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2 道试题
1 . 某生物科技小组对一地段中的蒲公英进行调查,得到下表所示数据:

样方

X1

X2

X3

X4

X5

X6

X7

X8

种群密度(株/m2

3

7

15

2

4

9

8

4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为6.5株/m2
B.用此方法求得的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应完全相同
C.再重新选一次样方,所得的结果与这次应相同
D.利用此方法可调查池塘中某种鱼的种群密度
2 . 不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有差别。为了调查群落中物种数的多少,通常采用最小面积的方法来统计。最小面积是指基本上能够表现出某群落中所有植物种类的最小样方面积。如图为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及落叶林中样方面积与物种数的关系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从图中可以看出,群落的物种丰富度越大,其最小面积越大
B.统计热带雨林土壤中小动物的物种丰富度可以用标记重捕法
C.样方面积太小,不能完全反映群落的物种数,所以样方面积越大越好
D.随着样方面积不断加大,样方内物种数越来越多
2022-01-03更新 | 2875次组卷 | 24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3 .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指导草原牧民更科学地放牧,对草原生物种群进行了各项调查,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为确定放牧量,该兴趣小组对该草原上的某种优质牧草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所用的调查方法为____________,为减小调查的误差,调查时应注意: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某一时刻有一田鼠种群迁入该草原,以优质牧草的根为食,该兴趣小组对这一田鼠种群进行了长期的追踪调查,并绘制了以下两图:

①图甲中虚线表示在_____________条件下田鼠种群的增长方式.如果迁入时田鼠的种群数量为a,而且每繁殖一代种群数量比原来增加m倍,则在此条件下繁殖n代以后,田鼠的种群数量为_________________
②图乙表示某时刻该田鼠种群的年龄组成,则图甲中_______________点不可能出现此种年龄组成
(3)影响种群密度的主要因素是种群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7-16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华侨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4 . 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丘陵地区4km2区域中刺猬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并标记50只刺猬,第二次捕获40只刺猬,其中有标记的5只,不正确的说法是(       
A.所用标记不能影响到刺猬的生命活动
B.迁入率和迁出率会影响该种群数量变化
C.标记符号过分醒目可能增大刺猬被天敌捕食的概率
D.该种群的密度大约是400只/km2
2022-03-14更新 | 256次组卷 | 2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平行班)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5 . 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于标志物脱落导致种群密度的调查结果比实际值高
B.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仅发生在生态系统中的不同的物种之间
C.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昆虫,降低其种群密度属于化学防治
D.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比草原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高
2021-06-28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6 . 下表是退耕还林后,某生态系统在20年内群落自然演替所经历的“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中优势植物物种的种群密度的变化情况(单位:株/平方米)。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比较项目

第1年

第5年

第10年

第15年

第20年

物种1

5

10

2

0

0

物种2

1

2

5

3

3

物种3

0

1

3

8

6


A.研究种群特征时,也需要研究其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若物种1和2为单子叶植物,调查其种群密度不能用样方法
C.第1~5年,物种1密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该种群能获得较多的光照
D.第10~15年,物种1逐渐消失不可能是因为其不适应弱光环境
2021-06-27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7 . 下列有关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五点取样和等距取样是样方法取样的常用方式
B.标志重捕调查法可以用来调查草地中跳蝻的种群密度
C.调查古树木、蝗虫的幼虫、某种蛇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样方法
D.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时,要选择植物生长茂盛处取样
2021-08-13更新 | 304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中生物试题
8 . 下列调查内容与调查方法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调查土壤中蚯蚓的种群密度--样方法
B.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显微计数法
C.调查湖泊中鲫鱼的种群密度--标志重捕法
D.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抽样检测法
2021-03-24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实验中学越秀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9 . 某小组为了研究某混交林的群落结构,选择了若干样地进行调查。其中A、B、C三种乔木种群的调查结果如表。

乔木种群

老年树

成年树

幼年树

密度/株• hmx-2

%

密度/株• hm-2

%

密度/株• hm-2

%

A

1267

1 00.00

0

0

0

0

B

50

31.06

55

34.16

56

34.78

C

50

4.95

80

7. 92

880

87.13


回答下列问题:
(1)据表可知:乔木种群_____属于增长型种群。种间关系的竞争是指____________
(2)该小组采用的种群密度调查方法是样方法,取样时为保证调查结论可靠,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要做到___________。若要调查群落中松鼠种群的密度,则应采用__________法,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3)运用生态护坡技术后,该群落演替类型为__________,与自然条件下群落演替相比,该群落的建立改变了演替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组成员发现群落中的植物和动物都具有垂直结构,引起植物分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引起动物分层的主要原因是食物和________________
2021-03-19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澄海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生物试题(选考)
10 . 下列实验中,有关操作时间的长短对实验现象或结果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中,第二次与第三次观察间隔时间的长短对实验现象的影响相同
B.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保温时间过长或过短对上清液检测结果相同
C.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解离时间的长短对实验现象的影响相同
D.在调查田鼠的种群密度时,两次捕获间隔时间的长短对调查结果的影响相同
2021-03-19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澄海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生物试题(选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