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自我调节能力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8 道试题
1 . 某湖泊湿地地势开阔,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孕育着多种野生植物、野生动物和微生物。植物类除垂柳、杨树等防护林树种外,湖滨处有获、蒲、芦苇等挺水植物,浅水处有荇菜、莲、芡实等浮水植物,深水处有苦草、眼子菜、黑藻等沉水植物。
(1)从消耗氧的角度看,该湿地公园中荇菜与泥鳅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
(2)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能够较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这是因为该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______能力,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决定该种能力大小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
(3)下图为该湿地的黑斑蛙数量调查结果,只根据该图预测∶未来一段时间该种群的出生率________死亡率,从而决定了其种群数量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趋势是______
2021-06-03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辽宁省沈阳市二中高三押题卷生物试题
2 . 2020年,一场罕见的蝗灾席卷东非和亚欧大陆,毁坏大量草场、农田,对粮食安全造成巨大威胁。某地科学工作者进行了相关研究,发现草场蝗虫密度对牧草产量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其中牧草产量=牧草补偿量-蝗虫取食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图可知,当蝗虫密度小于5只/m2时,牧草产量仍可能增加,原因是______________,表明蝗虫种群密度足够大时才会导致危害,其原因是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
(3)巴基斯坦发生蝗灾时,有网友建议派10万“浙江鸭”前往增援,专家未予采纳。请推测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有关国家和机构合作来进行灭蝗减灾的意义是___________,从而缓解可能出现的粮食短缺危机。
(4)造成此次灾害的蝗虫有散居型和群居型两种类型,散居和群居体现的是种群的________特征。群居型蝗虫体内会产生对鸟类有毒的氢氰酸,使其被鸟类捕食的概率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这一过程说明信息传递在调节________中起着重要作用。
2021-05-28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重庆市綦江中学高三5月考前模拟生物试题
3 . 目前我国渔业水环境污染形势严峻,科研人员搭建复合垂直潜流人工湿地一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如图1),并通过对该系统中氮、磷收支情况评价人工湿地对池塘尾水净化效果。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图2、图3)


据图回答:
(1)我国渔业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水域中含氮、磷等物质的含量超标,使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_能力降低,_______稳定性下降。
(2)根据图、表可知,在试验期间流经复合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后,池塘污水中总氮、总磷的去除率都呈现________的趋势,并且________去除率受温度影响较小。
(3)磷元素进入湿地植物细胞后,可以参与构成以下哪些物质的合成( )
A.磷脂             B.DNA             C.糖类             D.蛋白质 E.ATP
2021-05-17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天津市河东区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4 . 某畜禽养殖场将未经处理的废水废物直接排放,导致抚河流域水体受到污染。下图是利用人工湿地实现畜禽污水净化的过程图,据此回答相关问题:

(1)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
(2)底栖动物摄入的能量,其中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另外一部分用于_______________,其他能量进入粪便。
(3)该人工生态系统引种芦苇、菱草等挺水植物后生长迅速,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4)有研究表明:人工湿地引种芦苇和菱草可以净化污水,且同时引种比单独引种这两种植物,净化污水的效果更好。假设可以通过测量污水中氮和磷的去除率作为衡量污水净化效果的指标,请设计一个用于记录实验结果的表格_______________
5 . 镉(Cd)是土壤中最具毒性的污染物之一,土壤镉污染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环境问题。通过盆栽实验,对利用植物修复镉污染土壤进行了研究。
(1)镉在土壤中主要以难溶的Cd(OH)2、CdCO3等沉淀或Cd2+形式存在。Cd2+进入植物体内,会诱导活性氧的产生。植物的抗氧化系统(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等)可清除活性氧,抵抗镉对植物的毒害。镉可通过_______逐级积累,最终危害人体健康。
(2)取未污染农田表层土,加入不同比例的镉,制成不同镉浓度的土壤。将籽粒苋种子点播在土壤中,90天后检测,结果如下图。

① 籽粒苋能够_______,因此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
② 对检测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有_______
A. 籽粒苋对镉污染土壤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B. 籽粒苋植株干重变化表明,高浓度的镉抑制籽粒苋生长
C. SOD活性变化表明,100mg/kg的镉毒害小于50mg/kg的镉
D. 低浓度的镉可刺激微生物的繁殖
(3)密旋链霉菌是一种营腐生生活的放线菌。向镉污染土壤中接种1.5g·kg-1的密旋链霉菌菌剂,然后点播籽粒苋种子,90天后检测各项指标,结果如下表。

分组

籽粒苋

土壤

植株镉含量(mg·kg-1

植株干重

(g/株)

