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3 道试题
1 . 云杉林是我国西南林区的主要地带性森林植被之一,研究人员调查发现某地云杉林采伐迹地上的群落演替过程为:采伐迹地→杂草群落→小叶树种阶段→云杉定居阶段→云杉林。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人员对小叶树种阶段A、B、C三种不同植物种群的年龄组成进行统计,结果分别为增长型、增长型和衰退型,依据该结果,不能判断出在小叶树种阶段物种丰富度的变化情况,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为了保护云杉林中濒临灭绝的黄雀,现将人工培育的黄雀种群放归原栖息地的时候,考虑到某些种间关系会对弱小种群的生存产生不利影响,通常要采用人工方法对黄雀种群的_________者和__________者的种群数量进行控制。在放归一段时间后,若要估计黄雀的密度,可以采用的调查方法是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
(3)该地区云杉采伐迹地上发生的演替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由此说明人类的活动可以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 。 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该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则发生代替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2021-07-11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十七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2 . 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方圆为2hm2的草场中灰苍鼠的数量时,放置了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50只,将捕获的灰苍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5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39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3只。则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数量最接近(       
A.39只B.50只C.92只D.150只
2021-07-11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生物试题
3 . 图1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图2表示该生态系统受到干扰后其功能的恢复过程,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正常范围: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围的大小;x表示恢复到原状态所需的时间。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该草原生态系统中有5条食物链
B.若鹰体重增加10kg,至少需要消耗250kg植物
C.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鼠的种群密度,在2 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60只,第二次捕获40只,其中有标记的20只,则该鼠的种群密度是50只/hm2
D.x越大,说明该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越弱
2021-02-26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阶段考试生物试题
4 . 关于种群密度和物种丰富度的调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子叶植物、蚜虫等生物的种群密度都不适合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B.调查小球藻种群数量增长情况应采用标志重捕法
C.“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常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采集、调查
D.利用昆虫的避光性等特性,可用黑光灯诱捕法调查农田某昆虫的种群密度
5 . 下列有关调查方法或调查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
B.从静止的上清液处取样估测培养液中草履虫种群数量,估测值偏大
C.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若被标记个体更易被捕食,则调查值偏小
D.被标记鲤鱼投放入池塘后立即重捕,会使调查结果的估测值偏大
2021-02-11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地市级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联合检测生物试题
6 . 生物学的学习离不开各类实验研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可用水绵和好氧细菌为材料研究光合作用的场所
B.探究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应选3个浓度进行预实验
C.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需要先分离出土壤微生物
D.用样方法调查单子叶植物种群密度,样方大小一般以1 m2的正方形为宜
2021-02-11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地市级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联合检测生物试题
7 . 某兴趣小组对某池塘及其周围荒地的种群和群落等相关信息进行了调查,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该兴趣小组调查的区域内不同地段生物的分布有一定的差异,这体现出群落空间结构中的____________;池塘内青鱼、草鱼、鲢鱼和鳙鱼在水体中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限制鱼类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
(2)池塘周围有两种生理特性十分相似的甲、乙两种植物,将两种植物按照不同比例混种,对收获的种子进行分析,计算出不同种植比率(甲/乙)下收获种子的比率(甲/乙),结果如表所示。若按照0.25的种植比率,来年将获得的种子再混种下去,这样连续种植10年,下列四个选项中最可能出现的结果是_________

种植比率

0.25

0.67

1.50

4.00

收获种子的比率

0.37

1.45

2.06

8.08


A. 甲将乙排挤掉       B.乙将甲排挤掉   C.两者优势大致相当  D.不能确定
(3)该兴趣小组对该池塘内的青鱼数量进行调查,他们在该池塘内随机设置了若干捕鱼篓。捕获结果统计如表所示:

总鱼数(条)

青鱼数(条)

第一次捕获

100

86(标记后放生)

第二次捕获

99

84(其中4条带标记)


①利用标志重捕法统计种群数量时,对标记物有何要求? __________(写出两种)。
②该池塘内青鱼大约有________条。
2021-01-20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8 . 下列有关实验或调查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标志重捕法的前提之一是标志个体与未标志个体在重捕时被捕的概率基本相等
B.调查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跳蝻的密度,可采用样方法
C.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时,取样的土层和时间不同,其物种数往往有所不同
D.在统计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时,在血细胞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盖上盖玻片,并用滤纸吸去边缘多余培养液
2021-01-20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9 . 某野外调查小组在我国东部地区对东部群落进行深入调查,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调查该森林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S0m2
B.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时,若被标记的动物中有少量个体死亡,则导致调查结果偏高
C.既要获得最大捕获量,又要使该动物资源的更新能力处于较高水平,应使该动物群体的数量保持在图2中C点所代表的水平上
D.图3中,15-20年间,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10 . 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大的是(  )
A.标志重捕法调查仓鼠种群密度时,部分被标记个体被捕食
B.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统计方格内细胞
C.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取样
D.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仅用肉眼对小动物进行计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