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8 道试题
1 . 棉花是我国的重要经济作物,研究人员对以“作物-害虫-天敌”相互作用为中心的棉田(全年均不施农药)进行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调查与分析,结果如下表,单位是l03kJ/(m2•a)。
棉株和杂草棉田害虫捕食性天敌
棉蚜其他害虫(共22种)瓢虫等
固定的太阳能摄入量同化量呼吸量摄入量同化量呼吸量摄入量同化量呼吸量
36. 621. 380. 770. 301. 640. 900. 620. 160. 120. 08

分析结果,并回答:
(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kJ/(m2•a)。
(2)棉蚜靠吸取棉株的汁液生长,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棉蚜是棉田的主要害虫之一,依据是_____
(3)调查期间,研究人员每5天一次,采用_____法调查棉田中蚜虫的种群数量,下图为研究人员对蚜虫种群数量变化的调查结果。请在图中画出以棉蚜为食的瓢虫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
_____
(4)调查表明,棉田中捕食性天敌对害虫抑制作用大。利用捕食性天敌(瓢虫等)防治害虫,与施用农药防治害虫相比,这种生物防治的意义是_____。(答2点即可)
2022-05-25更新 | 52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辽宁省大连市二十四中高三模拟考试(最后一模)生物试题
2 . 种群是在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个体的集合,它具有相关的特征:
(1)请完成下面概念图。

(2)调查牧场植物种群密度时常用的方法是______,调查山羊种群密度时常用的方法是______
(3)某中学生物科技小组对某一地段牧场中的蒲公英进行调查,得到下列一组数据:

样方

X1

X2

X3

X4

X5

X6

X7

X8

种族密度/(株/m²)

3

7

15

2

4

9

8

4


根据该科技小组的调查,该牧场中的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为______
(4)种群除了具有上述特征外,在位置和布局上还具有______特征。
(5)下图为三个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图,在下列三个种群中种群密度将减小的是______。
A.B.C.
2022-10-29更新 | 519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某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3 . I.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方圆为2hm2的草场中灰苍鼠的数量时,第一次捕获了50只灰苍鼠,将捕获的灰苍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5天后,在同一地点第二次捕获了52只灰苍鼠,其中有标记的个体13只。
(1)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密度为______只/hm2。由于灰苍鼠被捕一次后更难捕捉,因此推测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密度可能会偏________
II.某研究所对一个河流生态系统进行了几年的跟踪调查。图1表示某种鱼迁入此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2)图A、B能反映鱼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
(3)在t1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________型。
(4)若在t2时种群数量为K,为了保护这种鱼类资源不被破坏,以便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应使这种鱼的种群数量保持在________水平,因为此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I.福寿螺原产于亚马孙河流域,我国引入后进行人工养殖。后来,由于福寿螺在野外迅速蔓延,种群密度逐渐增大,一些地方的秧苗遭到啃食,农作物减产。福寿螺已被列入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
(5)在亚马孙河流域,由于鸟类、鳖等与福寿螺之间形成了________关系,由此可以看出,人类的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__________________进行。
IV.现有计数室由25×16=400个小室组成,容纳液体的总体积为0.1 mm3的血细胞计数板。将1 mL酵母菌样品加99 mL无菌水稀释,用无菌吸管吸取少许滴在盖玻片边缘,使其自行渗入计数室,并用滤纸吸去多余菌液。

(6)观察到图中所示a、b、c、d、e 5个中方格内共有酵母菌44个,则上述1 mL酵母菌样品中约有菌体____________个。
4 . 生态农业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来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下图为某“生态农业”的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池塘生态系统中,常用____________法调查鱼的种群密度。为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鱼的种群数量最好控制在K/2左右,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池塘养鱼时,通常采用多鱼种混合放养模式,这主要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____(填“水平” 或“垂直”)结构在实践中的应用,这种养殖模式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农田生产的关键之一是防治害虫,其中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农田害虫属于______防治。农田生态系统稳定性较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沼气发酵池→农田”的过程中发生着_________(填“仅物质”“仅能量”或“物质和能量”)的传递。从生态系统功能的角度分析,建立沼气池的意义是___________
(5)该生态农业建设既能改善生态环境,又能提高社会效益,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原理。
5 . 同域共存是指一些生物生存在同一个区域,由于竞争关系而导致对环境的需求发生错位的现象。在我国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多个点位均拍摄到云豹、金猫、豺等顶级食肉动物同域共存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域共存食肉动物的种群密度主要受非密度制约因素影响
B.对云豹、金猫、豺等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最好采用标记重捕法
C.雅鲁藏布大峡谷充足的食物是保证顶级食肉动物同域共存的前提
D.鬣羚为了躲避天敌云豹而选择与其不同地域活动的现象,属于同域共存
6 . 图1为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图。在调查某林场松鼠的种群数量时,计算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λ),并得到如图2所示的曲线。请回答:

