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自我调节能力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7 道试题
1 . 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高,有着“鸟类的天堂”等美誉。由于工业的发展和人类其他活动的进行;一些地区的湿地生态系统出现了面积减少、破碎化、功能退化等问题。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___________
(2)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请列举两个人类利用湿地生物多样性直接价值的实例:____________
(3)为了恢复某地湿地公园的生物多样性,研究人员在公园内设计了适合鸟类筑巢繁殖的场所,如下图所示。其中深水区、浅水区等不同区域种植不同的植物,构成了群落的____________(填“水平”或“垂直”)结构。从种植目的来看,该场所中所种植的植物应具有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023-03-31更新 | 36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2022-2023学年高三12月一轮总复习阶段性检测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2023·全国·模拟预测
2 . 生物浮床技术是按照自然规律,运用无土栽培技术,以高分子材料为载体和基质,用现代农艺和生态工程措施综合集成的水面无土种植植物技术。采用该技术可将原来只能在陆地种植的草本陆生植物种植到自然水域中。生物浮床技术利用植物根系吸收水体中污染物质,同时植物根系附着的微生物降解水体中污染物,从而有效进行水体修复,同时还能收获产物。其模式如图。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生物浮床技术增加了水域生态系统的物种_____,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____稳定性。
(2)该技术利用了物种多样性的______价值。生物浮床使该群落的_____结构变得复杂,可以为鸟类、鱼类等动物提供_______
(3)生物浮床技术可减少水华的产生,据图分析其原因是______
(4)浮床中的植物一般选取当地的物种,其原因是_______
2023-03-30更新 | 10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 押题卷生物(六)
3 . 图A为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反馈调节示意图,图B为某湖泊生态系统中发生的某种调节活动。请据图思考下列问题:

(1)反馈调节有正反馈调节和负反馈调节,图A和图B分别属于哪一种?___
(2)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后,会影响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其中的反馈调节和图中的哪种调节方式相同?___
2024-01-17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3.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4 . 地球上存在着多种生态系统类型,不同的生态系统在物种组成、结构和功能上的不同,直接影响着各生态系统的发展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在消杀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害虫时,喷施了易在生物体内残留的杀虫剂Q,一段时间后,在该草原不同的生物种类中均监测到Q的存在,其含量如图所示(图中数据是土壤及不同营养级生物体内Q的平均值)。由图可知,随着营养级的递增,Q含量的变化规律是___;在同一营养级的不同物种之间,Q含量也存在差异,如一年生植物与多年生植物相比,Q含量较高的是___。因某些环境因素变化,该草原生态系统演替为荒漠,影响演替过程的关键环境因素是___。该演替过程中,草原中的优势种所占据生态位的变化趋势为逐渐___(填“增加”或“减小”)。
(2)农田是在人为干预和维护下建立起来的生态系统,人类对其进行适时、适当地干预是系统正常运行的保证。例如在水稻田里采用灯光诱杀害虫、除草剂清除杂草、放养甲鱼等三项干预措施,其共同点都是干预了系统的___和能量流动;在稻田里施无机肥,是干预了系统___过程。
(3)热带雨林是陆地上非常高大、茂密的生态系统,物种之丰富、结构之复杂在所有生态系统类型中极为罕见。要研究热带雨林中某种鸟的生态位,需要研究的方面有___(答出2点即可)。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其意义是___
(4)与热带雨林相比,农田的抗干扰能力弱、维护系统稳定的能力差,下列各项中属于其原因的是___
A.物种丰富度低B.结构简单
C.功能薄弱D.气候多变
2024-01-15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
5 . 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或生态地带之间)的过渡区域,称为群落交错区,如图1所示。群落交错区的环境条件比较复杂,在群落交错区的物种的数目及一些物种的密度的增大趋势被称为边缘效应。回答下列问题:

