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自我调节能力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0 道试题
1 . A、B两工厂的有机废水排放口位于某河流上,环保人员对该河流相应河段水体溶氧量进行测量,结果如下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水体溶氧量主要与生物呼吸和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关
B.ab段溶氧量迅速降低主要是该水域没有生产者引起的
C.B厂排放污水中有机物含量可能要比A厂低
D.水体溶氧量变化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一定自我调节能力
2023-01-06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决胜新高考2022-2023学年高三12月大联考生物试题
2 . 下图为甲、乙两个生态系统在遭受相同程度干扰后,其功能和结构发生的变化。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a点之前甲、乙两个生态系统的组分数量和食物网的复杂程度不差上下
B.若干扰程度加大,则甲、乙对应的曲线在a点之后可能会持续下降
C.与a点时相比,b点时甲、乙两个生态系统的物种的种类可能发生了改变
D.由图可知,生态系统的稳定表现为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的动态稳定
2022·江苏南通·二模
名校
3 . 为了对重金属镉(Cd)污染的水体进行生物修复,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研究。选择水芹菜、灯芯草和水葫芦三种湿地植物设置了4种配植方式:A.水芹菜3株+水葫芦3株;B.水芹菜3株+灯芯草3丛;C.水葫芦3株+灯芯草3丛;D.水芹菜2株+水葫芦2株+灯芯草2丛。利用水培法模拟被镉污染的人工湿地,检测植物配植对模拟人工湿地的影响,结果如下图。请回答:

(1)湿地生态系统的主要成份是_____________,其可吸收污水中的_____________等营养物质以及重金属镉等有害物质,既能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又能防止环境污染。这说明了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
(2)据图1可知,4种配植方式中,第3天时人工湿地中Cd的去除率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组,到第7天时,人工湿地中Cd的去除率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组,由此可说明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_____________会促进系统对Cd的去除。
(3)从图2的A组、B组、C组结果比较可知,三种植物净光合速率最大是_____________。综合图1、2结果可知,实验结束时人工湿地中的溶解氧含量与Cd的去除率呈_____________
(4)根系泌氧是指水生植物通过通气组织将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运输到根部,并释放到根际土壤或水体的过程。这种现象是长期水体缺氧环境对植物进行_____________的结果。研究证实水生植物根系泌氧有助于植物对水体污染物的去除,这是因为水生植物根系泌氧提高水体溶解氧,有利于好氧微生物在植物根系周围分解_____________,植物可吸收的营养物质增多,植物生长更加旺盛,提高污水净化效率。
2022-04-16更新 | 1147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高三适应性考试(二)生物试题
4 . 1987年5月,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发生特大火灾,使104万公顷的森林资源遭受了严重破坏,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表示该生态系统的部分结构和功能,图中A~C代表生态系统的某些生物成分,其中B1为食草动物,①~⑩则代表碳元素流动的相应过程。分析图示可知,该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成分是___________(填字母)。碳元素在A和C之间以___________形式流动,图1中碳元素流入大气中的过程有___________(填数字)。
(2)发生过火灾后,该植物群落的恢复过程的演替类型属于___________
(3)恢复后森林生态系统中存在食物链“马尾松→松毛虫→杜鹃”,如图2表示松毛虫摄入能量的流动方向,图中字母代表能量值。
①若图中松毛虫摄入能量为2.2×109kJ,A中能量为1.6×109kJ,B中能量为1.2×109kJ,杜鹃同化能量为2.4×108kJ,则该生态系统中松毛虫到杜鹃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
②由松毛虫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可用___________表示(用图中字母写出表达式)。若向该生态系统引入灰喜鹊来控制松毛虫危害的方法属于___________
(4)澳大利亚气候干旱而炎热,易发生森林火灾。研究发现在同样恶劣的环境中,桉树能比其他植物抢先一步,在很短时间内重新恢复生机。桉树在森林火灾后更具竞争优势,与它有关的特性可能有___________
A.桉树油脂含量高,易燃
B.桉树恢复快,生长迅速
C.桉树的天敌较少
D.桉树的种子十分坚固,不易发芽,但大火燃烧之后,反而容易发芽
E.过火后,桉树很多枝干依然可以发芽
但其他多数乔木死亡或树根才可以发芽。根据桉树的特性分析,澳大利亚森林经常发生火灾,长此以往,森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会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
5 . 最近,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新型的稳定塘污水生态处理系统,取得良好效果。稳定塘是一种人工构筑、以净化污水为目的工程设施,具有围堤、防渗层等。稳定塘包括好氧塘、兼性塘、厌氧塘等。其结构如下图,稳定塘污水生态处理系统的主要指标见下表,请分析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类型

