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0 道试题
1 . 研究小组调查了阿拉善荒漠地区小毛足鼠的种群数量及繁殖特征。在调查的5年时间里共捕获小毛足鼠502只,其中雌鼠263只,雄鼠239只,平均雌雄比约为1.1∶1。期间有一段时间的连续低温导致捕捉到的小毛足鼠数量非常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标记重捕法调查小毛足鼠数量时,若标记物过于醒目可能会使调查结果偏大
B.小毛足鼠种群的平均雌雄比略大于1,性别比例失调,不利于种群的繁殖
C.调查结果表明,阿拉善荒漠地区小毛足鼠种群的环境容纳量约为502只
D.连续低温对小毛足鼠种群数量变化产生的影响,属于密度制约因素
2 .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苹果生产和消费国。苹果黄蚜(一种蚜虫)是苹果园中的主要害虫。研究人员采用悬挂粘虫板的方式统计不同种植模式下苹果黄蚜种群数量的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可采用五点取样的方式在果园中悬挂粘虫板以调查苹果黄蚜的种群密度
B.8月16日-10月18日期间苹果黄蚜种群数量主要受密度制约因素的影响
C.自然生草模式苹果园的苹果黄蚜爆发时间早,虫害持续时间长
D.推测间作模式更利于苹果黄蚜天敌种群数量的增加
3 . 科研人员采用去除取样法对封闭状态下的某哺乳动物种群进行数量调查,调查结果如图所示,图中“●”所对应的数据为实际调查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部分个体的迁入或迁出不会对调查结果产生影响
B.调查要求每次捕捉时每只动物被捕捉的概率相同
C.结合图中信息可知,该动物种群的数量约为 115 只
D.图中内容表示描述一个系统的数学形式,称为数学模型
4 . 厚壳玉黍螺是潮间带常见的一种捕食者,行动缓慢,活动范围小,喜食各种藻类尤其是浒苔。藻类种数与厚壳玉黍螺种群密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将厚壳玉黍螺迁入一个新的没有天敌的海域,则其种群数量会呈“J”形增长
B.须采用标记重捕法对厚壳玉黍螺进行密度调查,同时需要注意标记物不能影响厚壳玉黍螺的行动能力
C.浒苔可能为潮间带藻类的优势物种,随着它被捕食,所腾出的资源和空间有利于其他藻类生长
D.浒苔所同化的能量中大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只有 10%~20%流向了厚壳玉黍螺
5 .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为毛泽东于1910年所作的《七绝·咏蛙》。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该诗,错误的是(       
A.蛙与虫的种间关系属于捕食关系
B.可用标记重捕法调查蛙的种群密度
C.“树→虫→蛙”的生物量金字塔呈倒置形
D.绿树的花瓣也有光敏色素,可感受春光的刺激
6 .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设立,为东北虎、东北豹等提供了栖息地。遍布园区3万多台红外相机的监测表明,6年内东北虎从27 只增加到50只,其中新生幼虎数量10只,野猪、狍子等虎豹猎物也显著增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为了解东北虎种群的年龄结构需调查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数目
B.红外相机监测是一种非损伤、低干扰的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C.东北虎数量6年内增加了近一倍, 表明种群呈“J”形增长
D.野猪等虎豹猎物的增长提高了东北虎和东北豹的环境容纳量
7 . 濒危植物云南红豆杉是喜阳喜湿的高大乔木,下列有关云南红豆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调查红豆杉的种群密度时,样方面积可适当加大
B.气候变湿润后有利于红豆杉种群数量的增加
C.气温、干旱等是影响红豆杉种群数量的密度制约因素
D.选择性采伐与红豆杉生态位重叠度高的部分植物,有利于红豆杉种群的增长
8 . 研究人员对某弃耕农田上的植物进行调查,选用2m×2m的样方,每行的样方数和行间距、总列数及列间距合理且固定,调查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频度级别

物种数占比(%)

一年生草本

D级(76%~100%)

1.2

二年生草本

C级(51%~75%)

3.3

灌木

B级(26%~50%)

8.8

乔木

A级(1%~25%)

86.7

说明:频度=某种植物出现的样方数/全部样方数×100%
A.调查取样方法为等距取样法
B.该弃耕农田的演替为次生演替
C.乔木在该弃耕农田群落中处于优势地位
D.将来灌木、乔木的频度可能增大
2024-03-17更新 | 205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西樵高级中学2023-2024高三3月考生物试题
9 . 在互花米草入侵地栽种外来植物无瓣海桑,因无瓣海桑生长快,能迅速长成高大植株形成荫藏环境,使互花米草因缺乏光照而减少。与本地植物幼苗相比,无瓣海桑幼苗在荫蔽环境中成活率低,逐渐被本地植物替代,促进了本地植物群落的恢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互花米草相对集中的区域选取样方以估算其在入侵地的种群密度
B.由互花米草占优势转变为本地植物占优势的过程不属于群落演替
C.逐渐被本地植物替代的过程中,无瓣海桑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D.应用外来植物治理入侵植物的过程中,需警惕外来植物潜在的入侵性
10 . 2023年广东某省级自然保护区在调查工作中新增记录的野生植物共有15种,其中包括首次发现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短穗刺蕊草(不超过5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具有珍贵的基因资源
B.应采用样方法统计短穗刺蕊草种群数量
C.保护短穗刺蕊草只能采取迁移种植的办法
D.15 种野生植物的全部基因形成一个基因库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