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多样性丧失原因及其保护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17 道试题
1 . 我国东北地区曾经生活着很多东北虎。随着人类采伐林木、垦荒种地等活动的影响,东北虎逐渐从该区域迁出。近年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保护东北虎等濒危动物,现已发现该区域有东北虎出没,东北虎的出现对于促进协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价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宜采用逐个计数法调查现阶段该地区东北虎的种群数量
B.对东北虎保护的最佳且最有效的措施是迁地保护
C.研究东北虎的生态位需要调查它与其他物种的关系
D.东北虎促进协同进化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2 .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长江沿江地区普遍开展水利工程建设,除鄱阳湖和洞庭湖仍保持与长江干流的自然连通(以下称通江湖泊),其余9个湖泊与干流的自然连通受到闸坝的阻隔(以下称阻隔湖泊)。江湖阻隔导致水生生物生境碎片化,使得天然鱼类等水生生物资源衰退。科研工作者调查了近三年某阻隔湖泊和通江湖泊中总氮、总磷和叶绿素含量,以研究江湖阻隔与水体富营养化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通江湖泊的抵抗力稳定性强于阻隔湖泊
B.江湖阻隔可能导致江湖洄游性鱼类成为偶见类群
C.阻隔湖泊与通江湖泊相比,生物多样性增加
D.阻隔湖泊在部分时段恢复通江,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水体富营养化
2024-05-28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吕梁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理科综合试题-高中生物
3 . 我国西南地区是被子植物多样性最高的地区,也是濒危植物分布相对集中的地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西南地区被子植物多样性高与其多变的地貌和环境有关
B.将濒危植物转移至繁育中心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C.西南地区的被子植物资源可能具有极为重要的潜在价值
D.西南地区进行道路建设,可能会威胁到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4 . 白鳍豚仅产于中国长江中下游,是中国特有的淡水鲸类。受人类活动综合影响,白鳍豚的种群数量急剧下降,下图为1980年—1999年白鳍豚种群数量的变化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1980年—1999年该种群K值约200只
B.1980年—1999年该种群的基因库缩小
C.由图中信息无法估算该种群的死亡率
D.长江禁渔措施属于就地保护
2024-05-27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5 . 2023年广东某省级自然保护区在调查工作中新增记录的野生植物共有15种,其中包括首次发现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短穗刺蕊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15种植物的全部基因构成了该自然保护区的遗传多样性
B.短穗刺蕊草与该地区的所有植物和动物共同构成了生物群落
C.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也具有重要的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
D.保护该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就要禁止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6 . 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等,他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多样性包括了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B.红树林既是海岸的天然防护林,也是多种生物繁衍地,体现了红树林的间接价值
C.中华蛩蠊个体小、数量少,对人类生活没有直接作用,所以不必进行保护
D.生物多样性在促进生态系统中基因流动和协同进化方面,具有重要的间接价值
2024-05-27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礼嘉中学2023-2024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7 . 生物多样性丧失是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之一,保护生物多样性迫在眉睫。下有关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掠夺式开发利用大自然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所以保护生物多样性就要禁止开发和利用。
B.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就是异地保护和就地保护。
C.建立植物园是对鸟类进行了异地保护。
D.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异地保护是为行将灭绝的物种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
2024-05-27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礼嘉中学2023-2024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8 .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A.湿地可以调节气候、净化污水,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B.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生态系统中物种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高,其自我调节能力强,恢复力稳定性高
D.在长江设置“禁渔期”属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2024-05-27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题
9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可将垃圾填埋场改造成农田,利用农作物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
B.培育良种,发展科技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可以提高生态承载力
C.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不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
D.建设生态廊道可为野生动物的扩散、迁徙提供通道,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10 . 湖北省野生动物保护范围进一步扩大,野生动物物种保护体系更加完善。新增调入重点保护食蟹豫、彩鹬、安徽树蛙等43种7类野生动物,其中包含蝴蝶裂唇蜓、低斑蜻、华东阿锹甲等8种昆虫。下列采取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A.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和迁徙洄游通道
B.禁猎(渔)期内禁止猎捕以及其他妨碍野生动物生息繁衍的活动
C.禁止或者限制在相关自然保护区域内引入外来物种
D.将各地濒危野生动物都迁移到自然保护区并加以保护
2024-05-25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高三年级5月份大联考生物(东三省)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