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6 道试题
1 . 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大的是(       
①标记重捕法调查白头鹎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
②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不仅统计方格内植株,也统计了四条边线上的植株
③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稀疏地区取样
④调查某种传染病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
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④D.②③④
2022-08-23更新 | 853次组卷 | 8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某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2 . 某同学欲在弃耕一年的自家菜地中开展两个活动:调查蒲公英的种群密度,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两活动的取样点应相同,且要随机取样
B.只需对样方中的蒲公英、样土中的各种存活动物逐个计数
C.对土壤中活动能力强的小动物应用标记重捕法调查
D.调查结果不能说明弃耕对蒲公英种群密度及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的影响
2022-08-06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生物试题
3 . 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带标记物的动物更易被捕食会导致种群密度的调查结果比实际值偏小
B.某种以大象粪便为食的蜣螂最多获取大象20%的能量
C.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昆虫,降低其种群密度属于生物防治
D.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高于农田生态系统
4 . 某人工鱼塘繁育鲢鱼,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浮游植物个体小、寿命短,而且易被鲢鱼捕食。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净光合固定的能量及人工饵料的能量
B.该人工鱼塘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其组成成分及营养结构
C.调查该鱼塘中鲢鱼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标记重捕法
D.短时间内该生态系统的生物量金字塔的形状可能上宽下窄
2022-05-31更新 | 2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辽宁省沈阳市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三)生物试题
5 . 某弃耕地的存在食物链:植物→田鼠→鼬。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单位是J/(hm2•a)。
植物田鼠
固定的太阳能摄入量同化量呼吸量摄入量同化量呼吸量
2.45×10111.05×1097.50×1087.15×1082.44×1072.25×1072.18×107

(1)在研究能量流动时,可通过_________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在1 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40只田鼠,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15只。该种群密度是_____________只/hm2.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比实际值______________。(偏大/偏小/不变)
(2)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有密切关系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量从田鼠传递到鼬的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______
(4)田鼠和鼬都是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中只有3%~5%用于________________,其余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5)鼬能够依据田鼠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田鼠同样也能够依据鼠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可见,信息传递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5-28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6 . 大树杜鹃为国家一级保护濒危珍稀植物,是杜鹃花属中最高大的乔木树种。大树杜鹃林下凋落物厚,种子难以散布到土壤基质层,因而发芽率低;其幼苗生长缓慢,要生长很长时间才开花;且该树种对温度、湿度等条件要求苛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影响大树杜鹃发芽率的生物因素主要是林木郁闭度
B.大树杜鹃促进生态系统中基因流动和协同进化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C.选取大树杜鹃分布密集的区域用样方法来调查其种群密度
D.在原产地适度清除林下凋落物并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对大树杜鹃的有效保护
2022-05-26更新 | 19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辽宁省鞍山市一中高三六模生物试题
7 . 棉花是我国的重要经济作物,研究人员对以“作物-害虫-天敌”相互作用为中心的棉田(全年均不施农药)进行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调查与分析,结果如下表,单位是l03kJ/(m2•a)。
棉株和杂草棉田害虫捕食性天敌
棉蚜其他害虫(共22种)瓢虫等
固定的太阳能摄入量同化量呼吸量摄入量同化量呼吸量摄入量同化量呼吸量
36. 621. 380. 770. 301. 640. 900. 620. 160. 120. 08

分析结果,并回答:
(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kJ/(m2•a)。
(2)棉蚜靠吸取棉株的汁液生长,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棉蚜是棉田的主要害虫之一,依据是_____
(3)调查期间,研究人员每5天一次,采用_____法调查棉田中蚜虫的种群数量,下图为研究人员对蚜虫种群数量变化的调查结果。请在图中画出以棉蚜为食的瓢虫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
_____
(4)调查表明,棉田中捕食性天敌对害虫抑制作用大。利用捕食性天敌(瓢虫等)防治害虫,与施用农药防治害虫相比,这种生物防治的意义是_____。(答2点即可)
2022-05-25更新 | 52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辽宁省大连市二十四中高三模拟考试(最后一模)生物试题
8 . 高原鼠兔是广泛分布于青藏高原上的种小型啮齿动物,其挖洞造丘、啃食牧草可能引起草地退化。科研人员拟通过植被调控来进行生态防控。
(1)按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划分,高原鼠兔属于______________
(2)披碱草是退化草地改良中常用的草种。科研人员在高原鼠兔分布密集草地建立围栏样地,设置鼠害草地、补播草地(即鼠害草地部分区域替换成披碱草)和人工披碱草草地三种样地研究草地植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对高原鼠兔种群密度的影响。
①通过测定有效洞口数来表示鼠兔的种群密度。下图结果表明,种植披碱草能_________高原鼠兔的种群密度。

②高原鼠兔的食物组成为紫花针茅等植物。据此推测,补播草地和披碱草草地中高原鼠兔种群密度变化的原因是披碱草与原有植物形成__________关系,导致高原鼠兔可利用的食物资源减少。
(3)鼠害天然草地变为补播或人工草地后,原来低矮的草种被高大的披碱草所取代,群落的_______结构发生了改变。继续研究披碱草高度与鼠兔种群密度的关系,下图结果表明,随着披碱草高度增加,属兔种群密度______。由此推测,高原鼠兔喜欢生活在__________(填“视野开阔”或“有高大遮蔽物”)环境中。

(4)上述研究表明,披碱草群落对高原鼠兔具有一定的生态防控效果。大量种植披碱草也可能会使草原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下降,致使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降低。
9 . 调查某森林群落乔木层的5个优势种的年龄结构,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随着群落的演替,香果树种群的优势地位将更加明显
B.调查乔木年龄结构时应采用样方法,选取1m×1m的正方形
C.5个优势种与其他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共同构成了森林群落
D.香果树和野核桃的种群年龄结构为增长型,其余3种接近衰退型
2022·全国·模拟预测
10 . 如图是加利福尼亚北美夏旱硬叶常绿灌丛的两个黑尾鹿种群的存活曲线(以存活数量的对数值为纵坐标,以年龄为横坐标作图,把种群的死亡—存活情况绘成的一条曲线)。高密度种群(每2.6km2约64头鹿)处于受管理的地区,在那里通过火烧来维持开阔的灌木和草本植被,以提供大量新生的嫩枝嫩叶。低密度种群(每2.6km2约27头鹿)处于未受管理的地区,老的灌木已有十年未火烧。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调查黑尾鹿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标志重捕法
B.密度较低的区域,黑尾鹿寿命长的概率更高
C.存活曲线由种群个体本身寿命决定,与种群密度无关
D.高密度区域可能狩猎强度较大、种内斗争较激烈
2022-05-18更新 | 36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高考生物核心猜题卷 (新高考辽宁地区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