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自我调节能力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0 道试题
1 . 下图一表示甲、乙两个生态系统受到相同强度的干扰和解除干扰后稳定性的变化情况,图二表示的是甲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结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两个方面。生态系统之所以具有抵抗力稳定性是因为生态系统内部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调节能力取决于生态系统________________,其主要调节机制属于________;图一中a点与b点比较,________点抵抗力稳定性强;当干扰解除后,生态系统的发展趋势是________
(2)若因某种原因,图二中F全部死亡,短时间内数量增加的动物是________;最有可能成为国家级保护动物的是________,请用生态学观点解释其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下图为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 轻度污染后的变化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藻类从水中吸收有机物导致其大量繁殖
B.藻类减少是该河流AB段溶解氧减少的原因之一
C.该图表明河流生态系统具有净化作用
D.大量排放生活污水会影响物种的多样性
3 . 在一些营养丰富的水体中,有些蓝藻常于夏季大量繁殖,并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且有腥臭味的浮沫,称为水华。大规模的蓝藻暴发,被称为绿潮。绿潮会引起水质恶化,严重时耗尽水中氧气而造成鱼类的死亡。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图1 浮游藻类生长的季节性变化
   图2 污染物浓度变化
图3
(1) 图1是温带湖泊浮游藻类生长的季节性变化,从中可以看出,影响藻类大量繁殖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 图2表示对受到轻度污染的湖泊的调查结果。结果表明,湖泊生态系统具有相当高的______性。
(3) 严重的水华往往会引起沉水植物的死亡,这是因为_________(要求答出两点主要原因)
(4) 我国许多景区水域都受到污染,浮游藻类大量繁殖,水体浑浊,透明度减小,从而导致景致大为减色。相关部门为了使湖水还清,曾多次投放化学杀藻剂做紧急处理。此种处理方法虽然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存在的主要缺点是________,并可能危害到____________生物。
(5) 某些景区采纳专家建议,在水域内种植图3所示植物,同时投放鲫鱼、草鱼等植食性鱼类,取得了很好的治理效果。在修复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过程中,上述措施发挥的作用:
①利用了这些植物与浮游藻类的____关系,制约浮游藻类的数量。
②草食鱼类可以______,制约了浮游藻类的数量.
2017-09-30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盐城中学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学生作业第十二单元第4讲 生态环境的保护
4 . 下列说法与图所示不相符的是
A.若A表示抗利尿激素的浓度,则B可以表示尿量的变化
B.若A表示血糖的浓度,则B可以代表胰岛素的浓度
C.若A表示轻度污染后水体中的有机物含量,则B可以表示微生物的数量
D.若A表示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则B可以表示呼吸频率的变化
2016-11-26更新 | 109次组卷 | 3卷引用:必刷卷02-2022年高考生物考前信息必刷卷(江苏专用)
13-14高三·江苏南通·期中
5 . 科学工作者对引起某水库水华的有害藻类进行相关方面的研究。并绘制了如图曲线,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氮浓度越高硅藻生物量越高
B.磷浓度越高硅藻生物量越高
C.磷对藻类繁殖的影响大于氮
D.硅藻的繁殖与温度和溶氧量无关
2016-12-12更新 | 632次组卷 | 4卷引用:2015届江苏省如皋市高三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11-12高三上·浙江温州·期中
名校
6 . 奶牛场每天排放大量的粪便、饲料残渣,如不处理会严重影响周边人、畜的饮水安全等。下图是某奶牛场废水处理流程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废水流入厌氧池前,需经稀释处理,是为了防止微生物失水过多死亡
B.控制废水流入氧化塘的速率,除有利于氧化塘中有机物被充分分解外,还有利于无机盐被充分吸收,使出水口处的水质达到排放要求
C.输入氧化塘的能量有太阳能和化学能,氧化塘前部的溶解氧含量比后部的多
D.氧化塘后部种植莲等挺水植物,有利于减少出水口处水中的浮游藻类,原因是挺水植物起遮光作用,影响浮游藻类进行光合作用
2016-12-12更新 | 689次组卷 | 10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17届高考考前模拟冲刺打靶卷生物试题
7 . 科学家对一个以槭树、山毛榉和桦树为主要树种的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如图.请回答问题。

(1)槭树、山毛榉和桦树等树种之间的关系是_____.调查这些树种种群密度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______
(2)这个温带森林中,每年每平方米大约有6.28×105 J/(cm2•a)的有机残屑来不及被各种分解者所分解,推测影响分解者分解效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
(3)该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入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输出.这个森林生态系统中,能量由生产者流到初级消费者的传递效率约为______%(保留小数点后2位).据图中的能量值分析,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中,______的呼吸作用是能量流动的主要渠道。
(4)太阳能的不断输入是推动该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实现的基础。
(5)少量动物的迁入和迁出,不会使森林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发生明显变化,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能力。
8 . “稻鱼共生系统”中,鲤鱼通过冲撞稻秧导致稻飞虱等害虫落入水中并食之,同时使清晨水稻叶片上的露水滴落,减轻稻瘟病原孢子的产生和菌丝体生长;鲤鱼的游动,又使水浑浊,抑制水中杂草的生长;稻叶在给鲤鱼提供食物的同时,还为鲤鱼生长创造良好环境。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与水稻单种系统相比,稻鱼共生系统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分别表现在:①生态效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经济效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亚洲鲤鱼”被引入美国,在当地已经构成了生态入侵,它与美国的本地物种之间可能存在着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导致入侵地的________锐减。
(3)科学家通过研究种间捕食关系,构建了“捕食者—猎物”模型,如图所示(图中箭头所指方向代表曲线变化趋势)。仅从该模型分析,图中最可能代表猎物和捕食者K值的数据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其曲线变化趋势反映了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________调节。
9 . 近年来各地规模化养殖发展很快,畜牧业已逐步由农村副业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产业,但规模化养殖场污水的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渐突出。因此,必须对养殖业污水进行处理和生态综合利用,下图是集污水净化、休闲、养鱼为一体的人工湿地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输入该湿地生态系统的能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是净化污水的重要途径,为了尽量地分解彻底,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人工湿地中的浮游藻类等植物生长迅速,其主要原因是微生物将污水中有机物分解,为藻类等植物提供了充足的___________________
(4)实地调查中发现,该湿地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其群落演替类型是___________。不能仅仅依靠人工湿地对污水的净化,还应该加强对污染源的控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11-26更新 | 1054次组卷 | 5卷引用:2010年江苏省苏北四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12-13高三上·江苏无锡·期末
10 . 下图A为小岛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有人向小岛引入一定数量的卷尾鬛蜥(主要以沙氏变色蜥和较大的地面节肢动物为食),发现沙氏变色蜥和网蜘蛛的数量变化较大(见图B),而其他生物数量变化相对较小。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没有表示出来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有 _____;卷尾鬣蜥引入后,与沙氏变色蜥的种间关系是 _____
2.如果A图中柳仔树等植物能提供10000KJ的能量,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那么沙氏变色蜥占据的营养级从中能得到的最低能量值和最高能量值是 _____ KJ和 _____ KJ。
3.引入卷尾鬣蜥后,沙氏变色蜥的主要活动范围从树基部向上转移,而网蜘蛛的织网位置略有下降,这是属于 _____  水平上研究的问题,表明生态因素的变化,可使其 _____ 发生改变。
4.引入卷尾鬣蜥后,网蜘蛛的数量变化趋势是 _____ ,这表明生态系统内部具有 _____ 能力,生态系统具有该能力的基础是 _____
2016-11-26更新 | 9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届江苏省无锡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