深浅(m)

污水停留

时间(天)

适宜处理污水中

有机物浓度

含有的主要生物

好氧塘

<1m

3~5

藻类、好氧菌

兼性塘

1~2m

5~30

较高

细菌、真菌、原生动物、藻类等

厌氧塘

2.5~5.0m

20~50

厌氧菌等


(1)从表中数据可以发现:不同的稳定塘水深差异明显,这主要是与稳定塘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对___ 的需求不同有关。
(2)好氧塘内藻类生长通常比正常情况要快,其主要原因是___
(3)污水在厌氧塘中停留时间特别长的原因主要是___ 。同时,废水不能过量流入厌氧塘,说明生态系统的___ 能力有限。经过稳定塘处理的污水,再流经潜流湿地,就能作为农业、工业用水。该系统主要依据了生态工程中______ 等原理。
(4)由于人们长期向湖泊、河流中大量捧放生活污水(和某些工农业废水),导致水华现象频繁发生。通过人工打捞、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等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人们还采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种植大型挺水植物和人工浮床等方法构建生物修复系统,收到较好的效果。与杀藻剂处理水华相比,生物修复方法的主要优点是______
2022-04-18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必刷卷02-2022年高考生物考前信息必刷卷(江苏专用)
6 . I.建立人工湿地公园(如图)是解决城市水污染的新思路,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输入人工湿地的能量有___
(2)人工湿地公园中的芦苇属于挺水植物,绿藻属于浮游植物,黑藻属于沉水植物。这一现象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季节性的变化对湿地净化功能有一定的影响,其影响主要是温度的变化,温度明显影响湿地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以及活性,不同季节湿地植物吸收和利用有机物的能力存在显著差异。湿地生物受到的这些影响最根本的是细胞内___ 的受到了影响。
(3)人工湿地可以净化城市污水,但应对污水排放量加以控制,其生态学依据是___
(4)除净化水质外,人工湿地还具有旅游观光功能,这主要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价值。
Ⅱ.某鼠的自然种群中,体色有三种:黄色、黑色、灰色.其生化反应原理如图所示,其中基因B能抑制基因b的表达。纯合aa的个体由于缺乏酶1,使黄色素在鼠体内积累过多而导致50%的个体死亡。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5)从图中可看出:基因型为aabb个体的体色是___
(6)从题意可知,体色为黄色的鼠具有___种基因型。
(7)若让一只黄色雌鼠与一只灰色雄鼠交配,F1全为黑色鼠,由此可推知两亲本的基因型为___
(8)让(7)小题中产生的多只F1成年雌、雄鼠自由交配,则F2代个体表现型及其比例应表示为___。若让F2中的灰色鼠与黄色鼠杂交,子代中纯合灰色鼠所占比例为___
(9)两只黑色鼠交配,后代只有黄色和黑色,且比例为1:6,则这两只黑色鼠其中一只的基因型一定是___
2022-04-17更新 | 124次组卷 | 2卷引用:必刷卷01-2022年高考生物考前信息必刷卷(江苏专用)
7 . 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将污水、污泥有控制的投配到经人工建造的湿地上,污水与污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如图甲是某人工湿地公园污水处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不同区域选择种植不同类型的植物,在净化水体的同时又能美化环境,这体现了生态工程建设的整体性(和协调与平衡)原理。A区域中以挺水植物芦苇为主,B、C区域以沉水植物伊乐藻、苦草为主,体现了群落的_____结构。
(2)人工湿地中植物的根系不能吸收_____,但可以为_____吸附和代谢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利于水质净化。但人们对污水排放量要加以控制,原因是_____。其调节机制为_____调节。
(3)图乙表示该人工湿地公园草鱼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果在t2时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草鱼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60条全部标志释放,一段时间后进行了第二次捕捉,其中没有标志的30条、标志的20条,估算草鱼种群在t1时是_____条。
(4)为提高生物多样性的_____价值,某地进一步建立了一个集种植、养殖和休闲为一体的新型人工生态系统。科研小组对该新型人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定量分析,得出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部分数据未给出,能量单位为J/cm2·a,肉食性动物作为只占据一个营养级研究)。
生物类型X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未利用的能量传给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外来有机物输入的能量
生产者44.05.095.020.00
植食性动物9.51.511.0Y5.0
肉食性动物6.30.56.50.711.0
据表分析,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J/cm2·a,X是指_____的能量,数据Y为_____J/cm2·a。
8 . 建立人工湿地公园可以有效处理城市生活污水,获得生态、社会和经济三重效益。图甲是某人工湿地公园污水处理示意图,图乙表示该人工湿地公园中几种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A、B、C三个区域中各种生物共同构成的集合称为___________,其中植物的向光生长与_________信息有关。
(2)人工湿地中植物的根系不仅能吸收N、P等营养物质,还能为微生物吸附和代谢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微生物通过___________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进水口的污水流入量还要加以控制,原因是人工湿地的___________是有限的。
(3)图乙中共有___________条食物链。属于第三营养级的动物是___________,图乙中未体现的生态系统的成分是___________
(4)在此基础上,某地进一步建立了一个集污水净化、休闲、养鱼为一体的新型人工生态系统。科研小组对该新型人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定量分析,得出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X表示能量流动的去向之一,Y为能量值,能量单位为J/cm2·a,肉食性动物作为只占据一个营养级研究)。
生物类型X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未利用的能量传递给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外来有机物输入的能
生产者44.05.095.020.00
植食性动物9.51.511.0Y5.0
肉食性动物6.30.56.50.711.0

