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 道试题
1 . 某地区蝗虫在秋季产卵后死亡,以卵越冬。某年秋季降温提前,大量蝗虫在产卵前死亡,次年该地区蝗虫的种群密度明显下降。对蝗虫种群密度下降的合理解释是(       
A.密度制约因素导致出生率下降
B.密度制约因素导致死亡率上升
C.非密度制约因素导致出生率下降
D.非密度制约因素导致死亡率上升
2023-06-12更新 | 8210次组卷 | 32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
2 . 在我国江南的一片水稻田中生活着某种有害昆虫。为了解虫情,先后两次(间隔3天)对该种群展开了调查,前后两次调查得到的数据统计结果如图所示。

在两次调查间隔期内,该昆虫种群最可能遭遇到的事件为(       
A.受寒潮侵袭B.遭杀虫剂消杀C.被天敌捕杀D.被性外激素诱杀
2023-01-10更新 | 6770次组卷 | 23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
3 . 关于种群的增长,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引入到新环境的种群,一定时间内都能呈“J”形增长
B.在环境条件变化的情况下,种群数量都会在K值附近波动
C.在环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种群的增长都有在K值上下维持稳定的趋势
D.自然界的种群增长到一定程度都会在K值保持稳定,因此,都呈“S”形增长
2020-12-29更新 | 2823次组卷 | 22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第一私立高级中学2023-2024高二3月月考生物试题
4 . 研究人员利用轮虫和鱼类用滤网隔开并与微藻共存的生态方法培养轮虫,获得的轮虫作为幼鱼苗主要的饵料,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培养过程中影响轮虫密度主要是非密度制约因素
B.15天的培养周期中,泥鳅组的K值大约是250个
C.生态培养可以提高轮虫密度并延长种群的高峰期
D.生态方法培养轮虫没有体现生态工程的自生原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苹果生产和消费国。苹果黄蚜(一种蚜虫)是苹果园中的主要害虫。研究人员采用悬挂粘虫板的方式统计不同种植模式下苹果黄蚜种群数量的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可采用五点取样的方式在果园中悬挂粘虫板以调查苹果黄蚜的种群密度
B.8月16日-10月18日期间苹果黄蚜种群数量主要受密度制约因素的影响
C.自然生草模式苹果园的苹果黄蚜爆发时间早,虫害持续时间长
D.推测间作模式更利于苹果黄蚜天敌种群数量的增加
6 . 某生物群落中的植物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生长着少量灌木,没有乔木。现有两种植食性动物A、B及肉食性动物C,C以A为食,它们的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动物A、B和C之间的种间关系属于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B.该群落属于草原生物群落,土壤含水量低不适合乔木的生长
C.A种群数量产生波动与C的捕食作用和B的竞争作用密切相关
D.B种群数量达到P点时,种内斗争最激烈,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
7 . 红树林中的植物健康生长需要适宜的淹水环境和盐度。随着底泥的淤升,华侨城湿地红树林生境陆化严重,红树植物长势变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华侨城湿地红树林优势种为秋茄,平均树高约7米,林下有零星分布的桐花树。秋茄与桐花树高低错落,说明具有__________结构,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为该红树林中样方面积与所含物种数量的关系,调查该群落中的物种数量,选取样方的最佳面积为___________。若在调查某种运动能力强、运动范围广的动物数量时,调查数值比实际值偏大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3)研究人员通过周期性补水,模拟秋茄林的淹水生境,在研究区域的秋茄林内设置3个补水组样方和3个对照组样方,对照组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相应时间后,采用取样器取样,每个样方内取3个30cm深的沉积柱样土壤底泥,每个沉积柱以5cm间隔进行分样,将3个沉积柱同一水平的分样混匀,总共获得_______份沉积物样品。测量底泥的理化性质如下表所示:

含水率/‰

盐度/‰

对照组平均值

40.20±4.10

1.89±0.37

补水组平均值

42.46±3.20

2.12±0.45

已知补水对秋茄成林具有修复作用,推测该区秋茄长势变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科学家利用遥感影像技术,对红树林样方不间断拍摄,下表为用遥感技术测得的红树林保护区内的主要植物类型及其所占面积比例,以及相应树种的生长速度、树种类型。

植物种群

无瓣海桑

秋茄

卤蕨

老鼠簕

其他

所占面积比例%

82.01

5.01

3.82

3.31

5.85

生长速度

-

树种类型

引进物种

本土物种

本土物种

本土物种

-

相对于调查种群密度的传统方法,遥感影像技术不间断拍摄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为提高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请你根据题中信息为今后红树林的扩大种植工程提出一项合理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 近年来,草原鼠害日益严重,不仅引发了草原的沙漠化,还威胁着草原生态和我国畜牧业的健康发展。草原上栖息着50多种鼠类,对草原形成大面积危害的鼠类主要是布氏田鼠、草原鼢鼠等。研究人员为了解某草原的鼠害情况,对该草原鼠种群进行了调查。图1为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图。在调查该草原某种鼠的种群数量时,计算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λ),并得到如图2所示的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c表示______________,a表示_____________
(2)研究人员采用标记重捕法对草原布氏田鼠进行了种群密度的调查。布氏田鼠天性警觉,在操作无误的情况下,调查的结果比实际值_______________,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调查草原鼢鼠等地下鼠的种群密度常采用土丘系数法:根据草原鼢鼠等地下鼠具有推土丘的习性,选取代表性样方,统计样方内土丘数,按土丘挖开洞道,把鼠捕尽,捕鼠总数与土丘数之比为土丘系数。求出土丘系数后,即可进行大面积调查该区域的土丘数,估算鼠密度。
①为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选取样方时关键要做到_____________
②研究人员用五点取样法选取样方,捕鼠总数为M,每个样方内平均土丘数为N,已知所调查区域总面积为S,该区域内土丘密度为Q,则计算该草原鼢鼠的种群密度的数学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
(4)分析图2,前4年该鼠种群数量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基本不变”)。第8-16年该鼠的种群数量变化为______________
(5)为应对严重的草原鼠害,结合图1的概念图,该地采取投放莪术醇(雌性不育剂)的措施,该措施能够控制鼠类种群密度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
2024-01-14更新 | 33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协作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
9 . 帝企鹅主要分布在南极大陆及周边岛屿,以鱼虾为食,在南极大陆海岸线以内、状态稳定的海冰上筑巢产卵和哺育幼鸟。但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南极海冰面积2022年创下历史新低,直接威胁到南极许多物种的生存。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建立自然保护区并不能对南极大陆帝企鹅种群提供最有效的保护
B.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大量CO2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C.南极海冰面积减小会导致帝企鹅数量减少,鱼虾数量持续增加
D.提倡绿色出行等低碳方式,利于缓和温室效应及全球气候变暖
10 . 由于栖息地破坏、非法狩猎等原因, 一级濒危鸟类朱鹮已在我国以外的大部分地区绝迹。为便于在野外进行个体识别以调查种群密度,科研人员利用带有不同数字的标志环对陕西黔阳地区的朱鹮进行逐一标记和追踪,观察发现从2007年到2020年,56对成鸟共进行 120次繁殖,成功孵育217只雏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朱鹮栖息地遭到破坏后食物减少,K 值变大
B.被调查朱鹮种群2020 年的出生率约为66%
C.科研人员调查朱鹮种群密度的方法为逐个计数法
D.食物、天敌等属于限制朱鹮种群增长的非密度制约因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