(1)在庄稼—草地交错区生存了许多天性警觉的啮齿类动物。大足鼠是一类生活在庄稼—草地交错区的常见啮齿类动物。
①为调查大足鼠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标记重捕法对其进行调查,但调查的结果可能会____(填“偏大”或“偏小”),根据以上信息分析,理由是____
②大足鼠是杂食性动物,其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成分。大足鼠和昆虫B均能以植物A为食,且大足鼠还会捕食昆虫B,同时蛇C、老鹰D均会捕食大足鼠。据此分析,存在种间竞争关系的生物有____
(2)在图1的草地和矮林—草地交错区存在某种害虫,两群落均会遭受害虫的损害,但矮林—草原交错区受到的损害小于草地受到的。结合题中信息,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
(3)鹌鹑放养过程中利用了边缘效应。图2中的圆圈处为放养鹌鹑的群落交错区,养殖人员通过增加边缘的长度、交错区面积的方法来提高鹌鹑的产量和质量,这样的养殖方法可以为鹌鹑的养殖提供更多的____
2024-01-28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2023-2024学年高三1月期末生物试题
6 . 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②③为特定的生理过程,图乙表示该系统中部分生物间的食物关系。据图分析回答:
   
(1)图乙中的生物对应图甲中的______(用字母表示)。在①、③过程中碳主要以_____形式进行循环。
(2)图乙中,若鼠和昆虫粪便中的能量为M,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R,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为N,则图中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可表示为______
(3)该生态系统每种生物都不断地与其他生物进行着信息交流,其作用主要在于______
(4)该草原受到外界干扰后,仍能保持相对稳态,这体现生态系统具有______,这也反应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能力 。这种能力的大小是由___决定的。
2024-01-22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
7 . 污水处理厂的尾水排放量大、污染物含量较高,直接排放至天然水体易引起富营养化,因此对污水厂尾水的深度处理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1)污水处理厂尾水中的N、P污染可能导致自然水域蓝藻(蓝细菌)等藻类大量繁殖,由于藻类的________________导致夜间水体中含氧量明显下降;另一方面,藻类生活周期短,藻类大量繁殖后伴随着大量死亡,导致需氧型微生物的大量繁殖,使水体含氧量进一步减少。含氧量降低和藻类分泌的毒素都会引起鱼虾等水生动物死亡;加剧水体的污染,形成________________调节,最终超出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能力而崩溃。
(2)科研人员对污水处理系统进行了设计和改造,其原理如下图

   

①检测甲液体中氨态氮的浓度,流出口的浓度比流入口明显升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硝化细菌代谢类型与绿色植物相同,硝化作用是将转化成,反硝化细菌和乳酸菌代谢类型相同,反硝化作用是将还原成气。依据上述信息分析,去除有机污染物中N的过程,填写下表。(+表示通入,-表示不通入

污水处理装置

通入

接种主要微生物

-

产甲烷杆菌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3)湖泊水体富营养化时,微囊藻等蓝细菌大量增殖并产生难被降解的藻毒素,严重威胁水体安全和人类健康。为因地制宜探索治理湖水污染的生态方法,研究者用获得的一株棕鞭毛虫(以浮游藻类为食的浮游动物),研究其对微囊藻的清除能力和降解藻毒素的效果:采集表层下40cm的富营养化湖水注入透光透析袋中,添加棕鞭毛虫后放置于原位,进行实验,结果如下图。

   

①本实验中,对照组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结果表明,棕鞭毛虫对湖泊群落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 学习以下材料,请回答问题。
永定河晓月湖生态景观修复
永定河是北京的母亲河,晓月湖位于永定河干流,是卢沟桥河燕京八景之一“卢沟晓月”的所在地,每当黎明斜月西沉之时,月色倒映水中,更显明媚皎洁故将此河道命名为“晓月湖”。但20世纪80年代后,永定河面临流域内水量减少、水质变差、河道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生态学家目前正通过多项措施恢复其当年的景观。
晓月湖的绿化坚持“黄土不露天”的原则,大量种植了一、二年生草花植物,为当地条件的改善奠定基础。同时根据河道不同的生态环境,对河道至河岸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植被配置(图1所示)。形成错落有致、交相辉映的水景,留出足够的水面空间形成简洁的水体。

