格酵母菌平均数为18个,则1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总数为_____个。

(4)分析图2实验数据得知,在0~7d之间酵母菌的数量呈_____增长;超过7d之后,由于_____等原因,酵母菌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2024-05-07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第六十六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地处典型的森林—草原交错带,公园内既有森林,又有草原。请回答:
(1)调查公园草地上跳蝻种群密度的方法是_____,取样时要做到_____,其目的是_____
(2)调查鼠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_____法,若要预测鼠的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通常要调查鼠种群的_____,但决定鼠种群数量变化的直接因素有_____
(3)若鼠迁入一个理想环境,第二年的种群数量是第一年的λ倍,则λ应符合的条件包括_____。将鼠数量的变化绘制成曲线,这种研究方法属于构建_____模型。
(4)鹰捕捉鼠,如果鹰的数量下降,一段时间内,鼠种群数量可能出现的变化趋势是_____
(5)在公园进行了药物灭鼠后,如果出现种群数量下降,除了考虑药物引起的死亡率升高这一因素外,还应考虑的因素是_____
2024-05-07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第六十六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6 . 群落的外貌和结构往往会随着阳光、温度和水分等因素的季节性变化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长江入海口,是重要的水鸟越冬区,每年有数万只水鸟于 10月至次年2月在崇明东滩越冬。某研究团队以4种占优势的水鸟为研究对象,调查了它们的种群数量、在不同觅食生境出现的概率、主要的食物种类等生态位,结果如下表所示。(生境1 为低潮盐沼—光滩带,宽度为2000 m 左右;生境2为海三棱蔗(biāo)草带,宽度为400 m 左右; 生境3为海堤内鱼塘—芦苇区,芦苇在植物群落中占优势)。请回答下列问题:

