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794 道试题
1 . 星云湖为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之一,属于富营养化湖泊,其水华发生的发展变化很快。科研团队采用国产卫星高分一号,实现高时间频率和空间上连续的监测湖泊藻类动态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星云湖水域因富含___等元素的污染物流入,导致___等微生物大量繁殖,形成水华,影响水质和水生动物的生活。
(2)通过卫星高分一号以归一化植被指数法(NDVI)对星云湖藻类水华区域特征信息进行分析。归一化植被指数法公式为NDVI=(PNIR-PR)(PNIR+PR),PNIR是近红外波段的反射率,PR是红光波段的反射率。藻类中的叶绿素能反射更多的近红外光和绿光,吸收更多的___。因此,NDVI值在一定范围内数值越___,说明藻细胞数量越多。
(3)下图1为2017年2月至2018年6月间水华面积变化的卫星数据,据图分析,该时间段内水华的爆发特点为___。图2为水华覆盖区域内NDVI值、污染指数、营养指数的相关数据。结合图1分析,水华面积与NDVI值、污染指数、营养指数之间的相关性为___

(4)该湖泊水华的频繁发生与该生态系统的___稳定性下降有关。为提高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方面要增加其组分和___复杂程度;另一方面,要控制对该生态系统的干扰强度不超过该生态系统的___;同时,还可科学的施行对环境轻污染的、有效的___防治。
2024-04-11更新 | 27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适应性练习生物试题
2 . 肺炎支原体(MP)是一类缺乏细胞壁的原核生物,主要通过飞沫传播。肺炎支原体通过由膜表面P1蛋白构成的附着器实现在宿主细胞表面的黏附,并通过释放毒力蛋白、促进炎症因子合成和分泌等方式导致机体出现肺炎及肺外并发症。下图为支原体肺炎的发病机制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支原体中含有RNA的结构有___(填序号),不同于肺上皮细胞核基因表达过程,支原体基因表达的特点是___
(2)呼吸道黏膜属于免疫防御的第___道防线。据图可知,MP质膜上的P1蛋白可与肺上皮细胞膜上的___受体结合,实现了MP和宿主细胞的粘附,且因___提高了粘附的牢固性。
(3)MP粘附到肺上皮细胞表面后,并不迅速侵入细胞内部,而是产生大量的___和过氧化物基团等自由基释放进入宿主细胞,这些自由基会攻击___等生物大分子,进而导致细胞衰老、死亡。MP分泌的毒素蛋白CARDSTX经___作用进入肺上皮细胞后,可导致细胞核破碎、胞质空泡化,直接导致细胞死亡。宿主细胞裂解释放的内容物,可为MP的增殖提供___等营养物质。
(4)P1蛋白具有抗原性和免疫原性,MP感染机体后,机体经___免疫产生的抗体可与P1蛋白结合。研究发现,P1蛋白和人体的心脏、肠道和中枢神经系统细胞的部分蛋白具有序列同源性,据此推测,MP感染机体会出现广泛的肺外并发症的原因可能是___
(5)阿莫西林等广谱抗生素可抑制细菌的增殖,肺炎支原体对其并不敏感,推测其作用位点为___。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抑制核糖体的功能进而抑制支原体的增殖,是支原体肺炎的适宜用药,该类抗生素几乎不影响人体细胞核糖体的功能,推测其原因是___
2024-04-11更新 | 31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适应性练习生物试题
3 . 下图甲、乙分别为蚕豆离体表皮气孔的两种状态,蓝光照射可促进气孔开放。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A.甲状态为蓝光处理后的蚕豆离体表皮气孔的状态
B.感受蓝光介导叶片气孔开放的光受体是光敏色素
C.对保卫细胞来说,光既可作为能量也可作为信号
D.外施脱落酸,可促进气孔状态由甲转变为乙状态
4 . 果胶酶在生活中用途非常广泛,为了从土壤中分离高产果胶酶的细菌,研究小组进行了相关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果胶酶能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和胞间层,在果汁生产中,利用果胶酶可达到____的效果。
(2)欲分离产果胶酶的细菌,首先得配制液体培养基,配制的培养基中有果胶、氨基酸、水和无机盐等,其中仅作为碳源的是____。制成悬液后,在接种前一般取____mL菌液放入9L蒸馏水中,依次进行稀释,此种接种方法为____
(3)灭菌倒平板后需要将空白培养基放入恒温箱中,目的是____,培养基倒置培养的目的是____和避免培养基中水分过快地挥发。
(4)研究发现,可利用刚果红筛选出分解果胶能力强的菌落,在被刚果红溶液染色的含果胶的培养基中,果胶分解菌的周围会出现水解圈,若水解圈与菌落直径的比值越大,则说明菌落分解果胶的能力越____(填“强”或“弱”)。为长期保藏菌种,可以采用____的方法。
2024-04-04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海南州贵德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理综生物试题
5 . 光反应过程中的光合电子传递链主要由光系统Ⅱ(PSⅡ)、细胞色素b6f和光系统Ⅰ(PSⅠ)等光合复合体组成。研究发现,植物体内至少存在线性电子传递和环式电子传递两条途径,如下图所示。高温胁迫是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逆境因素之一,植物体会启动一系列防御机制进行应对。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光系统是由蛋白质和叶绿素等光合色素组成的复合物,具有____光能的作用。适宜环境温度下,PSII和PSⅠ共同受光的激发,H2O裂解释放的电子(e-)经过PSⅡ、PQ、____和PSⅠ的推动,最终被____接受。图中ATP合酶的功能有____
(2)高温胁迫下,PSⅡ中的捕光复合体容易从类囊体膜上脱落,导致PSII的____均发生改变,光能利用率下降。此时,仅由PSⅠ推动的环式电子传递被激活,这使得NADPH的生成量____,跨膜质子(H+)梯度____(选填“能形成”或“不能形成”),光反应产生的ATP与NADPH的比值____(选填“上升”或“下降”或“基本不变”),从而起到光保护作用。
(3)高温胁迫还会引发活性氧ROS(如自由基、H2O2等)的积累,进一步抑制光反应的发生。分析其原因可能有____
a. ROS攻击类囊体膜上的磷脂分子,造成膜结构的损伤
b. ROS与光系统中的蛋白质分子结合,使其分解并失去活性
c. ROS造成叶绿体DNA的损伤,导致光反应所需酶的合成受阻
d. ROS会加快PSⅡ的修复过程,进一步限制电子的线性传递过程
(4)高温胁迫下,植物还能通过增加瞬时气孔导度的方式进行保护,该方式的生理机制是____
6 . 东北虎和东北豹均为肉食性动物,但东北豹通过食性生态位和时空生态位与东北虎发生错位减少竞争,如东北虎主要捕食大中型猎物,而东北豹主要捕食中小型猎物;东北虎主要在海拔低处活动,东北豹主要在海拔高处活动,东北虎和东北豹的活动高峰期在晨昏时段出现先后错位。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东北豹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填种群数量特征)。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是影响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请从直接因素角度分析两者对东北豹种群密度影响的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
(2)野外收集到东北豹皮毛后,提取DNA,通过DNA指纹技术来区别不同的个体,进而进行数量估计,与标记重捕法相比,用该方法估算动物种群密度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1点)。
(3)东北豹通过食性生态位和时空生态位与东北虎发生错位减少竞争,这种“错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欲研究东北豹的生态位,通常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3点)。
(4)若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等理想条件下,则东北豹种群数量呈现___________________形增长。

