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6 道试题
1 .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辽宁省一直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有力支撑保障。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处理相关生态问题。下面是某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轻度污染后的净化作用示意图。

(1)该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
(2)曲线AB段水中溶解氧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BC段水中溶解氧逐渐恢复的主要原因是_____
(3)该河流生态系统被轻度污染后逐渐恢复到原有状态,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稳定性。
(4)欲调查该河流中鲤鱼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200条鱼,其中鲤鱼80条并对其标记,第二次捕获300条鱼,其中没有标记的鲤鱼100条,有标记的20条,但有10条捕获后统计数目时标记物被碰掉,该河流中鲤鱼约有_____条。
(5)该河流经治理恢复后,某农户经申请后决定在河流中养鱼致富,首先他需要根据该河流的能量流动特点确定合理养殖量。这体现了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_____的意义。
2022-05-15更新 | 2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2 . 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多种生态功能,蕴育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物种贮存库和气候调节器。我国湿地分布广泛,跨越寒、温、热多种气候带,生境类型多样,生物资源十分丰富。下图为某湿地的植物群落分布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不同植物分布主要体现了该湿地群落的空间结构为______________。若想调查湖边某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应用_______(填“五点取样法”或“等距取样法”)。
(2)群落中的植物例如:千屈菜全草均可入药,主要治疗肠炎、痢疾、便血;外用于外伤出血。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价值;湿地被誉为气候调节器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价值。
(3)湿地食物网中,第一、二、三营养级在一年内的能量流动情况如下表:

营养级

同化量

呼吸散失量

流向分解者的量

未利用的量

25.0

9.0

A

4.0

B

65.0

68.5

41.5

4.0

1.2

1.5

1.3

①根据表中所提供的数据,分析甲、乙、丙中,属于第一营养级的是_______,A的数值为_______
②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
③甲、乙、丙三个营养级同化量的去向是否相同: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3 . 如图表示将绵羊引入某个岛屿后的绵羊数量变化情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岛屿上一定存在绵羊的捕食者
B.该曲线的后期数据可能是通过标记重捕法估算来的
C.10~40年间,绵羊种群的年龄结构是增长型
D.绵羊种群数量约在第30年时的增长速率最大
4 . 如图表示辽宁某区域内云杉种群的年龄结构,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获得图中数据可采用样方法并根据当地云杉的数量确定样方的大小
B.根据年龄结构的情况可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云杉种群数量一定会大量增加
C.适时、适度的采伐一些成年云杉可为其他生物提供空间,提高恢复力稳定性
D.云杉与其他生物存在竞争、捕食、寄生等关系,这些关系均导致云杉数量下降
2022-05-06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协作体高三二模生物联考试题
5 . 福寿螺于1981年引入中国,现已被列入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其活动范围比中华田螺更大,在大多水稻田及淡水流域都能看到。由于福寿螺的体内可能有广州管圆线虫等寄生虫,若食用前不彻底煮熟的话很有可能导致食用者患上广州管圆线虫病。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调查某水稻田中福寿螺的种群密度时应采用标志重捕法
B.稻田生态系统中,福寿螺和广州管圆线虫均属于分解者
C.“水草→福寿螺→广州管圆线虫→人”构成一条食物链
D.稻田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的
2022-05-02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辽宁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仿真模拟卷生物试题
6 . 为评估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对东北虎和东北豹的承载能力,研究人员对其中的森林灌草层植物进行了调查。
(1)东北虎、东北豹主要捕食马鹿、梅花鹿等大中型有蹄类动物,而这些动物主要以森林灌草层的植物为食。这些植食性动物属于该生态系统营养结构中的_____消费者。
(2)灌草层是有蹄类动物取食的主要区域,该区域根据林木覆盖程度可分为郁闭林和开阔地两种主要地形。研究人员分别在这两种地形中_____选取样方,收集并检测几类常被取食植物的生物积累量(单位面积中生物的总量),结果如图。图中结果显示_____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开阔地_____充足,利于植物生长和有机物的积累。

