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8 道试题
1 . 单向性集团捕食作用是指不同天敌共享同一猎物,其中一种天敌捕食共同猎物的同时还捕食另一种天敌,被称为集团内捕食者,另一种天敌被称为集团内猎物。某生态系统中瓢虫与寄生蜂、蚜虫三者之间存在单向性集团内捕食作用,其中寄生蜂既是猎物又是捕食者。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瓢虫属于集团内捕食者、寄生蜂属于集团内猎物
B.瓢虫在该生态系统中占据第二、第三营养级
C.若移走寄生蜂,瓢虫获得的能量可能会增加
D.可采用样方法调查单向性集团内蚜虫的种群密度
2 . 研究者跟踪调查某地草原布氏田鼠的种群数量,计算当年种群数量与上一年种群数量之比,记为λ,结果如下表。根据表中结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年份

1999

2001

2003

2005

2007

2009

2011

2013

2015

2017

2019

λ

1.00

1.00

1.00

0.75

0.60

1.00

1.25

1.75

2.00

2.00

2.00

A.2009年的布氏田鼠种群数量与2003年的相同
B.2009~2019年,布氏田鼠的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
C.根据标记重捕法调查获得的布氏田鼠种群数量可估算其种群密度
D.根据λ值,可以预测布氏田鼠种群数量的未来变化趋势
2022-09-10更新 | 328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2022-2023学年高三9月月考生物试题
3 . 某弃耕地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单位是J/(hm2·a)。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植物田鼠
固定的太阳能摄入量同化量呼吸量摄入量同化量呼吸量
2.45×10111.05×1097.50×1087.15×1082.44×1072.25×1072.18×107
A.标记(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若标记鼠更易被鼬捕食,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偏小
B.能量从田鼠传递到鼬的效率是0.3%
C.该耕地的碳(C)循环在植物、田鼠、鼬与无机环境之间完成
D.若某营养级生物数量增加时,一定能增大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4 . 高原鼠兔是广泛分布于青藏高原上的种小型啮齿动物,其挖洞造丘、啃食牧草可能引起草地退化。科研人员拟通过植被调控来进行生态防控。
(1)按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划分,高原鼠兔属于______________
(2)披碱草是退化草地改良中常用的草种。科研人员在高原鼠兔分布密集草地建立围栏样地,设置鼠害草地、补播草地(即鼠害草地部分区域替换成披碱草)和人工披碱草草地三种样地研究草地植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对高原鼠兔种群密度的影响。
①通过测定有效洞口数来表示鼠兔的种群密度。下图结果表明,种植披碱草能_________高原鼠兔的种群密度。

②高原鼠兔的食物组成为紫花针茅等植物。据此推测,补播草地和披碱草草地中高原鼠兔种群密度变化的原因是披碱草与原有植物形成__________关系,导致高原鼠兔可利用的食物资源减少。
(3)鼠害天然草地变为补播或人工草地后,原来低矮的草种被高大的披碱草所取代,群落的_______结构发生了改变。继续研究披碱草高度与鼠兔种群密度的关系,下图结果表明,随着披碱草高度增加,属兔种群密度______。由此推测,高原鼠兔喜欢生活在__________(填“视野开阔”或“有高大遮蔽物”)环境中。

(4)上述研究表明,披碱草群落对高原鼠兔具有一定的生态防控效果。大量种植披碱草也可能会使草原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下降,致使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降低。
5 . 某生物兴趣小组,在评估一块面积为20m×30m菠菜地受蜗牛危害的程度时,对该地蜗牛的种群密度和数量进行调查与测定。下列做法或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A.取样方法最好是样方法中的等距取样法
B.布设的样方数量越多,测得蜗牛的种群密度数值与实际偏差越小,因此,可适当增加样方数量
C.选取的5个样方(样方面积为1m2)中捕捉到蜗牛数量分别是18只、20只、19只、21只和17只,则该菠菜地中蜗牛数量大约为1.14 × 104
D.如个别样方里没有捕捉到蜗牛,则在计算时应舍弃该样方
2022-06-29更新 | 307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题
6 . 在对某农田中的田鼠的种群密度调查时,第一次捕获并作标记40只,第二次捕获田鼠33只,其中有标记田鼠15只。则该种群田鼠数量为(       
A.88只B.86只C.90只D.92只
7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20年的联合国大会上我国宣布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CO2排放量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CO2排放量与减少量相等),以此为建设生态文明作出贡献。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碳元素流动模型,图中数字表示生理过程或化学反应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的基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A”、“B”、“C”或“D”),用图中的数字可将碳中和量的关系构建成数学模型,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物圈在物质上可以自给自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功能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物质循环                           B.群落演替                           C.能量流动                           D.信息传递
(3)蝗虫喜欢温暖干燥的环境,我国古代有“旱极而蝗”的记载。全球变暖,尤其冬季温度上升,有利于蝗虫越冬卵的存活。蝗虫呈两种生活状态,数量多时是群居型,体色较深,背部黑色;数量少时是散居型,体呈绿色。进入干旱季节,科研人员常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调查蝗虫幼虫的密度来预测蝗灾。蝗灾主要是由群居型蝗虫引起的,严重干旱时,群居型蝗虫不易被天敌捕食,而散居型蝗虫易被大山雀等鸟类捕食。从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角度分析,散居型蝗虫易被捕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4-20更新 | 30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辽宁省辽阳市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8 . 研究者跟踪调查某地草原布氏田鼠的种群数量,计算当年种群数量与上一年种群数量之比,记为λ,结果如下表。根据表中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年份

