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群落的物种组成以及丰富度的相关探究实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 道试题
1 . 研究人员调查了某沿海滩涂上两种水鸟在三种主要觅食环境中的出现概率、主要的食物种类等,统计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青脚鹬与绿翅鸭的主要觅食环境不相同
B.绿翅鸭和青脚鹬的生存空间有一定程度的重叠
C.两种水鸟的生存空间差异越大,二者的竞争强度越大
D.两种水鸟的生存空间存在差异有利于对环境资源的充分利用
2023-11-03更新 | 168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2 . 唐朝设立的路树制度强调多层次乔灌搭配。某城市多以悬铃木为行道树种,种植时常搭配灌木和草本,形成了多层次的种植模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可通过取样调查的方法了解该群落中物种的丰富度
B.乔木、灌木和草本之间竞争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等
C.悬铃木搭配其他灌木和草本种植,在空间上形成了垂直结构
D.悬铃木搭配其他物种,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2024-03-28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高三下学期二模理科综合试题-高中生物
3 . 一生态系统遭到了某外来物种的入侵,研究人员分别对轻度、中度、重度入侵区开展了本地植物物种数目的调查,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入侵区植物物种数目的调查与土壤小动物丰富度调查方法不同
B.入侵物种与本地植物之间可能存在竞争关系
C.本地植物的物种数目变化与季节变化有关
D.中度入侵区的植物物种数始终高于重度入侵区
4 . 边缘效应是指在两个或多个不同性质的生态系统交互作用处,由于某些生态因子或系统属性的差异和协同作用而引起系统某些组分及行为的较大变化。沿着生态系统的边缘产生了有差异的环境条件,形成边缘效应带,此处群落结构复杂,各种生物由激烈竞争发展为各司其能,各得其所,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多层次、高效率的物质、能量共生网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人类活动增强,导致自然生境片段化,增加了边缘效应带的数量
B.处于边缘效应带的鸟类可能比生活在森林深处的鸟类更警觉
C.研究边缘效应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D.边缘效应会改变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但不会影响其物种丰富度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生活在潮间带的滨螺常以小型绿藻浒苔为食,下图表示该潮间带中的藻类物种数与滨螺密度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随着滨螺密度增加,浒苔密度将先升高后下降
B.据图推测滨螺种群密度的改变可能会改变潮间带群落的丰富度
C.据图推测滨螺适度捕食才能提高潮间带中物种的多样性
D.若在滨螺密度为280只/m2时引入滨螺天敌,藻类物种数会增加
2022-04-15更新 | 129次组卷 | 3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林东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6 . 引领世界的“麦草方格”固沙方法(如下图)在中国第一条沙漠铁路穿越腾格里沙漠的治沙过程中建立起绿色屏障。“麦草方格”固沙方法用干麦草,稻草等扎成方格固定于沙中,并在方格内播撒固沙植物的种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草方格能蓄积降水有助于固沙植物生长
B.微生物可以分解干麦草进而改善土壤条件
C.该过程不能改变群落的演替速度和方向
D.该固沙方法可增大治理区域的物种丰富度
7 . 两个演替的实例。一是美国密执安湖沙丘上群落的演替,沙丘从湖水退却后逐渐暴露出来发展为山毛榉—槭树林群落;二是美国东南部农田弃耕后发展成栎—山核桃群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山毛榉—槭树林群落区别于草本植物阶段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物种组成
B.次生演替和初生演替最后都可能会发展到森林阶段
C.沙丘演替为山毛榉-槭树林的过程中恢复力稳定性逐渐减弱
D.该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定后,构成群落的物种组成不再发生变化
8 . 调查法是生物学常用的方法之一,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调查沿河岸分布的某植物种群密度时,宜采用五点取样法
B.调查某濒临灭绝的大型肉食动物的种群数量时,宜采用标记重捕法
C.调查某湖泊小球藻种群密度,应采用抽样检测法
D.调查分布范围小而个体大的生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时,应采用目测估计法
9 . 退耕还湿是湿地面积恢复的主要措施,湿地生态恢复以自然恢复为主,而湿地斑块之间的水体连通是湿地生态恢复的基础,其可以通过改变土壤的化学组分,保持土壤种子库的迁移和流通,从而影响地表植物群落的演替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湿地群落由相同时间内生活在该区域中的所有生物共同构成
B.退耕还湿的过程中发生了群落的次生演替,一般能演替形成森林生态系统
C.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湿地群落的重要特征,也是决定群落性质的最重要因素
D.影响湿地生态恢复进程的因素是外界环境变化和人类的活动
2024-02-23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
10 . 海草是一类可以完全生活在海水中的高等被子植物,常在不同潮带形成海草床,具有极高的生产力。某海域海草群落的种类及其分布见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分布潮带

海草种类

中潮带

低潮带

潮下带上部

潮下带下部

海神草

+

+

+

-

齿叶海神草

-

+

+

-

羽叶二药藻

+

+

+

+

二药藻

+

+

+

+

海菖蒲

-

+

+

-

注:“+”表示存在,“-”表示无。
A.可用样方法调查某种海草的种群密度
B.海草叶片表面附着的藻类与海草的种间关系是种间竞争
C.据表可知,海草群落物种丰富度最高的潮带是低潮带和潮下带上部
D.齿叶海神草和海菖蒲生态位是完全一致的
2024-01-19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全盟统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