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群落的概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 道试题
1 . 近年来我国南部平原地区大型食肉动物的数量减少了90%以上,生活在密林地带的植食性动物薮羚开始冒险进入开阔的平原地区。为探究大型食肉动物的消失给薮羚的行为和其他生物带来的影响,科研人员展开了系列研究。

(1)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上划分,薮羚属于______________,研究过程中通常用______________法调查藪羚的种群密度。生物群落是指______________的集合。
(2)研究者分别在密林和平原通过播放食肉动物叫声模拟捕食者存在,同时设立对照组,对照组的处理是_________。随后利用GPS测定了实验前后48小时内薮羚与声源间的距离变化,结果如图1所示,说明食肉动物能够影响薮羚的分布,作出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
(3)进一步分析薮羚的食物组成,结果如图2所示。请结合图1图2的数据,分析薮羚从密林迁移到平原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
(4)薮羚迁入平原后,某杂食性动物动物性食物与植物性食物的比例由1:2调整为1:5,理论上讲,该生态系统供养的该杂食性动物数量约是原来的_________倍。(能量传递效率按20%算)
2022-06-01更新 | 1270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届重庆市一中高三考前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
2 . 我国西南横断山区被公认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地区,不同海拔区域蝶类物种多样性研究结果见下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垂直带

海拔(m)

植被类型

蝶类种数

<1000

热带季雨林

349

1000~2000

常绿阔叶林

452

2000~2500

常绿落叶混交林

201

2500~3000

针阔混交林

136

3000~3500

针叶林

125

>3500

高寒灌丛草甸

100

A.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是群落演替的结果
B.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反映了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
C.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植被类型无关
D.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气候特征有关
3 . “塞罕坝”系蒙汉合璧语,意为美丽的高岭。历史上,塞罕坝曾水草丰茂,禽兽繁集,后来清政府将树木砍伐殆尽,将美丽的高岭变成了人迹罕至的茫茫荒原。半个多世纪以来,塞罕坝人克服了重重困难,在降水不丰沛的高原上营造起万顷林海,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塞罕坝林场所有的植物和动物构成了一个群落
B.半个多世纪时间里,塞罕坝林场发生了初生演替
C.塞罕坝林场曾濒临崩溃说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有限
D.人类活动会影响林场群落演替的速度,但不能改变演替方向
2021-09-22更新 | 1122次组卷 | 20卷引用:重庆市渝中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复习生物试题(一)
4 . 下图 1   表示某淡水养殖湖泊中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图 2   表示碳循环过程,其中 A~D   代表生态系统的相关成分。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图 1 的各种生物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物群落
B.若乌鱼的食物有 1/5 来自小型鱼类,4/5 来自虾类,则理论上乌鱼每增加 100g 体重,至少需要消耗水草 28 000g
C.流经该淡水养殖湖泊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等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D.图 2 中碳元素以 CO2 形式流动的过程有①②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谢灵运《登池上楼》有这样的描述:“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下列关于池塘中群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会受无机环境的影响
B.研究池塘的范围和边界属于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C.如果该池塘的水体出现严重水华现象,物种的丰富度会有所增加
D.池塘岸边柳树上不同高度的喜鹊巢,不能反应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
6 . 早在宋代,我国就掌握了四大家鱼的混养技术。图表示某池塘中四大家鱼及其食物的分布,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四大家鱼在池塘中的分布体现群落的水平结构
B.池塘中的四大家鱼共同构成池塘生物群落
C.四大家鱼相互之间都存在竞争关系
D.若浮游动物大量死亡,鲢鱼数量在一段时期内会增加
7 .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节日,在这一天有“插茱萸”的习惯,因为“插茱萸,可驱秋蚊灭虫害”。下列有关分析,不科学的是(       
A.茱萸可适当改变茱萸周边环境中秋蚊、虫害的种群密度
B.茱萸驱秋蚊,是通过两者之间传递的化学信息来实现的
C.茱萸在生态系统中作为生产者,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D.茱萸、秋蚊和害虫共同构成了一个群落
8 . 利用生态工程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农业和林业生产中,连年种植单一品种会造成病虫害增加,其主要原因是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稳定性降低,这主要违反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原理。
(2)某生态农业以沼气工程为中心,各类植物的秸秆、枝叶用来生产饲料喂养畜、禽、鱼,人、畜、禽粪便作为原料生产沼气,沼渣和沼液返还农田、菜园、果园、苗圃、鱼塘,这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_原理。该生态系统把鱼塘、农田、果园等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优化了系统结构,有助于生态系统维持自生能力,该生态农业中的所有生物共同组成了__________(填“生态系统”“群落”或“种群”)。该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具有的明显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 稻-鸭-萍共作是一种新兴的生态农业模式,其中,水生植物红萍(满江红)适生于荫蔽环境,可作为鸭子的饲料,鸭子能吃有害昆虫并供肥,促进水稻生长,对以此模式形成的生态系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B.鸭子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
C.生物群落由水稻、红萍、鸭子和有害昆虫组成
D.水稻和红萍分层分布,能提高光能利用率
2019-01-30更新 | 1959次组卷 | 25卷引用: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理综生物部分
10 . 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群落有一定的空间配置格局,种群内个体的分布则都是随机的
B.群落演替的速度与当地的气候及土壤条件有关
C.所有种群都有出生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等数量特征
D.群落有种群所不具备的组成成分,如生产者、消费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