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酵母菌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如下实验:
第一步:配制无菌葡萄糖培养液和活化酵母菌液。
第二步:按表格中的步骤操作。

装置编号

A

B

C

D

无菌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mL

10

10

5

5

无菌水

0

0

5

5

活化酵母菌液/mL

0.1

0.1

0.1

0.1

温度(℃)

15

25

15

25


第三步:用血细胞计数板统计起始酵母菌数,并做好记录。
第四步:将各装置放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第五步:连续7天,每天同一时间取样计数,做好记录。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______
(2)显微观察时,在调焦清晰后,若发现只看到血球计数板的横线而看不到竖线,此时应该将视野______(调亮、调暗)。
(3)计数时,观察到计数室一个小方格中酵母菌分布如图1所示(●代表酵母菌)。则该小格内酵母菌数量应计为______个。

(4)某同学第5天在使用显微镜计数时,观察到如图2所示的现象,则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5)图3为根据该实验数据绘制的曲线,则曲线①和④分别是______组和______的结果。
2021-09-06更新 | 19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18-2019学年高二学业水平模拟测试生物(必修)试题
2 . 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实验中,观察到血细胞计数板 (图1,规格为1mm×1mm×0.1mm)计数室的某一个方格中酵母菌如图2分布。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2该方格中酵母菌的数量应计为9个
B.实验中被台盼蓝染液染成蓝色的酵母菌为死细胞
C.该血细胞计数板上有2个计数室,玻片厚度为0.1mm
D.制片时,先用吸管滴加样液,再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
3 . 酵母菌为兼性厌氧型单细胞真菌,某研究小组用它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图甲为在注射器中加入5mL含酵母菌的培养液,吸入10mL空气后加塞密闭,一段时间后,发现针筒内的气体体积增加。图乙为①号②号试管中均加入3mL蒸馏水和少许0.1%溴麝香草酚蓝(简称BTB)溶液,直至溶液呈蓝绿色时为止,(当环境偏酸性时,BTB溶液呈黄色)。图丙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将酵母菌培养液稀释103倍后,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进行计数,观察到的视野。请回答问题:

(1)图甲中,实验起初一段时间内,针筒内的气体体积未发生变化,但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与气泡产生有关的细胞结构是____________。实验一段时间后,发现针筒内的气体体积开始增加,此时,酵母菌细胞开始进行无氧呼吸。
(2)图乙中,①号试管内溶液颜色变化是由蓝绿色变成_______,设置②号试管的作用是作为对照。
(3)若要证明甲、乙两组装置中释放的气泡是酵母菌所产生的,都需要设置一个对照组同步实验,对照组的设置为另取一相同装置,将容器中含酵母菌的培养液换成__________,其他条件相同。
(4)“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为减小实验误差,取样前需将培养液________;滴加培养液之前需在计数室上方____________;计数时,应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再记数。依据图丙结果,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密度为_______个·mL-1
2018-11-11更新 | 179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江苏省泰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模拟(一)生物试题
4 . 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酵母菌种群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如下实验:第一步:配制无菌葡萄糖培养液和活化酵母菌液。
第二步:按下面表格步骤操作。       
装置编号ABCD
无菌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mL101055
无菌水0055
活化酵母菌液/mL0.10.10.10.1
温度(℃)15251525

第三步:用血球计数板统计起始酵母菌数,并做好记录。
第四步:将各装置放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第五步:连续7天,每天同一时间取样计数,做好记录。
回答下列问题:
(1)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需将试管振荡振荡,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计数时,按以下顺序操作____________(用下列字母和箭头表示),稍待片刻,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再将计数板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计数。
A.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
B.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
C.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
(3)若在25×16规格的血球计数板中,统计到5个中方格(共80个小方格)对应的酵母菌为48个,则1mL混合样液中含有酵母菌约为___________个。
(4)某同学第5天在使用显微镜计数时,看到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则应当将样液适当_______后再计数。
(5)如图为根据该实验数据绘制的曲线,图中的曲线①④分别对应装置编号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2018-01-13更新 | 15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2018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模拟测试卷生物试题(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酵母菌是高中生物学实验中的理想材料,某生物社团利用酵母菌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究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他们设计了实验装置,装置如图1(仅示主要部分)。