(1)图1中c表示________,a表示________,b表示________。图1中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填“a”、“b”或“c”)。
(2)分析图2,前4年该林场松鼠种群数量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基本不变”)。第________年松鼠的种群密度最低。第16~20年松鼠种群数量最可能呈________型曲线增长。
(3)调查植物种群密度的常用的方法是之一是样方法,取样的关键是做到________;计数时,应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________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算值。
(4)在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某动物种群密度时,若经捕获后的动物更难被捕获,则调查的结果要比实际数________(填“大”或“小”)。
7 . 库布齐沙漠是我国第七大沙漠,这里曾经黄沙肆虐,被称为“死亡之海”。通过大规模荒漠化防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库布齐沙漠植被覆盖率大幅提升,生物种类增加到530余种,天鹅、野兔、胡杨等绝迹多年的野生动植物再次出现。库布齐沙漠已经变成了一枚“绿宝石”,成为世界上唯一被整体治理的沙漠,库布齐沙漠的治理经验也被联合国当作治沙样本向全球推广。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柠条对环境条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是中西部地区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优良树种,调查柠条种群密度方法是______________,用这种方法调查时,要随机选取若干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该值作为种群密度估算值。
(2)经过治理,库布齐沙漠变成了“绿宝石”,此过程发生了群落的___________演替(填“群落演替”的类型),这说明人类活动能改变群落演替的_________________
(3)在生物群落中,每一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这有利于不同生物________,要研究库布齐沙漠天鹅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栖息地②食物③天敌④与其他物种的关系⑤高度⑥性别比例
(4)荒漠化防治时,根据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______原理,要遵从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还要鼓励农牧民转变产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沙漠旅游服务业,增加收入。
(5)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请从生物多样性价值的角度分析这句话蕴含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4-16更新 | 4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辽宁省丹东市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2022·全国·模拟预测
8 . 如图是加利福尼亚北美夏旱硬叶常绿灌丛的两个黑尾鹿种群的存活曲线(以存活数量的对数值为纵坐标,以年龄为横坐标作图,把种群的死亡—存活情况绘成的一条曲线)。高密度种群(每2.6km2约64头鹿)处于受管理的地区,在那里通过火烧来维持开阔的灌木和草本植被,以提供大量新生的嫩枝嫩叶。低密度种群(每2.6km2约27头鹿)处于未受管理的地区,老的灌木已有十年未火烧。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调查黑尾鹿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标志重捕法
B.密度较低的区域,黑尾鹿寿命长的概率更高
C.存活曲线由种群个体本身寿命决定,与种群密度无关
D.高密度区域可能狩猎强度较大、种内斗争较激烈
2022-05-18更新 | 36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高考生物核心猜题卷 (新高考辽宁地区专用)
9 . 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密度就是指一定面积内的种群数量
B.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时必须用标记重捕法
C.种群数量的“S”形增长是受资源和空间因素等限制而呈现的结果
D.培养瓶中的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种群密度对该种群数量增长的制约效果先增大后减小
10 . 我国已经启动了亚洲象生态保护项目。研究显示,亚洲象目前在西双版纳地区仅存300余头,分布于5个互不连通的地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调查亚洲象的种群数量可采用红外触发相机自动拍照或摄像的方法
B.人类开垦农田、修建公路等活动可能导致亚洲象栖息地“碎片化”
C.对亚洲象受损栖息地开展修复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物种多样性
D.可通过研究其活动轨迹构建生态廊道来促进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