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自我调节能力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0 道试题
1 . 高原鼹鼠是一种营地下生活的挖掘类啮齿动物,挖洞时将挖出的土堆在地面,会在草甸中形成无植被覆盖的裸露土丘,土丘需6年左右才能逐步恢复。图1中CK、A、B、C、D表示土丘密度不同的5个区域。图2表示演替至第6年时各区域的生物量和植物丰富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裸露土丘的恢复过程属于群落的初生演替
B.草甸中高原鼢鼠数量越多,恢复后植物丰富度越高
C.鼢鼠挖洞行为有利于疏松土壤从而促进植物生长
D.彻底消灭酚鼠不利于提高草甸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 . 下图表示利用自然生态系统净化污水的一种大面积、敞开式污水处理池塘(即氧化塘)。请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由图示看,氧化塘净化污水的途径有物理沉降和生物分解
B.图中A表示的物质是氧气和有机物,B表示的物质是二氧化碳和矿物质等
C.随着距水面深度的不断增加,不同水层微生物的新陈代谢类型也在发生着变化,其中它们的呼吸作用类型的变化是需氧型→兼性厌氧型→厌氧型
D.氧化塘实现净化污水的原理主要是利用细菌和藻类的寄生关系来分解有机污染物
2021-03-23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姜堰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题
3 . 一个系统作用的效果反过来又促进或抑制这个系统的工作,如果是促进,该调节就是正反馈,反之则是负反馈。如图1和图2中都存在反馈调节。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图1中是正反馈调节,图2中是负反馈调节
B.图1中甲、乙、丙之间的食物链是丙→甲→乙
C.图1的调节机制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D.图1和图2的反馈调节都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021-03-05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木渎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三校12月联合调研生物试题
4 . 某种药物A由于某种原因随着污水进入某大型水库,导致连续爆发“水华”。为防治“水华”,在控制上游污染源的同时,研究人员依据生态学原理尝试在水库中投放以藻类和浮游动物为食的鲢鱼和鳙鱼,对该水库生态系统进行修复。下图1表示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图2是投放鲢鱼和鳙鱼前后几种鱼的生物积累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若大量含药物A的污水流入该水库,会使某些藻类种群大暴发,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这说明_____
(2)投放入该水库生态系统中的鲢、鳙鱼属于第_____营养级。为确定鲢、鳙的投放量,应根据食物网中的营养级,调查投放区鲢、鳙鱼的_____的生物积累量(在本题中指单位面积中生物的总量,以t•hm-2表示);还应捕杀鲢、鳙鱼的天敌,目的是_____
(3)藻类吸收利用水体中的N、P元素,浮游动物以藻类为食,银鱼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若要调查水库中银鱼的种群密度,应采用_____法。由图可知,将鲢、鳙鱼苗以一定比例投放到该水库后,造成银鱼生物积累量_____,引起该变化的原因是_____
(4)投放鲢、鳙这一方法是通过人为干预,调整了该生态系统食物网中_____,从而达到既提高经济效益又改善了水质的目的,这主要体现的生态工程原理有_____
5 . 2009 年夏天,太湖爆发蓝藻灾害,导致水质恶化、毒化,严重侵害人们的健康。“太湖蓝藻的爆发,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国家环保总局官员在新闻发布     会上如是说。从自然因素上来讲,太湖水位比往年要低,水少;另外,由于 2008 年是暖冬,那年 4 月无锡气温在 20℃左右,适合蓝藻生长。但是,人为因素也非常重要,上游河流污染物排放严重,太湖湖体中的氮、磷浓度升高,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1)水位低是太湖蓝藻爆发的原因之一,从本质上来看这是降低了太湖生态系统的_____
(2)有毒物质一旦进入生物体后,一般很难分解,往往随着营养级的增加,体内有毒物质的量逐渐加大,这是生物富集现象。假设太湖中有四种生物 A、B、C、D,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捕食关系。若测定某脂溶性有毒物质 X 在各生物体内的相对含量如下表,请据表分析,画出四种生物间最可能存在的食物网:________________
生物ABCD
X相对值1.3×10-88.9×10-51.0×10-42.5×10-1

(3)经调查在太湖中存在一食物网(如下图)。

若一种生物摄食上一营养级的生物,且它们被摄食的生物量相等,如果 E 增重 3 千克,则最多消耗 A_________千克。
(4)结合上述事实及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知识,请为太湖治理蓝藻侵害,提出合理化建议_________
2021-01-25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江阴市长泾高级中学2020-2021 学年高二上学期四校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6 . 下图为某湖泊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模式图[图中数字为能量值,单位是里J(cm2-a)],G是绿色植物,H为植食性动物,C为肉食性动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________,生态系统具有能量流动、________________三大功能。
(2)据图分析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________%。(保留整数)
(3)生态学家曾多次实地考察该湖泊生态保护和生态发展情况。下表为被调查区域三个时期动植物的物种数量及某种鱼类的同化量在不同生命活动中分配比例的相对值。请回答问题:

