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1 . 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减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
B.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
C.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
D.采用五点取样法,适当缩小样方的面积
2023-06-08更新 | 492次组卷 | 107卷引用:湖北省宜都市二中2021-2022学年高二3月月考生物试题
2 . 在退化荒丘上建成的塞罕坝林场是我国荒漠化治理的典范。为更好的管理、利用林木资源,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砍伐强度对塞罕坝林场落叶松人工林的林木生物量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砍伐强度/%

生物量/thm-2

龄组/年

24.0

25.9

38.6

10

13.24

14.73

15.64

20

72.54

75.09

81.08

30

161.87

166.10

171.12

A.适当砍伐主要改变了落叶松群落的水平结构,减少了竞争
B.各龄组的林木生物量随砍伐强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C.调查不同龄组各砍伐强度下的生物量应采用样方法
D.适度砍伐可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3 . 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实验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一定偏大的是(       
A.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时,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计数前没有振荡试管
B.标志重捕法调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部分鲤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
C.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没有打开电灯
D.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数量时,未统计在样方线上的个体
4 . 某科研小组在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查松鼠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期间,为了比较诱饵防护和隔离带对捕获效果的影响,在调查面积为2公顷的区域同时开展了四种不同捕捉实验。部分数据如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分组

改进方式

初捕标记数

平均再捕个体数

平均再捕个体中标记数

成功率

1

诱饵防护+隔离带

60

40

24

0.73

2

诱饵防护

60

27

18

0.42

3

隔离带

60

24

12

0.28

4

无改进

60

18

12

0.07

A.标记符号过于醒目可能增大松鼠被天敌捕食的概率
B.诱饵防护与隔离带同时使用时对松鼠的捕获效果最好
C.小组成员初步估算调查地区松鼠的种群密度为60只/公顷
D.松鼠在被捕过一次后更难捕捉,会导致估算的种群密度比实际值偏低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调查到的种群密度都是估计值
B.性别比例是所有种群都具有的特征
C.依据某生物的种群密度即可得出该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D.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人口的数量变化直接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
6 . 群居蝗虫会释放出高浓度的挥发性有机物苯乙腈,而散居蝗虫几乎不合成苯乙腈。研究人员推测苯乙腈是一种化学警告信号,能使蝗虫天敌大山雀具有捕食散居蝗虫的偏好。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调查蝗虫的幼虫跳蝻密度一般采用标记重捕法
B.群居蝗虫通过苯乙腈向大山雀传递信息,表明生命活动离不开信息传递
C.消灭蝗虫可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D.蝗虫的种群数量处于波动状态,在某些特殊条件下可能出现种群爆发
7 . 下图是某种兔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第3年时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兔种群的密度,第一次捕获50只全部标记后释放,一个月后进行第二次捕捉,共捕获60只,标记的有20只。估算该兔种群在这一环境中的K值是(  )
A.150只B.200只
C.300只D.400只
2022-11-08更新 | 854次组卷 | 51卷引用:湖北鄂西南三校联盟(鹤峰一中宣恩一中来凤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3月月考生物联考试题
2022·浙江·模拟预测
8 . 某海水养殖场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如下(不考虑未利用),其中A、B表示营养级[图中数值单位为J/(m2·a)],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A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500J/(m2·a)
B.图中由A到B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5.2%
C.该生态系统实现了能量在A和遗体残骸间的循环
D.养殖场中的海星活动能力弱、范围小,宜用样方法估算其种群密度
2022-11-03更新 | 1370次组卷 | 10卷引用:生物(湖北A卷)-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
9 . 调查一公顷范围内某种鼠的种群密度时,第1次捕获并标记42只鼠,第2次捕获34只鼠,其中有标记的鼠15只,标记物不影响鼠的生存与活动,并可用于探测鼠的状态,若检测到第1次标记的鼠在重捕前有3只由于竞争、天敌等自然因素死亡,但因该段时间内有鼠出生,而种群总数量稳定,则该区域该种鼠的实际种群密度最接近于(结果取整数)(       
A.88只/公顷B.91只/公顷
C.92只/公顷D.95只/公顷
2022-09-03更新 | 649次组卷 | 9卷引用:湖北省天门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题
10 . “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耕还湖”是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生态工程。下图是我省淮河流域伏牛山区某地“退耕还林”过程中的群落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阔叶林阶段,调查杂木林中松鼠种群的密度可采用_____法,调查还可以知道栎树在该地区乔木中占有优势,这属于_____(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水平的研究范畴。
(2)弃耕地恢复为阔叶林的过程中,物种的丰富度逐渐增大,丰富度是指_____。阔叶林群落具有明显的_____现象,这种垂直结构可以提高群落利用光能等资源的能力。
(3)下图是该地区在人为干预下恢复的过程中的能量流动图解(能量单位103kJ/m2·a)。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A代表_____,由计算可知,图中肉食动物需补偿输入的能量值为_____ kJ/m2·a,在人为干预下能量从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2022-08-20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沙市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双周考(半月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