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碳循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3 道试题
1 . 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已被纳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碳汇是指森林和海洋等同化CO的能力。我国科学家提出在海水养殖区建造“BCP—MCP”地球生态工程, 以提高海洋碳汇。BCP是指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在有机物中的碳,MCP是指利用微生物产生难分解的有机物所固定的碳。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BCP—MCP”的建立有助于加快碳中和进程
B.与MCP相比,BCP 固定的碳不再参与物质循环
C.该生态工程遵循自生、循环、整体和协调等原理
D.参与BCP的生物属于该生态系统的第一营养级
2 . 图1为某森林生态系统的部分结构和功能,A-C代表各种生物成分,其中B1为食草动物,①-⑩代表碳元素流动的相应过程。图2表示松毛虫的能量流动过程,A-F代表能量值。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结构就是指图1中的A、B、C等生物成分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B.图1中,若②>①+④+⑩,则该森林生态系统可能处于发展的态势
C.图2中,A代表的是松毛虫的同化量,C代表松毛虫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D.利用特殊的化学物质扰乱松毛虫雌雄交配来控制松毛虫危害属于化学防治
3 . 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其中字母表示生物或物质,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图中A为大气中的CO2,C为分解者B.碳在生物部分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
C.图中食物链是E→F→D→BD.图中E→C的箭头表示呼吸作用
4 . 如图为碳循环的部分过程示意图,①~⑧代表过程或能量数值,I~Ⅳ代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产者→Ⅱ→Ⅲ→Ⅳ构成了一条食物链
B.若①②③均代表能量数值,则②+③>①
C.⑤中的能量包括了Ⅲ粪便中的能量
D.根瘤菌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有机碳来自过程⑥
5 . 碳中和是指通过多种途径抵消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以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下列做法不利于碳中和的是(       
A.公交出行B.节约用电C.植树造林D.使用一次性筷子
6 . 下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界中④过程只有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图中A、B、C分别代表消费者、生产者和分解者
C.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A、B、C之间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D.图中A、B、C包含的所有种群共同构成生物群落
7 . 为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对西黄松老龄(未砍伐50~250年)和幼龄(砍伐后22年)生态系统的有机碳库及年碳收支进行测定,结果见下表(其中净初级生产力是指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总碳的速率减去自身呼吸作用消耗碳的速率;异养呼吸是指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西黄松生态系统碳量

生产者活生物量(g/

死有机质

(g/

土壤有机碳

(g/

净初级生产力(g/·年)

异养呼吸

(g/·年)

老龄

12730

2560

5330

470

440

幼龄

1460

3240

4310

360

390

A.西黄松被砍伐后逐渐形成自然幼龄群落,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B.幼龄西黄松群落每平方米有360克碳用于生产者当年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C.幼龄西黄松群落中每克生产者活生物量的净初级生产力小于老龄群落
D.根据年碳收支分析,幼龄西黄松群落不能降低大气碳总量
8 . 图甲为北方某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字母代表该生态系统的部分组成成分,①-⑥代表相应的生理过程或生产活动;图乙为该地20年间CO2浓度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甲中P、A、B、C、D共同构成生物群落
B.图甲中成分P在碳循环中的主要作用是吸收大气中的CO2
C.图乙中冬季CO2浓度变化主要的原因是图甲中①过程减少,⑥过程增加
D.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和开发新能源是解决温室效应的良好举措
9 . 2023年4月,我国自然资源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了《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巩固提升实施方案》,碳循环是实现“固碳增汇”的重要基础。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循环过程
B.根据生物富集效应,食物链中最高营养级含碳有机物的浓度最高
C.碳循环过程中,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能量作为物质循环的动力
D.化石燃料的使用、水泥的生产等是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主要原因
10 . 2020年9月,我国在联合国大会上作出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碳元素的转移情况示意图,其中箭头表示碳元素转移方向,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字母表示碳元素转移量。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为实现“碳中和”应增加甲的碳储存量
B.碳元素在甲与乙之间主要以有机物形式进行转移
C.甲获取碳元素的方式有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
D.乙中植食性动物产生的粪便被分解者利用,涉及的碳元素转移量包含在f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