1999

2001

2003

2005

2007

2009

2011

2013

2015

2017

2019

λ

1.00

1.00

1.00

0.75

0.60

1.00

1.25

1.75

2.00

2.00

2.00

A.2009年的布氏田鼠种群数量与2003年的相同
B.根据标志重捕法调查获得的布氏田鼠种群数量可估算其种群密度
C.2009~2019年,布氏田鼠的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
D.根据λ值,可以预测布氏田鼠种群数量的未来变化趋势
2022-09-10更新 | 540次组卷 | 7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某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9 . 汉密尔顿法则认为:在生态系统的动物彼此合作倾向和利他行为中,亲缘关系越近的动物,表现越强烈;反之,表现越弱。这一建立在以“亲缘选择”理论为基础的种间关系会对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产生影响。在生态系统中,林鸽种群密度小时,鹰攻击的成功率大;林鸽种群密度大时,鹰攻击的成功率小。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决定林鸽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是__________,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林鸽种群密度时,被标记个体中有部分个体的标记物脱落,会导致估算值比真实值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林鸽种群密度大时,鹰攻击的成功率小,从汉密尔顿法则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
(3)栖息地破碎化是指在自然干扰或人为活动的影响下,大面积连续分布的栖息地被分隔成小面积不连续的栖息地斑块的过程。有些捕食者总是沿着被捕食者栖息地的边界觅食,并可深入到某一固定深度(如图所示)。结合以上信息分析,栖息地破碎后,林鸽种群受到天敌捕食的压力会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原因是___________。栖息地破碎化还导致林鸽形成不同种群,产生__________隔离,从而影响基因交流,导致_____________(填“遗传”或“物种”)多样性下降。
2022-04-22更新 | 30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辽宁省锦州市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10 . 家鼠已是人类生活中最亲密、最难控制的动物。通过下面3段资料分析。
I.东北小兴安岭曾因冬春季老鼠啃食树皮导致林木死亡率很高,护林人尝试多种手段都难以有效控制鼠害。
(1)在鼠害严重的森林的边缘地带设多点捕鼠进行鼠种群密度调查,第一次捕获250只,标记后原地放回。一个月后再次在上述地区设捕,捕获200只,其中有标记的40只。上述区域鼠的种群密度是______只/区域面积。分析几十年的数据,发现鼠的数量有增无减。这段时间鼠符合S型增长而不是J型增长,其原因是______
Ⅱ.科研人员从古医书中找到用棉籽等植物材料制成鼠药的记载,并研制鼠药。实验雌雄鼠每天口服药后并没有明显变化,解剖实验鼠发现,1个月后的睾丸和卵巢内部组织出现破坏,3个月时破坏严重,而鼠的其他组织未见异常。此外,棉籽对睾丸的破坏有效,对卵巢无效。另外的某种植物成分对卵巢的破坏有效,对睾丸无效。他们又对鼠害区常见的其他动物进行该药物实验,并没有出现不良影响。于是他们将鼠药掺入鼠喜欢的食物中,调鼠喜欢的味道,制成新型灭鼠药投放到林区,终使鼠害得到了有效控制。
(2)这种防治鼠害的方法属于______治防,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的______价值。鼠种群密度的降低是由种群特征中某个决定因素变化所致,该因素及变化是______
III..蛇是鼠的天敌,在生态系统中蛇对鼠的数量控制作用是极其明显的。可是在大连蛇岛调查发现,几种毒蛇的数量始终稳定在18000条左右,鼠的数量多且稳定。进一步研究发现,蛇岛上“鼠吃蛇”也是蛇、鼠数量保持稳定的原因之一,冬眠的蛇成了鼠的食物。由于海岛上低温时间较多,加上海岛特殊的空间资源条件,就形成了“半年蛇吃鼠,半年鼠吃蛇”的奇观。
(3)绘制蛇岛上蛇和鼠的种间关系曲线(时间跨度在2年以上,在曲线上标明蛇和鼠)____________
2022-03-12更新 | 269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六校2021-2022学年高三3月月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