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植物的生长型和群落结构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9 道试题
1 . 物种共存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持一直是生态学研究的中心论题之一。1934年,生态学家高斯研究了两种草履虫的种间竞争后提出竞争排斥原理,即由于对限制性环境资源的竞争,生态位相似的物种是不能够稳定存在的,该原理证实了生态位分化是维持物种共存的必要条件。下列有关生态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态位是指一个种群在群落中占用的资源情况
B.对于限制性环境资源的竞争,两个物种生态位重叠越多,则种间竞争越激烈,最终一定会导致一方濒临灭绝
C.群落中每个物种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D.资源很丰富的热带雨林,有生态位重叠的两种生物就可以共同利用同一资源而不给对方带来损害
昨日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章 群落及其演替【单元测试·提升卷】-2023-2024学年高二生物单元速记·巧练(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2 . 杜松在水土保持、保土固沙、涵养水源等方面起重要作用。对内蒙古自治区西营子杜松进行调查时发现杜松在该地区的分布呈条带状,以基径(基部茎周长)划分的径级结构代表年龄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Ⅰ~Ⅲ径级为幼苗,Ⅳ~Ⅵ径级为中树,Ⅶ~Ⅷ径级为成树。图2为不同径级杜松生存率和死亡率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杜松进行年龄结构调查时采用样方法中的_____(选填“五点取样”或“等距取样”)法取样,由图1可知杜松种群的年龄结构类型为_____。图2中成树的死亡率高是导致小树生存率高的重要因素,原因是_____(写出两点)。
(2)由于杜松成年树高度可达10米,以杜松为优势物种的群落中植物垂直分层较为复杂,这为该群落中的动物创造了_____。杜松在群落中地位或作用称为该物种的_____
(3)死亡的杜松以及杜松的残枝落叶能增加土壤有机肥含量,有利于各种植物的生长,主要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功能。杜松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的两个去向是_____
2024-03-06更新 | 426次组卷 | 2卷引用:选择性必修二 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单元测试(B卷)
3 . 立体农业是利用群落的空间结构原理,为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秧藕养鱼是一种池塘立体生态种养模式:水体的上层主要是以浮游植物为食物的鲢鱼,中层主要是以沉水植物为食的草鱼,底层主要是以软体动物为食的青鱼。某秧藕养鱼立体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如图1,图1中的英文字母表示能量(单位:KJ)。r对策和K对策是种群适应环境的两种形式:r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小,寿命短、生殖力强但存活率低,亲代对后代缺乏保护;K对策生物则与之相反。科研人员对水体中两种生物种群数量进行调查,图2中曲线表示两种生物当年种群数量(Nt)和一年后种群数量(Nt1)之间的关系;虚线表示Nt1=Nt

   

(1)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_____。据图可知,流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值为_____
(2)沉水植物和浮游植物的分布体现了群落的_____结构,水生植物的分布决定了鱼类的分布,其原因_____
(3)图中字母c、f、g表示_____,植物到植食性鱼类的能量传递效率可表示为_____
(4)鱼塘的人工管理十分重要,由于管理不足导致一条生活在鱼塘中的杂食鱼类(18Kg)死亡。假如这条鱼的食物有1/3来自植物,1/2来自植食性鱼类,1/6来自以植食性鱼类为食的小型肉食鱼类,按能量流动最大效率计算,该条鱼生长过程中最少需要_____Kg植物。
(5)沉水植物的“绿色”为草鱼提供了采食的信息。这表明了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
(6)当种群数量较少时,_____对策生物的数量会在短时间内快速增长。当种群数量高于S点时,种群的年龄结构为_____。K对策生物S点和X点的增长率均为_____
4 . 为了研究校园土壤动物丰富度,某小组采用土壤取样器在校园的不同地点、不同深度进行取样,然后进行土壤动物的分离和种类鉴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校园的不同地点动物种类不同,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B.同一地点不同深度动物种类不同,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C.若在不同地点都采集到同一种动物,则这种动物的生态位相对较宽
D.若某一地点土壤动物的丰富度较高,则往往每种动物的个体数较多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5万年以来,某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近50年来,由于人类过度开垦,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森林被灌从取代后,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没有发生变化
B.人类的开垦活动没有改变该地区群落演替的方向
C.开垦的农田中,利用样方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D.群落演替都是从结构简单的群落发展为结构复杂的群落
6 . 入侵植物水葫芦曾经在我国多地泛滥成灾。下表是研究人员对某水域水葫芦入侵前后的群落特征进行研究的结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调查时段

物种数

植物类型

优势种

入侵前

I

100

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

龙须眼子菜等多种

入侵后

II

22

浮水植物、挺水植物

水葫芦、龙须眼子菜

III

10

浮水植物

水葫芦

A.水葫芦入侵后,群落发生了次生演替
B.Ⅰ时段,该水域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结构
C.与Ⅱ时段相比,Ⅲ时段水葫芦的K 值保持不变
D.若对水葫芦进行有效治理,群落物种数会增加
7 . 河岸湿地处于水体与陆地之间,成为水陆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广泛交换区。河岸湿地分布广泛且结构组成复杂,环境时空变化明显。回答下列问题:
(1)河岸湿地作为水体与旱地的过渡带,生物种类丰富,形成了复杂的以营养为纽带的_____________。河岸陆地和河水水域的生物种类有差异,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__结构。
(2)与陆地生态系统相比,河岸湿地单位面积土壤的含碳有机物较多,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3)河岸湿地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可通过_____________作用维持其稳态。河岸湿地易因人类活动而受到破坏,在修复受损的湿地时,需要根据不同物种在湿地群落中的_____________差异,及时补种合适物种的植物。
(4)狭叶香蒲是多年生根茎类植物,广泛分布于河岸湿地,常采用_____________法调查其种群密度。狭叶香蒲的花粉和根茎均可入药,具有止血镇痛、利水消肿等功效,其嫩茎叶也可食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_价值。人为采集导致某河道的狭叶香蒲数量减少,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是降低了_____________多样性。
8 . 某地的常绿阔叶林大火后遭到破坏,经历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步恢复,下图为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不同阶段及其植物组成。

(1)随着时间的推移,______的过程,称为群落的演替,在I阶段经了一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到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的过程,在II阶段,草本和灌木混生,群落内很少有一年生草本植物,其原因是______
(2)该群落的演替类型为________演替,在从I-Ⅳ阶段的演替过程中,群落对光能的利用能力____
(3)在Ⅳ阶段,自上而下分别是乔木、灌木、草本植物,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结构。
(4)如果人类参与了该群落演替过程,那么人类的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____________进行。
(5)群落发生演替的原因是_______
14-15高三上·山东济南·期末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9 . 下图中A、B、C分别代表山地、森林、海洋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据此判断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温度是造成这三个区域内植物分布存在巨大差异的主要生态因素
B.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
C.C处植物的分层现象主要是因为光照的影响
D.影响B处植物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2024-02-17更新 | 153次组卷 | 25卷引用:模块综合水平测试卷(二)
10 . 近年来,人为开发和黄河下游水量的减少引起地下水位下降,使得位于黄河下游的青龙湖湿地的植物群落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研究人员对该湿地的植物群落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所示,群落名称以优势种植物命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植物的分布情况反映了该湿地的垂直结构
B.随着水位的下降,该湿地菹草群落会向芦苇群落演替
C.通过统计样方内优势种植物的个体数可得知该湿地的物种丰富度
D.人类活动一定会使该湿地植物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进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