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碳循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3 道试题
1 . 图1为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B、C、D是丙中关系密切的四种生物。图2为某生态系统的某种金字塔简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1中有A→B→D、A→C、A→D三条食物链
B.图1中的D处于图2中的③、④营养级
C.若图1生态系统存在富集现象,则丁中富集物含量最高
D.图2中的金字塔可以表示能量金字塔,但不能表示生物量金字塔
2 . 我国提出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目标,为人类共同的命运承担起大国责任。碳达峰是指碳排放达到峰值,之后一直稳定在峰值以下水平或逐年递减的情形;碳中和是指通过自然的植物光合作用、人工的营造林活动等方式固碳,抵消人为活动产生的碳排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间往复循环的过程
B.生态系统中CO2的释放来自于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C.碳中和的结果是实现CO2的排放速率和吸收速率达到平衡
D.植树种草、秸秆还田等都是实现“碳中和”的有效途径
2023-02-19更新 | 667次组卷 | 8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 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 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上的碳绝大部分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存在于大气圈中
B.禁止利用森林资源和植树造林是实现碳中和的有效手段
C.二氧化碳排放减少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及酸雨发生
D.碳循环平衡破坏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
4 . 面对全球日益严峻的气候危机,习近平主席宣布我国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净零排放)的目标,体现了全球“碳共同体”中的中国担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全球“碳共同体”体现了物质循环的全球性
B.碳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
C.碳循环是指CO2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间往返利用
D.低碳生活、使用清洁能源、循环经济都有助于实现碳中和
2023-02-12更新 | 197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一中2022-2023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5 . 图1是水稻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的部分示意图,图2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内卷叶螟的变化示意图,其中字母表示各种能量值,M是摄入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1食物网中的所有生物及无机环境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结构
B.卷叶螟粪便中的能量值为P,卷叶螟呼吸消耗的能量值为R
C.卷叶螟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可以用图2中的M2表示
D.利用标记重捕法可估算该水稻田生态系统内青蛙卵的种群密度
6 . 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箭头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A、B,C、D、E
B.该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可表示为:A→D→E→B
C.碳循环进行的同时一定伴随着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D.碳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及生物群落内部往复循环,这种循环带有全球性
2022-10-27更新 | 663次组卷 | 8卷引用:安徽省定远县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7 . “池上春风动白苹,池边清浅见金鳞”描绘了金鱼池塘的美好景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温度是影响水中植物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
B.该池塘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都参与碳循环
C.该池塘生态系统由动物﹑植物﹑微生物共同构成
D.采用标志重捕法可对池塘内某种金鱼的丰富度进行统计
11-12高三上·北京东城·期末
单选题-单选 | 容易(0.94) |
名校
8 . 如图为碳元素在生态系统中循环的模式图,图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d过程代表光合作用,b过程代表呼吸作用
B.甲所示的营养级在食物链中占有的碳元素最多
C.碳元素在甲、乙、丙之间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D.甲所固定的太阳能就是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2022-06-25更新 | 306次组卷 | 48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大板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9 . 碳达峰是指某个地区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碳中和是指某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一般指一年)人类活动直接和间接排放的碳总量与通过植树造林、工业固碳等吸收的碳总量相互抵消,实现碳“净零排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碳达峰后一段时间内,大气CO2浓度仍可能继续增大
B.导致大气中CO2全球失衡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的乱砍滥伐
C.为实现碳中和,需要缩小人类的碳足迹
D.实现碳中和后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会明显减慢
2022-06-08更新 | 531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秦淮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期入学检测生物试题
10 . 假设某棉田生态系统只存在“棉花→棉铃虫→食虫鸟”一条食物链。其能量流动关系如下图所示(字母表示能量数值)。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食虫鸟粪便中的能量属于c中流入分解者的能量
B.用于棉铃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等于
C.若食虫鸟能量增加1KJ,则需要消耗棉花的能量为a/gKJ
D.棉花、棉铃虫和食虫鸟之间能进行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2022-06-05更新 | 1605次组卷 | 19卷引用: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