①图示装置中存在两处错误,请一一加以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修改完善后实施实验,可用于检测酵母菌产生CO2的试剂有___________________(在a~d中选择填空)。
a.澄清的石灰水            b.酸性重铬酸钾溶液   c.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d.氢氧化钠溶液
(2)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的实验中,一次取样后,将样液稀释10倍,采用图2中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图3所示的现象(ο表酵母菌)。   
①对图3的中方格中酵母菌计数时,最佳计数路径是______________(在a-d中选择填空)。
②若以图3的计数结果作为应计数的5个中方格的平均值,则此样液中酵母菌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___.
③现欲采用上述实验方法调查某养殖场排放的污水对河流中小球藻密度的影响,请你简要写出实验的主要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04-07更新 | 247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省级联考】江苏省2017-2018学年高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生物试题
6 . 小球藻是一种单细胞真核藻类,直径3〜8微米。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了“探究小球藻种群增长的最适pH”的实验,结果见下表(密度单位:×106个/mL)。回答下列问题:
pH=61.03.03.84.63.02.21.81.5
pH=71.04.65.34.22.11.20.80.6
pH=81.05.25.6?2.91.00.60.2
pH=91.O3.75.13.82.21.30.70.5
pH=101.O1.51.82.02.31,30.80.1

(1)实验过程中需要控制的无关变量有___________(至少写两项)。
(2)本实验未设置空白对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上表分析,小球藻种群数量增长的最适pH约是___________
(4)该实验中需每天定时对小球藻进行取样计数。
①取出的样液需立即加入固定液,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计数前通常需要将样液稀释,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采用血球计数板(规格为1mm×1mm×O.lmm)计数。pH为8的实验组,第3天取样观察到的计数室中某中方格小球藻分布如下图所示,据此推算培养液中小球藻的密度是___________
2018-03-21更新 | 18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四)生物试题
7 . 研究人员为检测不同培养条件下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设置了 A、B、C、D四组实验(每组接种酵母菌数量一致),测得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各组的培养条件为实验A组:20 mL培养液;实验B组:20 mL培养液并在a点后定期补充适量培养液;实验C组:20mL培养液并仅在a点时补充一次适量培养液;实验D组为理想条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A、B、C、D组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分别对应图中的__________曲线。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属于__________(填“数学”或“物理”)模型。
(2)对酵母菌进行计数应采用__________的方法,在计数板上滴加酵母菌培养液和加盖盖玻片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在前。为提高实验的精确度,吸取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应将试管__________
(3)已知血细胞计数板的方格为2mm×2mm,若盖玻片下经稀释10倍的培养液厚度为0.1mm,计数时观察值为M,则10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总数约为__________个。
2018-03-06更新 | 22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2017-2018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预测试卷(一)生物试题
8 . 酵母菌是生物学探究实验的理想材料,下列三个实验的实验材料都是酵母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________;选用新鲜酵母菌溶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图2为高倍显微镜视野下的血球计数板计数室的局部图像,视野下计数室内以______(填“双线”或“单线”)等分中方格;视野中部分酵母菌被台盼蓝染液染成蓝色,部分未被染色,在观察时一个中方格内需要统计的酵母菌数目为___________个。
(3)图3是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类型的部分装置,请以字母和箭头的方式构建探究酵母菌有氧呼吸的装置_________;探究酵母菌无氧呼吸的装置___________
9 . 小球藻是一种绿藻,鱼腥藻是一种蓝藻,实验人员在15℃时对它们进行单独培养和共同培养得到了如下图所示的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 用HO培养小球藻,在叶绿体中最先检测到含有放射性的产物是____________
(2) 从结构角度看,小球藻与鱼腥藻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两者都是____________
(3) 在进行小球藻和鱼腥藻培养时,应将培养瓶放置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下,每天早晚需振荡摇匀培养瓶各一次,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实验人员用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定时检测培养液中藻类的密度,得到如上图所示曲线。每次检测前也需要振荡摇匀培养瓶,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据图分析,单独培养时普通小球藻的数量增长曲线为________型。混合培养时,鱼腥藻和小球藻为____________关系。
2016-11-26更新 | 2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江苏连云港外语学校高三第一次学情调研生物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