7 . 四川南河国家湿地公园总面积为110.64hm2,公园内有河流等类型的湿地,是许多珍禽水鸟和鱼类的栖息地,生态功能显著。湿地公园于2006年开始建设,并对河道两岸湿地进行了改造,利用自然植被护岸,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湿地植被群落具有的空间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结构,公园内的某些植物在春季开始萌动,在夏季结束生命周期,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________
(2)土壤小动物具备活动能力强、身体微小等特征,经过取样统计发现,河道两岸湿地改造前某土壤小动物种群数量较多,改造后该土壤小动物种群数量非常多,对该土壤小动物种群数量的统计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与其旁边的陆地生态系统相比,河道两岸湿地物种丰富度明显更高,试分析其中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3)改造后的河道两岸湿地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___演替,演替的实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河道两岸植被的保护以保护原有植被为主要原则,适当补种当地树种。请说出不引入外来植被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从两个方面回答)

8 . 海南省具备优良的湿地生境,能为大型鸟类提供良好的栖息地,近几年海南多地监测到小天鹅和大天鹅。天鹅是冬候鸟,主要栖息于水生植物丰富的大型湖泊或沼泽地带,每年三、四月间,天鹅成群地从南方飞向北方产卵繁殖,十月过后,又再次结队南迁,在南方气候较温暖的地方越冬。天鹅雌雄结成终生配偶,在繁殖季节,雄天鹅会把嘴和翅膀靠近雌天鹅,然后发出高亢的叫声,雌天鹅会予以回应;雌天鹅常将卵产在芦苇丛中,在遇到敌害时,雄天鹅会拍打着翅膀与对方搏斗。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对于天鹅种群来说,性别比例接近1∶1有利于种群的发展
B.雄天鹅求偶的过程中,涉及的信息有行为信息和物理信息
C.研究某沼泽中天鹅种群数量变化时,迁入率和迁出率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D.在用样方法调查天鹅卵的密度时,若地块较为狭长,则需用五点取样法
9 . “晚上睡不着,白天起不来”,失眠困扰着很多人。利用果蝇进行睡眠机制的研究发现,DN1神经元决定果蝇何时安然入睡。当睡觉时间到来时,果蝇体内DN1神经元就会活跃起来,一方面传递睡眠命令,一方面抑制LND神经元,不让它们兴奋起来打扰到果蝇的睡眠。果蝇大脑中央有一个EB-R2神经元决定需要睡多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DN1神经元兴奋时,Na+逆浓度梯度进入细胞
B.受抑制的LND神经元可能发生Cl-内流使果蝇活动减少
C.果蝇睡懒觉的行为是神经调节的结果,此过程会发生胞吐作用
D.DN1、LND和EB-R2等神经元之间可以通过突触实现信号转变

10 . 关于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神经递质从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
B.大脑皮层代表区范围与躯体各部分运动的精细复杂程度有关,躯干运动代表区比手部运动代表区小
C.缺血性脑卒中是因脑部血管阻塞而引起的脑部损伤,由于颅脑损导致呼吸中枢受到刺激而兴奋导致通气过度,会造成血浆pH升高,可能引起呼吸性碱中毒
D.第二次接种同一种疫苗会使得机体产生更多的抗体和记忆细胞,进而可提高机体对相应病原体的免疫清除功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