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3 道试题
1 . 苹果树间杂草是蚜虫天敌的良好栖息地,适当引入蚜虫天敌可实现“以草养虫”“以虫治虫”;秋冬季节,苹果树间杂草倒伏腐烂后成为有机肥,又实现了“以草肥田”。这一生态农业模式给当地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用标志重捕法来调查果树蚜虫的种群密度
B.果园生态系统中,果树、蚜虫和蚜虫的天敌共同构成了生物群落
C.“以虫治虫”属于生物防治,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D.“以草肥田”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2 . 拉关木是真红树植物的一种,广泛分布于南美、西非等地,1999年从墨西哥被引入海南东寨港,2007 年从海南东寨港引种至珠海淇澳岛红树林湿地自然保护区。2017年,研究人员对珠海淇澳岛拉关木人工林群落结构及幼苗扩散现象进行调研发现,拉关木林垂直分布明显, 林下植被主要为本土植物:老鼠簕;拉关木林内、林缘、沟渠、互花米草内均未发现拉关木幼苗。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红树林中植物的种群密度时,常用_____法。红树林群落的垂直结构既能提高群落利用_____等环境资源的能力,又为动物的分层提供了_____(答出两点条件)。
(2)研究人员在拉关木林内、林缘、沟渠、互花米草内均未发现拉关木幼苗,表明拉关木在淇澳岛构成生态入侵的可能性较_____(选填“低”或“高”)。
(3)红树植物细胞的渗透压明显高于陆生植物,这一特点的生物学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
3 . 某地区由于秋天过早降温,许多蝗虫在产卵前死亡。第二年,该地区蝗虫的种群密度明显下降。对蝗虫种群密度下降合理的解释是(       
A.出生率下降B.死亡率上升C.迁入率下降D.迁出率上升
2020-12-29更新 | 1583次组卷 | 24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某研究机构对某区域的一种田鼠进行了调查,所调查样方的总面积为2hm2(1hm2=10000m2),统计所捕捉的田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
项目捕获数/只标记数/只雌性个体数/只雄性个体数/只
初捕50502822
重捕50103218

以下是某同学对数据的分析结果,你认为正确的是(       
A.此调查方法可以用来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物种丰富度
B.若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被捕捉,则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值小
C.综合两次捕捉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约为7∶2
D.该地区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125只/hm2
5 . 2020年初在东非地区发生的蝗灾对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其中沙漠蝗虫因食量大、繁殖力强,危害极大。某科研小组对其种群数量变化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可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沙漠蝗虫卵的数量
B.对蝗灾区进行人工降雨可有效控制其数量
C.温室气体大量排放不利于沙漠蝗虫数量的增长
D.影响沙漠蝗虫数量变化的非生物因素是综合性的
6 . 某研究机构对我国北方草原一种主要害鼠——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调查样方总面积为.在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在一夜间对布氏田鼠进行初捕,将捕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3日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进行重捕,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项目捕获数/只标记数/只雌性个体数/只雄性个体数/只
初捕32321418
重捕3641818
A.此调查方法可以用来调查作物株上蚜虫的种群密度
B.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为
C.该草地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144只/
D.事实上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上述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低
7 .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20年2月17日,西非、东非和南亚 20多个国家受到蝗灾影响,这轮蝗灾的主角沙漠蝗虫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具破坏性的迁徙性害虫。它们只有大约3个月的生命周期,在迁徙的过程中不断进食、产卵、死亡。当前的蝗灾始于红海附近,初期在东非的肯尼亚、索马里、埃塞俄比亚等国扩散,4 月“蛭灾”已经肆虐到了巴基斯坦。
材料二∶2020 年4月,世界粮食计划署发布消息称,由于受非洲螺灾和疫情影响, 2020 年世界范围内将有 2.65 亿人面临粮食短缺的困境。
(1)控制蝗虫的种群密度是避免蝗灾的重要手段,消灭蝗虫的最佳时机是杀灭__(填“虫卵”、“若虫”或“成虫”),调查蝗虫若虫“跳蝻”的密度常用___法,其原因是___
(2)此次粮食危机对我国影响不大,我国的粮食产量逐年创新高,现有库存够全国人民吃一年。为保证优质的储粮供应,粮仓中需要严格控制环境条件,如低温、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3)《科学》2004年的一篇论文指出∶“蝗虫从独居到群居的转变,始于它们相互吸引而聚集在一起,发现并嗅到对方发出的气味,或者用后肢彼此触碰,”这说明了___信息在促进种群繁衍中的重要作用。蝗虫可入药,加工后可食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价值。
(4)研究者对草原上蝗虫密度对牧草产量(牧草产量=牧草补偿量一蝗虫取食量)的影响进行调查实验发现,当雏螅密度小于5 只/m2时,牧草产量仍能增加,原因是____
(5)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消灭蝗虫,保证农业和畜牧业良性发展的目的是___
8 . 某小组为了研究某混交林的群落结构,选择了若干样地进行调查。其中A、B、C三种乔木的调查结果如表。

乔木树种

老年树

成年树

幼年树

密度/株hmx-2

%

密度/株. hm-2 .

%

密度/株-hm~2

%

A

1267

1 00.00

0

0

0

0

B

50

31.06

55

34.16.

56

34.78.

C

50

4. 95

80

7. 92

880

87.13


回答下列问题:
(1)据表可知:____________种群属于增长型种群。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小组采用的种群密度调查方法是样方法,取样时要做到随机取样,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调查群落中松鼠种群的密度,则应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法,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运用生态护坡技术后,该群落演替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演替,与自然条件下群落演替相比,该群落的建立改变了演替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组成员发现群落中的植物和动物都具有垂直结构,引起植物垂直分布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起动物垂直分布的原因是栖息空间和________________
9 . 广东省湛江市的三岭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被誉为湛江市的肺美丽的后花园。这里环山依水,峡谷形态各异,林木茂盛,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在这里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请依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三岭山国家森林公园内的乔木、灌木、苔藓、虎纹蛙、蜥蜴、苍鹰、岩鹭等全部生物共同构,成了__________, 森林中乔木、灌木、草本植物、苔藓等的分布,形成了______结构。
随着峡谷的走势,环山傍水的地形变化,该公园还具有了________结构。森林中的乔.木因体型大、数量多.生命力强而成为该地的______________
(2)三岭山国家森林公园的部分地区人工林纯度较高,容易出现虫灾。从图乙所示的林业部门对该地某次害虫生物防治过程的种群数量调查结果看,新的环境容纳量明显_____于原来的环境容纳量,该防治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导致害虫种群数量下降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某生物小组同学要调查该地物种数量,依据图甲选取样方的最佳面积应该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 生态学研究离不开野外调查与实验,下列研究与实验最可能导致结果偏小的是(       
A.从未摇匀的试管中吸出少量酵母菌培养液对酵母菌进行计数
B.标志重捕法调查野兔种群密度时部分标记个体的标志物脱落
C.样方法调查某地蒲公英种群密度时舍弃个体数量较少的样方
D.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没有打开电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