SOD活性

(U·g-1

CAT活性

(U·g-1·min-1

总镉含量

(mg·kg-1

Cd2+含量(mg·kg-1

pH

对照组

70.05

15.10

75

2.50

45.83

12.12

6.65

实验组

90.26

22.52

90

2.80

40.62

14.51

6.47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接种密旋链霉菌对籽粒苋修复镉污染土壤具有促进作用。请解释这种促进作用的可能原因(从三方面进行解释)_____________
(4)研究表明,适当施加有机肥(鸡粪)可提高密旋链霉菌-籽粒苋联合修复镉污染土壤的效果,试分析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
(5)为进一步提高对镉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请提出一个新的研究课题_______________
2021-05-12更新 | 736次组卷 | 6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1届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6 . 一个系统作用的效果反过来又促进或抑制了这个系统的工作,如果是促进,该调节就是正反馈,反之则是负反馈。下图1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反馈调节示意图,图2为某湖泊生态系统中发生的某种调节活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1中生物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构成了完整的生态系统
B.甲、乙、丙三者间的食物联系是乙→丙→甲
C.图1中存在负反馈调节,图2中存在正反馈调节
D.乙一定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最可能是草本植物
2021-08-08更新 | 554次组卷 | 6卷引用:考点16 生态系统及其保护-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全国通用)
7 . 图甲是某湖泊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图乙是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图中字母代表相关能量值。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没有包含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成分,属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是__________
(2)图甲中绿头鸭属于第__________营养级,浮游动物与水生昆虫之间通过__________调节机制维持各自数量的相对稳定。由图乙可知,该生态系统的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
(3)裸鲤具有较强的净化水质的作用,属于国家二级保护鱼类,保护裸鲤属于保护__________多样性。该湖泊具有净化污水的能力,但排放进大量的污水,会导致其生态平衡被破坏,原因是__________
8 . 湿地是与森林、海洋并称的地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它维持着地球的生态平衡,为无数生物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空间,同时也为人类提供大量食物、原料和水资源,故人们赋予湿地“地球之肾”的美称。下图示某城市潜流型人工湿地基本流程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湿地中的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构成_________。微生物种群②为好氧微生物,其溶解氧直接来自维管束植物(如菖蒲、芦苇等)发达的__________
(2)湿地植物是人工湿地的主要成分,多年生的水生植物,每年可收割一次,可将污水中的________等移出人工湿地系统;湿地中的睡莲、美人蕉等开花植物,除具有观赏价值外,还具有的________作用。
(3)湿地中的污水通过基质、植物微生物的_______途径,共同完成系统的净化。湿地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请尝试写出湿地与之相应的功能_________(答出2条即可)。
(4)人工湿地主要分为人工潜流湿地系统和表面径流人工湿地系统。从图中可以看出,潜流湿地能使污水得到充分净化。根据所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目前人们广泛选用人工潜流湿地而不选用表面径流人工湿地的原因,是因为表面径流人工湿地易出现__________
2021-05-03更新 | 50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届山东省淄博市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9 . 由于围湖造田、网箱养鱼、农家乐等无序发展,导致湿地生态功能遭到破坏。为治理生态环境,某地建立了多条截污河道进行湿地恢复。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该湿地中所有生物构成________。在污水净化过程中,湿地植物所起的作用是______;淤泥中的腐生细菌、真菌的作用是_______
(2)研究该湿地生态污水处理能力,应对_____的水质进行监测,通过比较其中N、P等含量的差值,来分析人工湿地的净化功能。要治理水体污染,除了依靠湿地生态系统自身的功能外,还应加强对污染源的控制,因为生态系统的_____有限。
(3)微囊藻产生的有毒物质会污染水体,在湖滩种植芦苇、茭白等植物,对微囊藻的生长繁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主要原因是这些植物与微囊藻之间在利用_____等资源(至少答两项)时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
(4)下图为某池塘能量流动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表示各营养级生物同化的能量,⑤⑥⑦表示各级消费者从人工投放的饲料中同化的能量。初级消费者与次级消费者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__(用含序号的算式表示)。

(5)科研人员针对湖底栖动物中的优势种椭圆萝卜螺的能量收支进行了相应研究,结果如下表。

动物名称

能量/(kJm·2·a1

摄入食物中所含的能量

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

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粪便中的能量

椭圆萝卜螺

516

15

231

270


椭圆萝卜螺同化的能量为_______(kJm·2·a1)。
2021-04-19更新 | 20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五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10 . 如图1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中甲、乙、丙、丁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图 2为该人工鱼塘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的营养结构关系。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1中过程①表示的生理过程主要是______,如图2中的A、B、C、D为放养的四种鱼,图1中和A、B、C、D对应的成分是______        
(2)______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可以为渔业捕捞提供依据,捕鱼时还可以通过控制网眼的大小,获得体型较大的鱼,以提高经济效益,并保持各种鱼的年龄组成为______
(3)A、B、C、D四种鱼分别生活在鱼塘不同水层,体现该鱼塘群落的______结构。
(4)如果养殖户向鱼塘中投放了过多的饵料,残余饵料会沉到水底,导致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加强,水体溶氧量______(降低/升高),鱼类大量死亡,水质恶化,这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是有限的。
2020-10-03更新 | 815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生物仿真模拟试卷04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