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7 道试题
1 . 某生态系统中存在食物链“马尾松→松毛虫→杜鹃”,下图表示松毛虫摄人能量的流动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食物链中的生物在数量上呈正金字塔模型
B.松毛虫和杜鹃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可用E/A表示
C.由松毛虫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可用C+D+F表示
D.若迁走全部杜鹃,松毛虫的种群数量将呈“J”型增长
7日内更新 | 40次组卷 | 44卷引用:天津市一中2020 -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 期末生物试题
2 . 下图是发生高强度森林火灾后,某地优势物种高度、物种丰富度、植物甲的种群密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森林火灾后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B.0~30年中,植物甲种群的增长速率逐渐增大
C.随着丰富度的增加,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逐渐增强
D.随着优势物种高度的增加,该群落对阳光等环境资源的利用更充分
3 . 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种群的数量保持稳定不变
B.天敌对该种群数量的变化起作用
C.食物是限制种群发展的因素之一
D.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基本相等
4 . 图1为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图。在调查某林场松鼠的种群数量时,计算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λ),并得到如图2所示的曲线。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1中a表示____________。图1中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的主要依据是______(填“a”“b”或“c”)。
(2)分析图2,前4年该林场松鼠种群数量______(填“增大”“减小”或“基本不变”)。第______年松鼠的种群密度最低。第16~20年松鼠种群数量最可能呈______型曲线增长。
(3)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是样方法,取样的关键是____________;计数时,需要计数样方内以及______的个体数。
(4)在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时,若经捕获后的动物更难被捕获,则调查的结果要比实际数______(填“多”或“少”)。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藏羚羊是中国特有物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生活在海拔3700~5500米的青藏高原,主要以禾本科和莎草科的植物为食,天敌有狼、棕熊、鹰、秃鹫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研究团队对甲、乙、丙三个地区的藏羚羊种群特征进行调查结果如图所示。图中I、II、III、IV分别对应大(5~8龄)、中(3~5龄)、小(1~3龄)、幼(0~1龄)四个年龄等级(藏羚羊最长寿命8年左右)。则图1中甲的年龄结构组成类型为_____,预测此后一段时间,_____地区种群藏羚羊数目将保持增长。
(2)某草原中藏羚羊在数年内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比值曲线(R=出生率/死亡率)如图2,据图分析,曲线a~b段藏羚羊种群数量变化最可能为_____。c~d段藏羚羊种群数量变化最可能为_____
(3)如果在第c年,由于未知原因,迁来少量藏羚羊,则该草原上藏羚羊的K值将_____,原因是_____
(4)藏羚羊是羌塘高原有蹄类唯一的迁徙物种。成年藏羚羊一年中除交配季节,绝大部分时间是雌雄分群。每年6月份,雌性藏羚羊逐渐集结并向夏季产羔区迁徙,8月返回越冬栖息地。图3为12个环境因子对藏羚羊栖息地选择的影响示意图,分析可知,决定产羔地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等3个因素。
   
6 . 如图表示甲、乙两种群先后迁入某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种群迁入的某生态系统可能存在甲种群的天敌
B.甲种群的出生率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加而降低,在K值时降为0
C.乙种群和甲种群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其中甲种群是被捕食者
D.乙种群迁入该生态系统后,使甲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变小
7 . 我国麋鹿经历了本土野外灭绝、圈养种群复壮、放归野外等历程,成功建立野生种群。2020年,我国麋鹿分布点已从最初的2处发展至81处,数量超过8000只,基本覆盖麋鹿野外灭绝前的栖息地,展现了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智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结果是使种群呈“J”型增长
B.麋鹿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时,种内斗争最小
C.减小环境阻力可以提高环境容纳量,利于保护麋鹿种群
D.对麋鹿种群进行圈养复壮、放归野外的过程属于就地保护
8 . 灰鹤是大型迁徙鸟类,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研究者对某自然保护区内越冬灰鹤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灰鹤种群通常在同一地点集群夜宿,经调查,该灰鹤种群数量为245只,初次随亲鸟从繁殖地迁徙到越冬地的幼鹤为26只。通过粪便分析,发现越冬灰鹤以保护区内农田收割后遗留的玉米为最主要的食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  )
A.统计保护区内灰鹤种群数量可以采用逐个计数法
B.可由上述调查数据计算出灰鹤种群当年的出生率
C.灰鹤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时,种内竞争最小
D.为保护灰鹤,保护区内应当禁止人类的生产活动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9 . 某种群数量增长的形式呈现“S”型曲线,K值为环境容纳量,如图为该种群的(K值-种群数量)/K值随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设K值为200,K值-种群数是表示K值减去种群数量)。下列相关分析合理的是(       
A.K值会随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B.(K值-种群数量)/K值越大,影响种群增长的环境阻力越小,种群增长速率越大
C.种群的年龄组成在S2点时是增长型,在S4点时是衰退型
D.为获得最大的持续捕捞量,应在S3点对应的时刻捕捞
10 . 科学家曾针对某地区做过一项实验,将大量的鸭子引入稻田捕食蝗虫,结果仅需 2000 只鸭子就能对 266.8 公顷田地里的蝗虫进行有效控制。为研究蝗虫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实验中还建立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模型属于数学模型,曲线变化反映了鸭和蝗虫之间存在正反馈调节机制
B.乙图 A~B 时间段,若蝗虫每天增加 3%,并呈“J”形曲线增长,最初有 N0只,则 t 天后蝗虫的种群数量为N0 ×0.03t
C.利用昆虫性引诱剂诱捕蝗虫防治蝗灾,目的是改变种群的年龄结构,从而使害虫的种群密度降低
D.曲线甲变化反映了鸭和蝗虫二者的种群数量是相互影响的,是循环因果的关系,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中也存在该关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