(3)植物中元素的含量及比例会影响有蹄类动物的取食偏好及营养状况。含碳(C)量高的植物常含有大量不易被消化的_____等多糖类分子,口感较差。氮(N)元素含量高的植物营养成分更高。下表为灌草层中上述四类植物元素含量的测定及分析结果,据表中数据选择最适宜作为有蹄类动物食物的植物种类并解释原因_____
元素含量
植物种类
含N量(%)含C量(%)C/N值
嫩枝叶2.4145.3619.92
禾莎草2.0542.5022.05
杂类草2.4241.2118.10
蕨类2.4344.0019.78

(4)有蹄类动物能量消耗大,需要在较短时间内取食大量营养成分高的食物。综合上述结果,从取食地形及植物种类角度,推测有蹄类动物的最优取食策略是_____
(5)该生态系统中,东北虎、东北豹捕食所同化的能量,其去向包括(多选)_____。
A.流向分解者B.呼吸作用消耗C.未被利用D.流入下一营养级
2022-05-01更新 | 18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辽宁省鞍山市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7 . 退耕还林是保护耕地的一项主要措施,退耕还林还可使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增大,进而恢复或演化出具有更强生态功能的生态系统。回答下列问题:
(1)退耕还林的群落演替类型是______________。该措施可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_(类型)。
(2)农田草地植被的高度、密度、覆盖度与蜘蛛的多度有明显的相关性,蜘蛛通常作为研究生境调整对生态系统造成影响的生物指示物种。现将某地划分为a和b两处相同的退耕还林带,研究人员对林带地面蜘蛛种群密度与种群多样性开展调查研究,连续记录了2019~2020年林带a和林带b地面蜘蛛种群的动态变化,得到如图的结果:

①地面埋塑料杯制成陷阱,用于地面蜘蛛采集。调查地面蜘蛛种群密度的方法类似于_____________法。统计蜘蛛物种的多样性,应采用_____________法。
②蜘蛛种群的数量变化具有周期性。退耕还林的过程中,蜘蛛种群发生的变化为_____________,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
③由图可知,演替较快的林带可能是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
8 . 我国已经启动了亚洲象生态保护项目。研究显示,亚洲象目前在西双版纳地区仅存300余头,分布于5个互不连通的地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调查亚洲象的种群数量可采用红外触发相机自动拍照或摄像的方法
B.人类开垦农田、修建公路等活动可能导致亚洲象栖息地“碎片化”
C.对亚洲象受损栖息地开展修复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物种多样性
D.可通过研究其活动轨迹构建生态廊道来促进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9 . 同域共存是指一些生物生存在同一个区域,由于竞争关系而导致对环境的需求发生错位的现象。在我国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多个点位均拍摄到云豹、金猫、豺等顶级食肉动物同域共存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域共存食肉动物的种群密度主要受非密度制约因素影响
B.对云豹、金猫、豺等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最好采用标记重捕法
C.雅鲁藏布大峡谷充足的食物是保证顶级食肉动物同域共存的前提
D.鬣羚为了躲避天敌云豹而选择与其不同地域活动的现象,属于同域共存
10 . 现有一未受人类干扰,相对封闭的自然湖泊,某研究小组考察了该湖泊中处于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结构,结果如下表。研究表明: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年龄0+1+2+3+4+5+6+7+8+9+10+11+≥12
个体数92187121706962637264554239264
(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此类推。)
A.调查这一湖泊中该鱼的种群密度,常用标志重捕法,该方法常常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的种群密度
B.根据表中数据可推测该鱼种群数量在将来的一段时间内一定会保持稳定
C.该鱼种群数量变化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与迁入率和迁出率无关
D.该鱼种群同化的能量去向包括呼吸作用消耗、被分解者分解和流向下一营养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