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自我调节能力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7 道试题
1 . 图1是某生态系统部分生物关系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的营养结构包括______。大型真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_成分,由于乔木的遮挡程度不同,导致了不同区域地表的草本植物、真菌等生物种类和数量有一定差异,地表生物的这种区域差异分布体现了群落具有_______结构。
(2)图2中的B属于_______的能量,C为______的能量。
(3)假设蜘蛛所获得的能量中,1/3来自跳虫,2/3来自蝗虫。若蜘蛛的同化量增加a,至少需要消耗草的同化量为b,则a和b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________
(4)草原上放养的牲畜过少,就不能充分利用牧草所能提供的能量;草原上放养的牲畜过多,就会造成草原的退化,这说明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意义是________
(5)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能力,这种能力的基础是_______调节。人们把生态系统维持或恢复自身_____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的能力,叫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 . 下列图1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碳循环示意图,甲~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图2为该生态系统的部分能量流动示意图(不考虑未利用的能量)。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图1中,碳元素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②③④,能量进入群落的主要途径是①
B.图2中,B表示鼠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C表示鼠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C.在该生态系统中,狼和鼠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的调节机制属于负反馈调节机制
D.该生态系统在向森林生态系统演替的过程中,生产者固定的CO2量与生物群落排出的CO2量相等
3 . 在稻田中饲养河蟹,河蟹喜食底栖动物、水稻害虫和杂草,且河蟹的爬行能起到松土的作用,有利于水稻的生长,达到稻谷和河蟹双增收的目的。如图是某稻蟹田的能量流动图解,其中的字母表示能量数值。请回答下列问题:
   
(1)河蟹与底栖动物可能存在的两种种间关系为_____。流经该稻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
(2)农民常使用灯光诱虫、杀虫,这种防治害虫的方法利用了生态系统的_____信息。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诱杀害虫的意义是_____
(3)图中的b代表_____。生态系统除了具有能量流动的功能外还有的功能是_____。稻田生态系统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稳定是因为它具有_____能力,这种能力的基础是_____
4 . 如下图所示为不同生态系统在相同的环境条件变化下,甲和乙两个生物群落所表现出来的反应。据下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和乙群落之间是捕食关系
B.环境条件包括光照、水分和空气等,不包含生物成分
C.据图可知,无论环境条件发生怎样的改变都不会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
D.乙生物群落所在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高于甲生物群落所在的生态系统
5 . 镇江市是江苏省第一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海绵城市”是一种城市生态工程模式,对城市绿色及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下图为海绵城市水的循环收集和释放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海绵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这种“弹性”实际上体现了城市生态系统的_____能力。
(2)建设“海绵城市”的一个通常做法是雨水回收利用,人工蓄水池内不仅安装了现代化的雨水净化系统,还种植了许多水生植被辅助净化,这些植物的引种需遵循_____原理。人工蓄水池中种植植物时应尽量提高_____以构建复合的群落,种植的植物能_____,还能为微生物吸附和代谢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
(3)海绵城市建设中,必须考虑城市垃圾对环境的污染,降解城市垃圾的微生物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其主要功能是_____。从城市生态工程建设的角度出发,列举处理城市垃圾的措施_____
(4)湿地建设是海绵城市的重要措施之一,下列有关湿地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有_____。
A.研究城市湿地生态系统中动物群落丰富度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
B.流经城市湿地的总能量是该湿地中所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C.湿地生态系统中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共存,生物迁移和群落演替较活跃
D.湿地具有净化水质、降解污染物等生态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5)金山湖路是镇江海绵城市建设的一段示范路(如图所示),其在体现生态和排水双赢的同时,让“水生态草沟漫金山”成为真正的传说。图片中路旁缺口有利于_____,生态草沟能增加下渗,减少地面积水从而有效减轻_____,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6 . 草原的退化问题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重大资源和环境问题之一,在放牧条件下,草原植物群落的特征与放牧强度密切相关。对内蒙古典型草原的研究表明,在连续多年的高强度放牧压力下,以羊草、克氏针茅为主的典型草场可退化演替为冷蒿群落。若继续重牧或过牧,冷蒿草原将难以维系,最终退化或趋同于星毛委陵菜草原群落,星毛委陵菜将成为草原荒漠化或沙化的阻击者。
(1)调查草原中植物的种群密度常见的取样方法有_______法和_______法。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数量特征包括_______
(2)适度放牧有利于草原保持健康稳定状态,当草原受到一定程度干扰时,能够维持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它具备这种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_______。调查发现,糙隐子草是牛羊喜食的优质牧草,但放牧时间间隔太长反而不利于糙隐子草的可持续增长,试分析其原因_______
(3)研究表明,放养泛化种捕食者(可吃多种类型的食物),相对于特化种捕食者(仅摄取一种类型的食物)来说,泛化种捕食通常可以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原因是_______
(4)科研人员利用不同浓度的冷蒿茎叶水浸提液处理羊草草原3种禾本科植物(羊草、克氏针茅和糙隐子草)幼苗,实验结果如下图。