时期

物种数

竞争消耗的能量

逃避敌害消耗的能量

繁殖后代消耗的能量

I

49

17

18

65

II

80

18

60

22

III

46

65

17

18


①在调查描述、解释该鱼种群数量变化时,常常需要建立种群数量增长的________模型若要预测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则需调查该种群的________
②根据上表分析,最需进行生态修复的时期是________期。
③该湖泊在某个时期由于污染物排放导致水质恶化,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说明________污染物排放导致藻类大量繁殖,若将该区域的水流经芦苇田后,藻类数量大大减少。从生态学角度分析,藻类数量减少的原因有________
2020-12-31更新 | 27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阴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第一学期阶段联考生物试题
7 . 某红树林是多种候鸟南北迁徙道路上重要的“中转站”、“停歇地”和“加油站”,是被多个城市包围的滨海湿地自然保护区。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展及其带来的诸多环境问题,红树林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图是红树林保护区内部分食物关系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保护区中的主要成分是图中的____________,鸟类与鱼类之间的种间关系有____________
(2)碳元素在鱼类与鸟类之间以____________形式流动,最终主要通过____________(过程)释放到无机环境。鸟类同化的能量,除了一部分通过自身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外,还有的去向有____________
(3)随着城市经济快速发展,滨海湿地被围填或污染,一方面导致鸟类的多样性逐年降低,其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另一方面导致保护区内水质恶化,从生态学角度解释,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4)保护红树林除控制污水排放、减少人类干扰,还需进行生态修复。具体的措施有:
①通过引种试验与驯化,培育新的适合本地种植的红树植物种类。该措施主要遵循的生态学原理是____________
②定期投放鱼苗,并适当增加食物网的复杂程度,为鸟类提供更多食物来源的同时,提高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稳定性。
8 . 千岛湖是1960年为建设水电站而筑坝蓄水形成的大型人工湖,人工湖构建以来气候变化相对稳定,1998、1999年发生大面积藻类水华。为探究这次水华爆发的原因,研究者分析并调查了影响藻类数量变动的主要环境因子,结果如图。

图1 影响藻类数量变动的主要环境因素 注:“+”表示促进,“-”表示抑制。
(1)图1所示箭头所指方向______(填“能”或“不能”)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鲢鱼、鳙鱼与浮游动物的关系是______
(2)藻类水华的发生通常被认为是N、P污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水体富营养化后,水中含氧量降低,原因一是藻类大量增生,由于藻类的______,夜间水体中含氧量明显下降;另一原因是藻类大量死亡,导致______(填“需氧型”或“厌氧型”)微生物的大量繁殖,使水体含氧量进一步减少。水中含氧量降低和藻类分泌的毒素都会引起水生动物死亡,加剧水体的污染,形成______(填“正反馈”或“负反馈”),最终导致生态系统崩溃。
(3)分析图2发现,“水体富营养化”学说不能很好解释1998、1999年千岛湖水华发生的原因,依据是______

图2 千岛湖1989~1999年TN和TP含量

年份

鲢鱼、鳙鱼

银鱼

1993~1997

6.66

5.43

1998~1999

2.16

7.72


不同年份鲢鱼、鳙鱼数量相对值
(4)由表、图1、2综合分析,湖中鲢、鳙主要捕食______,由于渔业的过度捕捞以及银鱼数量的增加,可能会导致______,使藻类数量增加,最终导致了水华的发生。
(5)由于千岛湖是人工湖泊,发育时间较短,因此生态系统的______简单,稳定性较差。千岛湖水华现象警示我们,要降低人工湖泊水华发生的频率,可采取______等措施。
2020-11-25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9 . 下图表示处于平衡状态的某生物种群因某些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时的四种情形,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若图①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中某人工种群,则a点后的变化可能原因是过度放牧
B.若图②所示为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种群,则b点后的变化可能原因是天敌的减少
C.图③中c点后发生的变化表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
D.图④曲线可用于指导海洋捕捞,维持资源种群数量在K/2左右
10 . 因含N、P元素污染物的流入,导致淡水河爆发水华。研究人员在淡水河投放以藻类为食的罗非鱼控制水华,实验结果如下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罗非鱼等动物和蓝藻等植物共同构成生物群落
B.投放罗非鱼调整了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C.投放罗非鱼加快清除淡水河中含N、P元素污染物
D.淡水河爆发水华,自我调节能力没有丧失
2020-05-20更新 | 29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届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高三模拟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