物种

观察数量

觅食生境出现率/%

鸟胃中主要的食物种类/%

生境1

生境2

生境3

小坚果

茎类

草屑

螺类

贝壳沙砾

甲壳类

其他

绿翅鸭

2120

67.0

0

33.0

52.8

16.7

0

12.0

13.0

0

5.5

绿头鸭

1513

98.0

1.0

1.0

78.3

0.8

0

7.1

5.6

1.1

7.1

鹤鹬

1678

64.0

0

36.0

0

0

50.0

25.0

25.0

0

0

青脚鹬

1517

29.0

28.0

43.0

0

0

33.3

33.3

0

33.3

0.1


(1)每年的10月至次年2 月直接影响崇明东滩绿头鸭种群密度的主要因素是____,调查绿头鸭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____
(2)从四种鸟的食性角度分析,竞争最强的两种鸟是____,判断依据是____
(3)绿翅鸭和鹤鹬的生态位不完全相同,理由是____
(4)综合分析,四种鸟类中更适合在该地区生存的是____,判断依据是____
7 . 生物学家研究某草原中西北狼的种群数量变化,得到该种群在数年内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比值曲线,如下图所示(其中R=出生率/死亡率)。在不考虑迁入迁出的情况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标记重捕法调查西北狼种群密度时,若捕捉一次后更难被捕捉到,则调查值偏高
B.该西北狼种群增长方式为“S”形增长,c点时种群密度最小
C.西北狼种群数量在a~d之间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其中c~d期间一直在下降
D.a点与b点时种群的年龄组成均为增长型
2024-04-15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8 . 近年来,草原鼠害日益严重,不仅引发了草原的沙漠化,还威胁着草原生态和我国畜牧业的健康发展。草原上栖息着50 多种鼠类,对草原形成大面积危害的鼠类主要是布氏田鼠、草原鼢鼠等。研究人员为了解某草原的鼠害情况,对该草原鼠种群进行了调查。图1为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图。在调查该草原某种鼠的种群数量时,计算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λ),并得到如图2所示的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a表示___
(2)研究人员采用标记重捕法对草原布氏田鼠进行了种群密度的调查。布氏田鼠天性警觉,在操作无误的情况下,调查的结果比实际值___,最可能的原因是___
(3)分析图2,前4年该鼠种群数量___(填“增大”“减小”或“基本不变”)。第8-16年该鼠的种群数量变化为___
(4)为应对严重的草原鼠害,结合图1的概念图,该地采取投放莪术醇(雌性不育剂)的措施,该措施能够控制鼠类种群密度的原理是___
9 .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蝗灾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明崇祯十三年《河南通志》就有对蝗灾的记录:“开封大蝗,秋禾尽伤,人相食。汝宁蝗蝻生,人相食。洛阳蝗草木兽皮虫蝇皆食尽,父子兄弟夫妇相食,死亡载道。”新中国成立后,通过改治结合,我国控制了大规模的蝗灾发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1)调查螳螂的种群密度可以用______法,原因是:______
(2)由于黄河断流时间是在夏秋季和春夏季,正是东亚飞蝗的发育和繁殖期。在河南省黄河的20个断流年份中,有15年出现了100头/m2以上的高密度蝗情。推测______是蝗虫种群爆发式增长的主要原因,该因素属于______(填写“密度制约因素”或“非密度制约因素”)。
(3)某地区治理蝗灾的主要手段是采用农药降低蝗虫种群密度。这种防治方法快速、高效,但长期反复使用会导致______(写出两点即可)等问题。“蝗灾暴发—草场退化—投放药物—蝗灾加剧”周而复始,恶性循环,该过程属于______调节。
(4)玛纳斯县治蝗人员在蝗区修筑人工鸟巢和乱石堆,创造鸟类栖息产卵的场所,招引粉红椋鸟栖息育雏,这属于______防治。粉红椋鸟和蝗虫的种间关系是______
(5)蝗虫在数量少时散居,数量多时散发外激素,吸引散居的蝗虫聚集进行群居。群居的蝗虫会挥发刺激性的苯乙腈并产生有毒的氢氰酸,使其被鸟类捕食的概率降低。群居的蝗虫挥发的刺激性物质属于______信息,这种信息能够______
10 . 藏羚羊栖息于海拔3700~5500米的高山草原、草甸和高寒荒漠地带,雄性有角,雌性无角。科研人员对甲、乙、丙三个地区的藏羚羊种群特征进行调查,结果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三个调查区域的藏羚羊年龄比例
年龄比例(%)调查区域幼(0~1龄)小(1~3龄)中(3~5龄)大(5~8龄)
甲地区0153550
乙地区15253525
丙地区28322515
(1)对藏羚羊的种群存活力分析,常调查种群密度、年龄结构、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等,它们属于种群的______特征,其中能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是______
(2)对藏羚羊进行种群密度调查,方法一般采用______,若调查数值比实际值偏大,原因可能有_____(答出两点),
(3)藏羚羊最长寿命为8年左右,预测此后一段时间,表中______地区藏羚羊种群数目将增加,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发现该地区藏羚羊种群______
(4)成年藏羚羊一年中除了繁殖季节,绝大部分时间是雌雄分群生活。生态学家为解释此现象,提出如下假说:形态相同的个体集中在一起,能有效迷惑天敌,使其难以果断选择捕食对象,减少了被捕食的机会。为检验该假说的正确性,研究小组用狗(能将抛到草坪上的物体叼回来),质量和大小相同且适宜的橡胶圈和橡胶棒模拟雄性或雌性藏羚羊,做了如表所示的模拟实验:
模拟实验
组别实验处理统计并记录
实验组1同时向草坪中抛出20个相同橡胶圈分别记录每次抛出后,狗叼回第一个物体所用的时间
2同时向草坪中抛出20个相同橡胶棒
对照组同时向草坪中抛出?
表中对照组应进行的处理是______,若对照组所用的时间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实验组1和实验组2,则假说成立。
2024-04-04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百色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