为了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晓月湖引入了各种有益的动植物,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态。湖水中主要种植了芦苇、芦竹、菖蒲、水葱、荷花等水生植物,其发达的根系与水体接触面积大,形成过滤层,将水体中的有机碎屑沉降下来。水生植物群落为微生物和微型生物提供了附着基质和栖息场所,这些生物能加速被截流在根系周围的有机碎屑的分解。水生植物生长可吸收水中氮、磷等元素从而净化水质,同时植被生长能够分泌抑藻物质,抑制蓝藻等的繁殖,防止水华产生。
水生动物可通过吞食微生物和有机残屑,消减水中营养物质来净化水体。生态修护中需要根据食物链和食物网结构,科学设计水生动物的放养模式,促使各种群生物量和生物密度达到平衡状态。根据河湖治理经验,放养水生动物主要为鱼类(如鲢鱼、鳙鱼、鲤鱼等)及软体动物(如田螺等)。鲢鱼、鳙鱼以浮游植物浮游动物为食;鲤鱼为杂食性鱼类,主要以水生植物、其他鱼类的幼鱼、田螺等为食;田螺主要以水生植物等为食。从晓月湖开始生物修复至今,再未发生水生植物过大规模水华现象。随着永定河晓月湖生态景观的恢复,曾经消失的燕京八大景之一“卢沟晓月”又重现展现在世人面前。晓月湖这一有水有绿、生态良好的北京西南生态屏障,进一步提高了永定河的生态服务价值。
(1)在晓月湖的修复过程中,其群落演替的类型属于_____。据文中信息,能够恢复“卢沟晓月”这一景观的关键环境因素是_____
(2)图中河道至河岸植被的配置,体现了群落的_____结构。简要说明图中不同地段栽种不同植物的原因(举两例即可)_____
(3)在该食物网中,位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_____,它们之间的关系是_____。文中多种水生动植物的存在,提高了生态系统的_____能力。

(4)根据文中信息,归纳水生植物能够净化水质的原因_____(写出2点)。
2024-01-20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八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练习生物试题
9 . 青藏高原上广泛分布着一种小型哺乳动物高原鼠兔,它们多穴居于植被低矮、视野开阔的高山草甸地区。为研究高原鼠兔的被捕食风险,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1。图2是根据某草原上甲、乙两种鼠兔种群数量的调查结果绘制的曲线图,L值表示甲鼠兔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M值表示乙鼠兔的种群数量。不考虑甲鼠兔种群的迁入和迁出,回答下列问题:

注:警戒距离指当高原鼠兔有警戒行为时与捕食者之间的距离。
(1)高原鼠兔发现天敌时,会后腿站立、仰头发出连续的短促尖叫声提醒同伴躲避,此过程涉及的信息类型有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分析图1可知,植被群落高度越高,鼠兔被捕食的风险就越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请用文字和箭头构建一个高原鼠兔种群和捕食者种群之间负反馈调节的概念模型:_______
(2)第2年的后半年至第3年间,甲鼠兔的种群数量逐渐减少,而乙鼠兔的种群数量却逐渐增加,且环境容纳量渐增加,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乙鼠兔的环境容纳量约为______________只。环境容纳量是指_______________
(3)若高原鼠兔大量繁殖,则会对高寒草地造成严重危害,要进行防治,应将高原鼠兔的数量控制在______________(填“K”“K/2”或“K/2以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2024-01-19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
10 . I、下图是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轻度污染后净化作用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该能力的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AB段,溶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该河流的BC段藻类大量繁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下图为云南某遭遇虫害的玉米田中碳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部分示意图,图中甲~戊代表不同组成成分,Ⅰ~Ⅲ表示过程,“   ”表示流经丙的能量流动情况, A、B、C 代表能量流经丙所处营养级的去向,其中数字代表能量值,单位为J/(cm2·a)。

(4)图中属于异养生物的有________ (用“甲~戊”表示)。
(5)碳在图中Ⅰ~Ⅲ过程中循环主要是以________形式进行的。
(6)图中C代表的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图中15 J/(cm2·a)的1/15以粪便形式流向戊,则第二、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
2023-12-29更新 | 19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及第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