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下图表示甲、乙两种群先后迁入某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0~t2时段,食物等密度制约因素的影响逐渐增强
B.图示信息体现了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C.在t3之后,改变了甲种群的丰富度
D.乙种群迁入后,改变了此群落的丰富度
2023-08-09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2 . 假设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种群呈S型增长,该种群的增长速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若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畜,则应在种群数量合适时开始捕获,下列四个种群数量中合适的是(       
   
A.甲点B.乙点C.丙点D.丁点
2023-08-05更新 | 271次组卷 | 99卷引用: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3 . 我国是一个蝗灾多发的国家,治蝗问题备受关注。某地区曾做过一项实验,将大量的鸭子 引入农田捕食水稻蝗虫,结果仅需2 000只鸭就能把4 000亩地里的蝗虫进行有效控制。为研究 蝗虫种群数量变化规律,该实验还建立了如图所示的两个模型甲、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 是(       
A.影响该地区蝗虫种群密度变化的直接因素主要是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
B.甲图模型属于物理模型,曲线变化反映了鸭和蝗虫间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
C.乙图AB段,若蝗虫每天增加3%,呈“J”形增长,最初有N0只,则t天后种群数量为1.03tN0
D.鸭子的环境容纳量是种群数量的最大数量,不同时期环境容纳量不同
2023-01-23更新 | 172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杨村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生物试题
4 . 20世纪70年代褐家鼠由外地进入新疆,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危害。研究发现,新疆某地褐家鼠种群的周限增长率为1.247(t+1年与t年种群数量的比值),种群年龄组成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种群老年个体占比较低,属于衰退型种群
B.依据其年龄组成和周限增长率推测,该种群很难被去除
C.该种群扩大过程中,当地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提高,食物网更复杂
D.作为近缘物种,褐家鼠与当地的鼠类具有相同的种群增长能力
2022-09-08更新 | 5359次组卷 | 16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杨村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某地区废弃农田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森林,森林主要以高大的乔木为主,同时拥有丰富的其他动植物资源。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分别表示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植物优势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如下图:

根据图分析,该群落的演替类型是______________,在该演替过程中,由于群落的物种数目即__________提高。该群落发展至第3阶段时,甲、乙、丙之间为__________关系。
(2)若要调查该地区的物种数量,依据图甲可知选取样方的最佳面积为________

(3)森林生态系统中的苔藓、油松、松鼠、红隼等全部生物共同构成了____________,其除了明显的垂直结构,有利于提高利用阳光等资源的能力之外,还具有__________结构。其中油松等植物因体型大、数量多、生命力强而成为该地的__________
(4)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部分地区人工林纯度较高,容易出现虫灾。图乙所示为林业部门对某次害虫生物防治过程中种群数量变化的调查结果,由图可知,该防治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导致害虫种群数量下降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 科学家对某弃耕 的 农田进行多年的跟踪调查,研究结果如下:(图中λ表示种群数量是上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草本优势种 A 在 t 2 —t 3段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B.灌木优势种 B 的兴起会造成草本优势种 A 的消亡
C.图中所示变化说明该弃耕农田正在发生初生演替
D.农田中发生演替的原因只是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
2020-06-09更新 | 1599次组卷 | 7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杨村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测试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