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碳循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36 道试题
1 . 长柱红山茶是具经济价值的珍稀濒危植物,对引种栽培20年的长柱红山茶茶园进行碳循环研究,其中幼龄树和中龄树及茶园中消费者分解者碳检测量结果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注:生产者活生物量:某一时刻单位面积内实存生产者的有机物总量。净初级生产力: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总碳的速率减去自身呼吸作用消耗碳的速率)
A.幼龄长柱红山茶每平方米有30克碳用于生产者当年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B.储存在生产者活生物量中的碳可以通过消费者和分解者以CO2的形式返回大气中
C.中龄长柱红山茶中每克生产者活生物量的净初级生产力大于幼龄长柱红山茶
D.根据茶园中年碳检测量分析,幼龄长柱红山茶不能降低大气碳总量
2024-01-30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
2 . 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A~D表示不同营养级、①~⑩表示相应的能量值(单位相同)。下列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A固定的太阳能
B.图中不应存在的箭头是⑦
C.群落内的碳元素主要以有机物形式从低营养级传向高营养级
D.通过箭头⑧流向E的能量中包括了B粪便中的能量
2024-01-29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
3 . 图一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B、C、D是丙中关系密切的四种生物。图二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图三为能量流经图二所示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能量的单位为kJ。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一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是___,②过程中碳的传递形式是___
(2)若图一中的生产者固定了2000kJ的能量,则图中D理论上最多可获得的能量为___kJ。
(3)若图二中营养级①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3125kJ,则营养级①、②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从中可以看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___的特点。
(4)分析图三中能量关系可知,乙表示第二营养级生物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这其中包括___生物粪便中的能量。
2024-01-29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基于全球变暖的环境下,我国承诺2030年前,CO2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即碳达峰;2060年前,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CO2排放量,实现CO2“零排放”,即碳中和。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模式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A、E在碳循环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B.图中A、B分别表示大气中的CO2库、生产者
C.图中C是肉食性动物,属于消费者
D.化石燃料大量燃烧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2024-01-29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5 . 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A、B、C、D共同构成了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
B.②③表示呼吸作用,④表示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C.图中A→C间仅存在1条食物链
D.消费者C和分解者D都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6 . 2023全球滨海论坛会议在江苏盐城开幕,本次会议将“绿色办会”做到极致,通过绿色交通、林业碳汇等方式完全实现“碳中和”(二氧化碳零排放)。会议中,国内首单生态系统碳汇交易顺利签约。“碳汇”是指能吸收大气中的CO2、减少大气CO2浓度的活动、过程或机制,这一系列的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让盐城滨海湿地彰显活力,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碳元素在生产者与分解者之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双向传递
B.碳循环过程中属于“碳汇”的主要途径是植树造林
C.由题意可知,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减少“碳汇”
D.滨海湿地具净化海水、调节气候和旅游观光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2024-01-29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三门峡市五市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
7 . 如图所示为某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图中字母代表该生态系统的部分组成成分,数字标号代表相应的生理过程或生产活动。若B中的能量不变,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参与构成该生态系统食物网的成分仅有A、B、C、D
B.碳元素在C与D之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成进行传递
C.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和开发新能源是解决温室效应的良好措施
D.若D的食物来源由B:C=1:1调整为3:1,则传递给D的能量是原来的2倍
2024-01-28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新丰中学等五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8 . 某地爆发山松甲虫灾害,导致数百万棵树死亡。为了解灾情爆发后该森林生态系统是一个碳汇(从大气中吸收的CO2等温室气体的过程),还是一个碳源(向大气释放CO2的过程),生态学家估算了灾情爆发前后绿色植物的NPP以及异养生物的Rh,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NPP[g/(m2·yr)]Rh[g/(m2·yr)]
爆发前440408
爆发后400424
注:NPP: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CO2减去自身呼吸作用产生的CO2
Rh:异养生物呼吸作用释放的CO2
A.灾情爆发前后,该生态系统由碳汇变为碳源
B.碳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
C.该森林生物呼吸释放的CO2能够随着大气环流在全球范围内流动
D.防治山松甲虫可利用化学防治技术,如使用昆虫信息素、农药等
2024-01-28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
9 .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曾经发生特大火灾,使100多万公顷的森林资源遭受了严重破坏,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表示该生态系统的部分结构和功能,图中A-C代表生态系统的某些生物成分,其中B:为食草动物,①~⑩则代表碳元素流动的相应过程。分析图示可知,该碳元素流入大气中的过程有_________(填数字)。
(2)发生过火灾后,该植物群落的恢复过程的演替类型属于___________
(3)恢复后森林生态系统中存在食物链“马尾松→松毛虫→杜鹃”,如图2表示松毛虫摄入能量的流动方向,图中字母代表能量值。
①若图中松毛虫摄入能量为2.2×109kJ,A中能量为1.6×109kJ,B中能量为1.2×109kJ,杜鹃同化能量为2.4×108kJ,则该生态系统中松毛虫到杜鹃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
②由松毛虫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可用_________表示(用图中字母写出表达式)。向该生态系统引入灰喜鹊来控制松毛虫危害的方法属于__________
(4)澳大利亚气候干旱而炎热,易发生森林火灾。研究发现在同样恶劣的环境中,桉树能比其他植物抢先一步,在很短时间内重新恢复生机。根据桉树的特性分析,澳大利亚森林经常发生火灾,长此以往,森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会下降,原因是桉树会成为生产者中的________,植物种类减少,动物种类减少,群落的___________下降,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下降。
2024-01-28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四校(杨柳青一中、咸水沽一中 、四十七中、一百中学)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0 . 某稻田生态系统中存在一条食物链:水稻→卷叶螟→青蛙。下图是能量流经卷叶螟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稻田生态系统利用碳的主要方式是光合作用
B.甲代表卷叶螟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C.卷叶螟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乙流向丁中的能量
D.卷叶螟与青蛙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9.6%
2024-01-28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