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7 道试题
1 . 2020年12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尼泊尔总统班达里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最新高程为8848.86米。据科学家对珠峰地区的考察研究,发现珠峰地区的生态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变,植被增加趋势越来越明显。下图表示珠峰不同海拔高度地段的植被分布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要调查珠峰北坡生长的一种珍贵的草本药材的种群数量,可采用的方法是样方法
B.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珠峰南坡植被类群逐渐发生变化,影响这种变化的因素有温度、地形、土壤湿度等
C.珠峰南坡从常绿阔叶林到高山灌木林反映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D.珠峰海拔6000m~7000m地段出现了绿色植物的原因可能是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雪融化,为绿色植物生长提供了适宜的条件
2024-01-16更新 | 68次组卷 | 2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十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生物试题
2 . 小勾儿茶是我国特有的珍稀物种,自从1907年在湖北兴山被发现后,消失了近百年,直到本世纪初才又被陆续发现,因而被列入国家级重点保护。小勾儿茶为落叶灌木,高3-6米,喜温暖、湿润的生境。下列有关小勾儿茶的说法,错误的是(       
A.调查小勾儿茶的种群密度时,样方面积可适当加大
B.气候变湿润后有利于小勾儿茶种群数量的增加
C.气温、干旱、火灾等是影响小勾儿茶种群数量的密度制约因素
D.选择性采伐与小勾儿茶生态位重叠度高的部分植物,有利于小勾儿茶种群的增长
3 . 空心莲子草是我国外来入侵物种,其根、茎可形成不定根进行无性繁殖。近年通过引进专食性天敌甲对其进行防控,甲的发育过程包括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科研人员研究了甲的三种捕食者对其卵、1龄幼虫、2龄幼虫在不同密度条件下单个个体被捕食的概率,结果如下图。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学习使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不宜选择空心莲子草作为调查对象
B.空心莲子草入药,有清热利水、凉血解毒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据图分析可知,三种捕食者对卵捕食概率低、捕食差异小
D.据图分析可知,在1龄幼虫、2龄幼虫期应分别加强对龟纹瓢虫、拟水狼蛛种群数量的监控
4 . 生态学家研究了某地云杉林中不同林莺的生态需求。林莺主要觅食树皮和树叶上的昆虫,不同林莺的觅食部位如下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林莺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三级消费者
B.不同种类的林莺直接体现了基因的多样性
C.栗颊林莺与黄腰白喉林莺之间的种间竞争强度较弱
D.不同种类的林莺生态位不同,标记重捕法是研究其生态位的首选方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库布其沙漠原本是一片草原。由于人类过度放牧和滥砍滥伐,加上自然因素,库布其逐渐演变为一片荒凉的沙漠。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人们对库布其沙漠进行了生态修复,种植了大量沙漠植物,如枸杞、羊草、胡杨树、沙柳和榆树等。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如今库布其沙漠已从不毛之地变成了生态繁荣的绿洲。回答下列问题:
(1)治理后的库布其沙漠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当地胡杨树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取样时除注意随机取样外,还应考虑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库布其沙漠进行生态修复时,选择了耐寒耐旱的枸杞、羊草、胡杨树、沙柳等,这遵循了生态工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理,在胡杨林下种植羊草,除了提高生物多样性外,还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两点即可)。
(3)在对库布其沙漠进行生态修复过程中,最初种植的人工林需不断地人工维持和管理,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方面解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甲、乙、丙是A、B两个物种对空间资源利用的三种类型,科研人员随机调查了库布其地区两物种对空间资源利用情况,结果发现乙类型最常见,从生态位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 图1表示两种类型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图2是某生态学家对某湖泊中鲫鱼和鲤鱼种群的数量进行了多年的监测结果(λ表示当年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请据图回答问题:

      

(1)一个生物小组对一支试管中酵母菌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统计后绘制成的曲线如图1中的甲曲线所示。将酵母菌数量的变化绘制成这种曲线,这种研究方法属于构建___________模型。在a点之后引起酵母菌数量下降的主要因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说出两种原因)。
(2)图2中鲫鱼种群在t3后种群数量变化类似于图1中_________曲线的增长类型,鲤鱼种群在t3时的数量___________(填“>”“<”或“=”)t2时的数量。根据图中信息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两种种群的K值。
(3)“植物A→动物B→动物C”是该湖泊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调查动物B种群密度:在1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72只,标记并放归;几天后第二次捕获了60只,其中有9只带有标记,则该种群密度是_______________只/hm2。若被标记的动物更容易被天敌捕食,则动物B种群密度估算值比种群密度实际值__________________
7 . 在某一片小麦田中,长着许多杂草,还有食草昆虫、青蛙、鼠、蛇等动物活动。某研究小组对该农田生态系统进行研究,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
(1)研究小组要估算该农田中荠菜的种群密度,应采用___________法。在取样时,关键要做到_________
(2)消灭某种虫害时,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_____________,就会使很多雌性个体不能完成交配,结果直接影响害虫的____________,从而使该种害虫的种群密度降低。
(3)调查统计发现田鼠繁殖能力很强,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47%。根据调查统计的数据,构建的田鼠种群增长模型为Nt=N0•λt,由此可知田鼠在最初的一个月中的数量变化属于______型增长。
(4)如图1时种群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增长曲线,图2表示某种草原布氏田鼠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比值(R)的变化曲线(R=出生率/死亡率)。据图回答问题:

   

图1中种群数量以A曲线增长时,种群增长率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少”)。图2中,当R值为b点对应的数值时,布氏田鼠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为___________
8 . 有一种昆虫叫“十七年蝉”,它的幼虫需要在地下生活 17年,在17年后的夏季爬出地面转化为成虫,成虫仅能存活约1个月。图1是出现在某地的一个“十七年蝉”种群的密度变化和被鸟类捕食率的变化,图 2表示该树林中某种鸟类种群数量是上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地的“十七年蝉”构成了一个种群,调查该地“十七年蝉”的种群密度应采用标记重捕法
B.图1所示的“十七年蝉”种群的现存量与被捕食率的关系呈负相关
C.图2内a~e 五个点中,a点的种群年龄结构是增长型,前8年种群数量最大的点是b点
D.调查某种鸟类的种群密度时,若标记物脱落,则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偏高
9 . 蝗虫,俗称“蚂蚱”,主要危害禾本科植物,繁殖能力强,卵产在土中不易灭杀。幼虫(跳蝻)个体较小,成虫个体较大,翅发达,可进行远距离迁移。下图为某地爆发蝗灾后调查到的幼虫和成虫数量变化曲线,期间分别采取了农药喷洒和生物防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取样器取样法是用于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的方法,标记重捕法调查跳蝻的数量
B.t2~t3时段蝗虫成虫可能发生了大量迁出,t4时刻进行了农药喷洒
C.两种防治方法均能使当地蝗虫的环境容纳量保持在较低水平
D.导致t4~t5和t7~t8蝗虫数量下降的原因均为密度制约性因素
10 . 任何个体都不可能以单一个体生存和繁衍。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形成的集合就是种群。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等距取样法适合调查灌木类行道树上蜘蛛的种群密度
B.“全面放开三胎”政策的实施有利于调整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
C.食物、天敌是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密度制约因素
D.种群“J”形增长的数学模型公式为 Nt=N0λt,只有当λ大于1且不变时种群才能呈“J”形增长
2023-08-04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重点高中教科研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