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现有一未受人类干扰,相对封闭的自然湖泊,某研究小组考察了该湖泊中处于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结构,结果如下表。研究表明: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年龄0+1+2+3+4+5+6+7+8+9+10+11+≥12
个体数92187121706962637264554239264
(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此类推。)
A.调查这一湖泊中该鱼的种群密度,常用标志重捕法,该方法常常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的种群密度
B.根据表中数据可推测该鱼种群数量在将来的一段时间内一定会保持稳定
C.该鱼种群数量变化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与迁入率和迁出率无关
D.该鱼种群同化的能量去向包括呼吸作用消耗、被分解者分解和流向下一营养级
2 . 下图中图1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物种数与样方面积的关系,图2表示甲、乙两种群先后迁入该生态系统后的种群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1)生态系统中____________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统计植物种类一般采用样方法,结果如图甲,则调查该生态系统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____________。研究该生态系统中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对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生物常用的统计方法是____________
(2)图2中,在t2时刻甲的出生率____________(填“等于0”或“不等于0”)。在t3时刻乙种群迁入,导致甲数量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若乙种群突然灭绝,则甲种群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
(4)假设乙种群为蝗虫,则下列属于沙漠蝗虫种群特征的有               (填序号)
①空间分布②迁入率③互利共生④物种丰富度⑤种群密度⑥消费者
A.②③B.②④C.①②⑤D.③④
3 . 下列调查活动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A.用标记重捕法调查鲤鱼种群密度时标志物易脱落
B.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统计方格内的菌体
C.用样方法调查蚜虫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稀疏的区域取样
D.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直接吸取上层菌液
4 . 在华北地区植树造林的实践中,人们发现,在人工林群落中,容易发生鼠害。随着人工林的成长,山鼠剥食落叶松、樟子松的树皮,啃食幼苗,危害林木的生长和存活,而山鼠的种群数量会大增。研究人员对于鼠害较为严重的人工林局部区域(苗圃)进行药物灭鼠,发现防治后过一段时期,鼠害还会反复。然而,在气候条件相似或优势树种相同的天然林中,鼠害的威胁却小得多。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资源有限的人工林中,山鼠种群的增长曲线呈___________形。在苗圃进行了药物灭鼠后,如果出现种群数量下降,除了考虑山鼠的死亡率升高这一因素外,还应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调查这一人工林中山鼠的种群密度可用标记重捕法,该方法常用于调查______的动物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山鼠并标记65只,第二次捕获60只,其中有标记的4只。若已知第一次标记后有一定数量的山鼠进出该区域,但总数保持稳定,离开该区域的山鼠中有5只带有标记,则该区域的山鼠数量约为______只。
(3)通常,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与在种群水平上研究的问题不同。从群落的视角出发,人工林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除了研究其范围和边界、种间关系,还应包括___________(写出两点即可)。调查天然林中植物物种丰富度的方法是___________
(4)若通过经常投放鼠药的方式来防治人工林的鼠害,最终_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改变鼠种群的K值,因此药物灭鼠对鼠害的控制很难持久有效。为取得更好的治理效果,可以采取___________的方法控制鼠害。在优势树种相同的天然林中,鼠害的威胁小得多的原因是天然林中组分更多,食物网更复杂,因而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1-27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5 .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有关教材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封上生态缸盖,将其放置于室内通风、遮阴无光的地方
B.用浸泡法处理插条后,在有光和空气较干燥的环境中扦插更利于其生根
C.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制装片时应先盖盖玻片,再滴培养液
D.土壤小动物活动能力均较弱、身体微小,可用样方法调查其丰富度
2022-01-27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6 . 小陈同学对内蒙古某草原植物进行调查,表是不同调查面积的物种数量统计结果:

调查面积

(cm×cm)

10×10

20×20

40×40

80×80

90×90

100×100

110×110

120×120

130×130

3

5

6

9

11

13

13

13

13


调查该草原植物物种多样性时,设计了如下部分步骤:
①选取40cm×40cm为最佳样方面积
②在较密集的地方取5个样方
③数每个样方内该植物的个体数,若计数结果由多到少依次为N1、N2、N3、N4、N5,则将N3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以上步骤中错误的是(  )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7 . 黑光灯发出的365nm左右的紫外光波是人类不敏感的光。大多数趋光性昆虫的视网膜上存在一种色素,对这一波段的光很敏感。色素吸收光之后刺激视觉神经,最终引发昆虫趋向光源飞行。一盏20W的黑光灯可管理50亩农作物,一夜的诱杀虫总重数高达4-5kg。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调查农田中某种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
B.昆虫的趋光性导致了昆虫被诱杀,说明了趋光性是一种不利的变异
C.用黑光灯诱杀昆虫改变了种群的性别比例,从而降低了害虫种群密度
D.用黑光灯诱杀昆虫使用方便、效率高、无污染,利用了生态系统的化学信息特点
8 .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中,λ代表增长率
B.雪松种子常落的母株附近形成集群,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
C.标记物脱落会导致标志重捕法的调查结果比实际值偏大
D.某种群年初个体数100,一年内新生个体20个,死亡个体10个,则年出生率为10%
9 . 某科研小组调查了高原鼠兔有效洞穴密度对某群落中主要植物种群密度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可以采用样方法调查高原鼠兔有效洞穴密度
B.调查结果表明高山嵩草种群属于衰退型
C.随着有效洞穴密度增加小花草玉梅种群密度有增大趋势
D.高原鼠兔种群数量迅速增长可能会降低高山嵩草的种群密度
10 . 下列有关生物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有(       
A.调查酵母菌种群数量,可以用抽样检测法
B.在电子显微镜下拍摄到的叶绿体的结构照片属于物理模型
C.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用浸泡法处理时要求时间较长、溶液浓度较低;沾蘸法则正好相反
D.调查植物上的蚜虫密度,跳蝻的密度可以采用样方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