据图分析,不同浓度的冷蒿茎叶水浸提液对羊草幼苗根生长的影响是________。在过度放牧干扰下,_______成为冷蒿的主要伴生物种。
2023-08-09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阶段性学业检测(二)生物试题
7 . 图1是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图2表示该生态系统中某一食物链及部分能量流动情况,请分析回答:

(1)图1中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内主要是以____________形式流动的。
(2)在图2的食物链中③属于________(填生物)的同化量的一部分。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的符号表示)。
(3)图2所在生态系统在引入鹰之后,兔的数量在变化后,最终达到平衡,这表明生态系统内部具有_____能力,该种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决定该种能力大小的因素是___________
2023-01-17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五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8 . 凤眼莲是一种外来物种,被称为水域的“癌细胞”,扩展蔓延速度快,对当地湿地生态系统产生严重的影响。沉水植物是湿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生产者,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有重要作用。为探究凤眼莲入侵对湿地生态系统中沉水植物生长状况的影响,科研人员选取同一湖泊中的两种沉水植物金鱼藻和黑藻,分别给予不同的处理,结果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学上,每个物种都有自己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称为生态位。若研究金鱼藻的生态位,通常需要研究的因素有_______(填序号)。
①金鱼藻的种群密度②金鱼藻的株高③金鱼藻与其他物种的关系④金鱼藻在该湖泊出现的频率
(2)生物量是衡量植物生长状况的重要指标,由实验结果可知,在没有凤眼莲入侵时,湖泊中的金鱼藻和黑藻的种间关系是____,其中占优势的是____(填“金鱼藻”或“黑藻”),判断的依据是___
(3)“胁迫梯度假说”认为,在一定的胁迫梯度范围内,植物间的正相互作用(互惠)会随外界胁迫强度的增加而加强。当凤眼莲轻度入侵时,金鱼藻和黑藻混种的生物量_____(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单种模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4)研究表明凤眼莲个体间排布紧密,降低水下植物可利用的光资源。结合本实验结果可以推测,凤眼莲重度入侵会导致当地湿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______(填“升高”或“降低”),原因是_____。由此可看出,生态系统的_____能力是有限的。
9 . 下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模式图,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图乙为其中部分营养结构。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过程①表示_____
(2)成分C在该生态系统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
(3)乙图中的蛇由于某种原因数量下降,蟾蜍的数量先增多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这属于_____调节,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若此草原向森林群落演替,则演替过程中生态系统的_____稳定性逐渐增强。
(4)若草固定的总能量为6.8×109kJ,食草昆虫和鼠同化的总能量是1.3×108kJ,则人最多能获得能量_____kJ。
(5)乙图中捕食者能依据被捕食者的气味捕猎,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
2023-08-05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神木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生物试题
10 . 在塑料制品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微塑料(直径小于5mm的含碳有机物)。它们以颗粒等形态释放到环境中,对陆地生态系统等带来不良影响,下图表示某地区部分微塑料的迁移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陆地生态系统主要以___________食物链为主。请写出图中有四个营养级的两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土壤微塑料进入植物的途径有根系吸收和_________________。微塑料进入生物群落后,微塑料对人类的影响比对其他生物更严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土壤中的部分微生物可降解微塑料,并会在其周围形成新的微生物群落。该群落与__________相互作用可形成 个微型生态系统(也称为塑料圈),塑料圈能量的主要来源是____________。塑料圈不能长期持续,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微塑料进入土壤后,土壤生态系统短期内未受到显著影响,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能力。
(4)请写出 条缓解微塑料污染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