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3 道试题
1 . 某生物实验小组将酵母菌接种到装有10 mL液体培养基的试管中,通气培养并定时取样计数,然后绘制增长曲线。图甲是小组成员用血细胞计数板观察到的培养结果(样液稀释10倍,血细胞计数板规格1 mm×1 mm×0.1 mm),图乙曲线a、b是两批次酵母菌培养的结果。分析回答问题:

(1)取样时应先振荡试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制片时应该在盖盖玻片________(填“前”或“后”)滴加样液。
(2)在计数前常采用台盼蓝染液染色,若细胞被染成蓝色,则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计数。计数时若图甲双边线内有4个细胞为蓝色,此时试管中酵母菌数量约为________个。
(3)比较图乙中t1时两批次培养的种群增长速率、种内竞争的强度以及t2时两批次培养液中营养物质的剩余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a>b”“a=b”或“a<b”)。
(4)若在t2后继续培养,最终发现种群的数量均会下降,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为了研究接种量和溶氧量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影响,科研人员选择生长旺盛的酵母菌为实验材料,分别将0.5mL、1mL、1.5mL的酵母菌培养液接种入相同体积的同种液体培养基,然后将锥形瓶置于不同转速的摇床中,28℃恒温培养并定时取样计数,绘制增长曲线,结果如图2。图1是科研人员利用血细胞计数板观察到的某次培养结果(样液稀释10倍,血细胞计数板规格1 mm×1 mm×0.1 mm)。分析回答问题: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
(2)取样时应先振荡试管,目的是_______。制片时应该在盖盖玻片_______(选填“前”或“后”)滴加样液。
(3)根据图1显示结果,可计算出样液中酵母菌的种群密度约_______个/mL。为了保证统计到的是活酵母菌,在计数前常采用台盼蓝染液染色,若细胞被染成蓝色,则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计数。
(4)分析图2的数据,当酵母菌的培养条件为_______时,种群数量增长最快。酵母菌种群数量在培养后期会出现下降趋势,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
2021-11-04更新 | 63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3 . 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探究实验,课题是“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
实验材料、用具:菌种和无菌培养液、试管、血球计数板 (计数室为1 mm×1 mm方格,由400个小格组成)、滴管、无菌水、台盼蓝染液(对活细胞无染色效果)、显微镜等。
酵母菌的显微计数方法:
①血球计数板:是带有微小方格刻度的玻璃片,用于在显微镜下对微生物的计数。
②将含有酵母菌的培养液滴在计数板上,计数一个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根据,估算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连续观察7d,并记录每天的数值。
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对酵母菌计数可采用_______法,在吸取培养液计数前需振荡试管,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实验时发现血球计数板的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第5天在使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做法如下:
①振荡摇匀试管,取1mL培养液并适当稀释(稀释样液的无菌水中加入了几滴台盼蓝染液)。
②先将____________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稀释后的培养液滴于其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水纸)吸去,制作好临时装片。
③显微镜下观察计数:在观察计数时只计_____(填“被”或“不被”)染成蓝色的酵母菌。
④实验结束后,血球计数板的清洗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3)在对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进行计数时,该兴趣小组采用了血细胞计数板直接计数法。若某同学吸取培养液制成装片后,在显微镜下进行计数。图1是一块规格为lmm×lmm×0.lmm的血球计数板正面示意图,观察到图2所示的图像。

①图1这块血球计数板上有_________个计数室,计数板上的0.1mm的含义是指_____________
②图2表示显微镜下看到的大方格中含有中方格的情况,若计数得每一中方格里酵母菌平均数为20个,则lmL该培养液中共含有酵母菌约______________个。
2021-08-25更新 | 41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大桥、丁沟、仙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生物(选修)试题
4 . 酵母菌是一类在自然界分布广泛的单细胞真菌,可用于酿造业,也是基因工程中常用的受体细胞。请回答下列利用酵母菌开展实验的相关问题。

(1)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家庭制作葡萄酒时,菌种主要来自于______,制作果酒时,温度应该控制在________,酵母菌将葡萄糖分解为酒精的酶位于_____(填细胞结构)。
(2)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中,需要定期用血球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对其进行计数分析。上图甲是某次样液稀释100倍后观察到的一个中方格中酵母菌的数量,则发酵液中酵母菌种群的密度是_____个/mL.若实验者未对取样顺序做好标记,可依据测定发酵液中_______来确定取样的先后顺序。
(3)随着发酵的进行,高浓度酒精会抑制酵母菌活性,因而要筛选酒精耐受力高的酵母菌菌种。某小组将三种酵母菌分别接种在相同浓度的培养液中,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密闭发酵。每隔一段时间,轻轻摇晃瓶子并_____,然后称重发酵瓶。用测定的实验数据绘制了图乙,据图分析_____菌种酒精耐受力最高,原因是_____
2021-09-17更新 | 17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句容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为研究不同浓度葡萄糖溶液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在超净工作台中取10支试管,分别加入10 mL质量分数为2%、4%、6%、8%、10%葡萄糖溶液,每个浓度设两个重复组。棉塞封口,在28℃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定时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结果如图1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血细胞计数板是一种常用于计数细菌、酵母菌等微生物数量的生物学工具。下列关于血细胞计数板及其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在a~d中选择填空)。
a. 血细胞计数板是一块特制的载玻片,其上有2个计数室
b. 制片时应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再用吸管滴加样液
c. 滴加培养液后,用滤纸在血细胞计数板一侧边缘吸引进行引流
d. 待酵母菌菌体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后立即在高倍镜下观察、计数
(2)0~168 h内,2%葡萄糖溶液中酵母菌种群增长呈_________型。0~48 h内,随葡萄糖溶液浓度升高,酵母菌种群增长率加快,说明此阶段酵母菌种群增长的限制因素为_________
(3)实验结果显示,10%葡萄糖溶液中种群数量最大值小于其他组,并且其数量下降先于其他组,最可能的原因是10%葡萄糖溶液组_________(在a~d中选择填空)。
a.糖类物质供应不足     b.培养温度明显升高        c.培养液pH明显增大       d.乙醇的产量和产生速率最高
(4)在以上实验的基础上,该研究小组继续研究了马铃薯培养液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得到如图2所示的实验结果。

