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碳循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立体农业是指从不同空间,深度利用光、热、水等自然资源,建立物种共栖、质能多级利用的生态农业生产模式。某地依据本地资源特点,发展荒山“林一菇农业”模式,利用板栗树修剪的枝条在林下种植适合在高湿度、遮光环境生长的栗蘑,废弃培养基又可以作为板栗树的肥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林一菇农业”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只有无机环境、生产者与分解者
B.栗蘑的物质与能量直接来自生产者,它属于食物链的第二营养级
C.“林一菇农业”遵循生态工程的物质与能量循环利用原理,提高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D.土壤需要补施肥料,补偿生态系统被收获的物质,维持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正常功能
2022-03-23更新 | 317次组卷 | 5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东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我国公布了国内的碳中和计划。在2030年之前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这一目标。按照整体部署、系统推进、分类施策、重点突破的原则,加快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深入推进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之上,加快实现生产和生活方式绿色变革,推动2030年前全国碳达峰目标如期实现。下图是我国的碳的迁移变化图,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碳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________的形式进行,碳循环具有循环性和________的特点。
(2)加快构建碳达峰就是让大气中的CO2达到最大值,CO2的主要来源有________;CO2的去路主要有________;实现碳中和就是让________保持相等,做到CO2的零排放。为了减少温室效应,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3)上图能否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________(填“能”或“不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 . 某现代化农场,种植有玉米、小麦等农作物,养殖有牛、鸡等动物,并利用生态工程技术构建成了一个农业生态工程。回答下列问题:
(1)该农场生态系统中,农民会在小麦生长后期,在小麦畦中间种植玉米,这是一种典型的______技术。
(2)奶牛摄取作物饲料获得的能量远多于奶牛的生物量,原因是摄取的食物中的能量一部分通过______散失,一部分以______形式排出体外。因此,该生态农业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
(3)有人认为,沼气作为清洁能源为该农场供能,实现了能量的循环利用,打破了生态系统能量单向流动的规律。你认为对吗?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沼气池中分布着大量的微生物,它们在生态系统中主要属于______。秸秆在沼气池中处理成沼渣后肥效提高,这是因为____________
2022-02-23更新 | 325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浙南名校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返校联考生物试题
4 . 华绒螯蟹(俗名“螃蟹”)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成分,肉味鲜美、深受喜爱。某农产品养殖科研单位进行了螃蟹养殖实验,下图1为人工螃蟹养殖塘(含藻类、水草、小鱼等)中有关生物物质流动与调节示意图,图2是该单位依据大数据模拟出一年中螃蟹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学上,图1人工蟹塘中螃蟹、鱼和水草等所有的生物构成了一个_______________,其内部碳元素以_______________形式传递。
(2)蟹塘在外界轻微污染后仍能正常发挥其功能,体现了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_能力。为了净化人工蟹塘,需每年6月向蟹塘补给清水,排出污水,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加水时应注意将清水沿水泵从蟹塘的水平面下10-20cm处冲入,这样有利于增加蟹塘_______________
(3)如果蟹塘中藻类(如蓝藻)大量疯长造成水华现象,科研人员会向蟹塘中适当多投放鱼、接种水生植物等措施抑制藻类数量。从生态学角度分析,藻类数量减少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2蟹塘中螃蟹种群增长曲线属于_______________型曲线。为了获得一年中最大螃蟹捕捞量,选择一年中第三季度的9月开始进行分批捕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了研究蟹塘中伊乐藻对含Zn2+污水的净化作用。科研人员从螃蟹塘中选择长势较好的伊乐藻进行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图。

①图4中设置空白对照组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②结合图3和图4分析,实验组24-48h间Zn2+浓度下降速度较快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022-02-20更新 | 705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期初调研测试生物试题
多选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是变化的,我们把释放二氧化碳的库称为源,吸收二氧化碳的库称为汇。在分析碳循环各个构成元素的基础上,某科研小组提出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式图,其中括号内的数据为年变化量(109tC/a),未加括号的数据为库存量(109tC),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碳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二氧化碳和碳酸盐的形式进行的
B.不考虑人类活动的作用,仅考虑正常的自然因素时,中国陆地植被是一个二氧化碳的汇,它每年净吸收0.37×109tC的碳量
C.考虑化石燃料的燃烧和生产以及生物质燃烧等人为因素时,该系统年会向大气净排放0.62×109tC的碳量
D.“土壤呼吸”是陆地生态系统通过呼吸作用排放二氧化碳最多的途径,即土壤微生物通过无氧或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