据表分析,X是指___________的能量,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值为___________,Y为___________
能量从植食性动物到肉食性动物的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_
2022-02-17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9 . 华绒螯蟹(俗名“螃蟹”)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成分,肉味鲜美、深受喜爱。某农产品养殖科研单位进行了螃蟹养殖实验,下图1为人工螃蟹养殖塘(含藻类、水草、小鱼等)中有关生物物质流动与调节示意图,图2是该单位依据大数据模拟出一年中螃蟹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学上,图1人工蟹塘中螃蟹、鱼和水草等所有的生物构成了一个_______________,其内部碳元素以_______________形式传递。
(2)蟹塘在外界轻微污染后仍能正常发挥其功能,体现了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_能力。为了净化人工蟹塘,需每年6月向蟹塘补给清水,排出污水,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加水时应注意将清水沿水泵从蟹塘的水平面下10-20cm处冲入,这样有利于增加蟹塘_______________
(3)如果蟹塘中藻类(如蓝藻)大量疯长造成水华现象,科研人员会向蟹塘中适当多投放鱼、接种水生植物等措施抑制藻类数量。从生态学角度分析,藻类数量减少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2蟹塘中螃蟹种群增长曲线属于_______________型曲线。为了获得一年中最大螃蟹捕捞量,选择一年中第三季度的9月开始进行分批捕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了研究蟹塘中伊乐藻对含Zn2+污水的净化作用。科研人员从螃蟹塘中选择长势较好的伊乐藻进行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图。

①图4中设置空白对照组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②结合图3和图4分析,实验组24-48h间Zn2+浓度下降速度较快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022-02-20更新 | 705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期初调研测试生物试题
10 . 建立人工湿地公园可以有效处理城市生活污水,获得生态、社会和经济三重效益。图甲是某人工湿地公园污水处理示意图,图乙表示该人工湿地公园中几种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A、B、C三个区域中各种生物共同构成的集合称为______,其中植物的向光生长与______信息有关。
(2)人工湿地中植物的根系不仅能吸收N、P等营养物质,还能为微生物吸附和代谢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微生物通过______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进水口的污水流入量还要加以控制,原因是人工湿地的______是有限的。
(3)图乙中共有______条食物链。属于第三营养级的动物是______,图乙中未体现的生态系统的成分是______
(4)在此基础上,某地进一步建立了一个集污水净化、休闲、养鱼为一体的新型人工生态系统。科研小组对该新型人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定量分析,得出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X表示能量流动的去向之一,Y为能量值,能量单位为J/cm2·a,肉食性动物作为只占据一个营养级研究)。

生物类型

X

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

未利用的能量

传给下一营养级的能量

外来有机物输入的能量

生产者

44.0

5.0

95.0

20.2

0

植食性动物

9.5

1.5

11.0

Y

5.0

肉食性动物

6.3

0.5

6.5

0.7

11.0

据表分析,X是指_____的能量,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值为_____,Y为_____。能量从植食性动物到肉食性动物的传递效率是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