①图1、图2结果表明,与葡萄糖溶液相比,马铃薯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增长率和种群数量最大值都明显_________,但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②一次取样后,将样液稀释10倍,采用图3中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图4所示的现象(“○”表示酵母菌

对图4的中方格中酵母菌计数时,最佳计数路径是_________(在a~d中选择填空)。若以图4的计数结果作为应计数的5个中方格的平均值,则此样液中酵母菌的密度是_________个/mL。
2021-05-13更新 | 80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基础性检测生物试题
6 . 酵母菌为单细胞真菌,常作为实验材料。请回答相关问题:

(1)将酵母细胞和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溶液混合一段时间后,可用__________检测是否有酒精生成:若经过检测发现没有酒精生成,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其中操作正确的步骤有____(填下列操作的标号)。
①将适量干酵母放入装有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的锥形瓶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②静置一段时间后,用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培养液;③在血细胞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盖上盖玻片;④用滤纸吸除血细胞计数板边缘多余培养液;⑤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待酵母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
(3)若在以上实验中,观察到计数室一个小方格中酵母菌分布如图2所示。以此小格中酵母菌数作为平均数进行计算,则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浓度约为________________
(4)在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中,除了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测二氧化碳以外,也可以用____________来进行检测。用右上图装置测定酵母菌在一定浓度氧气条件下进行的呼吸方式类型,其中装置2中的烧杯B中应加入_________________。将以上两个装置同时关闭活塞,在25 ℃下经过20 min再观察红色液滴移动情况,若装置1的红色液滴左移,装置2的红色液滴右移,则说明此时酵母菌进行的呼吸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3-10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张家港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题
7 . 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酵母菌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如下实验:
第一步:配制无菌葡萄糖培养液和活化酵母菌液。
第二步:按表格中的步骤操作。

装置编号

A

B

C

D

无菌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mL

10

10

5

5

无菌水

0

0

5

5

活化酵母菌液/mL

0.1

0.1

0.1

0.1

温度(℃)

15

25

15

25


第三步:用血细胞计数板统计起始酵母菌数,并做好记录。
第四步:将各装置放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第五步:连续7天,每天同一时间取样计数,做好记录。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______
(2)显微观察时,在调焦清晰后,若发现只看到血球计数板的横线而看不到竖线,此时应该将视野______(调亮、调暗)。
(3)计数时,观察到计数室一个小方格中酵母菌分布如图1所示(●代表酵母菌)。则该小格内酵母菌数量应计为______个。

(4)某同学第5天在使用显微镜计数时,观察到如图2所示的现象,则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5)图3为根据该实验数据绘制的曲线,则曲线①和④分别是______组和______的结果。
2021-09-06更新 | 19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18-2019学年高二学业水平模拟测试生物(必修)试题
8 . 某学习小组进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的探究实验。

(1)本实验中,某学生的部分实验操作过程是这样的:
①把酵母菌培养液放置在适宜的环境中培养,第 7 天开始取样计数;
②用无菌吸管从静置试管中吸取酵母菌培养液少许;
③加入血球计数板计数室,再盖上盖玻片,并用滤纸吸去多余菌液。请纠正该同学实验操作中的三个错误。
_____;②_____;③______
(2)用血球计数板计数前,通常需要将酵母菌样液稀释,这是因为_____
(3)血球计数板是一个特制的可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玻璃制品,样品滴在计数室内。计数室由 25 个中格、每个中格由 16 个小格、总共400个小格组成,每个计数室容纳液体的总体积为0.1mm3。现观察到图 1 中所示 a、b、c、d、e 5 个中格 80 个小格内有酵母菌 44 个,其中被台盼蓝染成蓝色的有 4 个,则上述 1mL 酵母菌样品中应该统计的菌体数_______个。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如何计数 ?______
(4)该学习小组同时做 3 组实验,分别测得三组培养液中酵母菌实验数据如下:(单位:万个/mL)请将该学习小组采集的数据适当处理后,如图2 曲线图形式表示1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趋势_________
实验组别1 天2 天3 天4 天5 天6 天7 天
第一组2535150400600800800
第二组2545160420800820820
第三组2525140380700780800
9 . 酵母菌是发酵工程常用的微生物,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广泛应用。某同学为了研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图1所示的实验。请据图回答:

(1)在吸取培养液制片前,要轻轻振荡几次试管,目的是______;滴加样液应在加盖______(选填“之前”或“之后”)。
(2)某同学制片后,将试管中的培养液摇匀并取样,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如图3所示的现象,则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图2是一块血球计数板正面示意图,该同学经过多次重复计数后,算得每个小方格中平均有 5 个酵母菌,则 1ml 该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总数有______个。
(3)为了进一步研究pH 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请你简要写出实验的主要思路。______
2021-08-17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生物(必修)试题
10 . 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将酵母菌培养液稀释103倍后,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进行计数,观察到图的视野。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应先在计数室上方加盖玻片,再滴加少量样液
B.计数同一样品时,可对同一计数板上的两个计数室进行计数,并取平均值
C.滴加培养液后应立即计数,以防止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
D.若仅依据图示结果,可以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密度为3.5×109个·mL-1
2021-03-01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宜兴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