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多样性丧失原因及其保护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6 道试题
1 . 202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赴湛江考察了麻章区湖光镇金牛岛红树林片区,了解当地对红树林的保护情况。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是极其珍贵的自然资源,也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不可替代的综合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红树林湿地提供了良好的休闲观光场所,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是生物多样性最重要的价值
B.建立红树林湿地保护区是对红树林湿地最有效的保护
C.在湿地修复过程中要有效选择生物组分并合理布设,这是遵循生态工程的自生原理
D.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是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
2 . 2023年4月10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位于湛江市东海岛的国家863计划项目海水养殖种子工程南方基地。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种业发展问题,指出“种业是现代农业、渔业发展的基础,要把这项工作做精做好”把种业这项工作做精做好,就要保护好生物多样性。建设好中国的“种子银行”。以下叙述,哪一项可能是错误的(       
A.“种子”的寿命是有限的,“种子银行”每经过一段时间要检查“种子”生命力
B.“种子银行”所贮存的“种子”是严格筛选的且经适当干燥处理的
C.“种子银行”贮存“种子”的环境要求清洁无菌、干燥低温
D.“种子银行”所贮存的“种子”都是种子植物的种子
2023-06-05更新 | 256次组卷 | 2卷引用:第02讲 细胞中的元素、化合物、无机物(好题过关)-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帮(新教材新高考)
3 . 放牧是影响草原生态系统的首要压力源。科研人员在内蒙古典型草原区研究放牧强度对草地植物群落的影响,结果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注:多样性指数与物种多样性程度正相关
A.轻度放牧几乎不改变草地的物种多样性
B.重度放牧时会造成草地植物地上生物量减少
C.放养的家畜数量可根据牧草的地上生物量确定
D.长期禁止放牧遵循了生态工程的整体原理
4 . 关于生态学中的稳定与平衡,叙述错误的是(       
A.稳定的种群具有稳定型年龄组成,性别比例为1:1,数量达到K值
B.演替到稳定阶段的群落具有相对不变的物种组成和结构
C.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是生态系统平衡的基础
D.资源的消费与更新保持平衡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
5 . 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的褐花杓兰和西藏杓兰是一级濒危生物。典型的褐花杓兰花呈深紫色,典型的西藏杓兰花呈紫红色,两种兰花的分布有一定的交叉,在交叉分布区内,存在花色从浅红到深紫等一系列过渡类型。据此推测合理的是(       
A.两种杓兰存在生殖隔离
B.交叉分布区的杓兰存在协同进化
C.保护杓兰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D.过渡类型的出现是染色体变异的结果
6 . 大熊猫的祖先以肉类为食,现在主要以冷箭竹为食。大熊猫国家公园将原来分属不同部门、不同行政区域的69个自然保护地连为一体,并新划进了20%左右保护地之间的连接地带,保护了全国70%以上的野生大熊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大熊猫的食性变化是大熊猫与其它物种协同进化的结果
B.建立大熊猫国家公园属于就地保护,是保护大熊猫最有效的措施
C.将不同行政区域的自然保护地连为一体,有利于提高大熊猫的变异性
D.大熊猫的憨萌可爱引来众人观赏,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7 . 一只穿山甲每年能够吃掉大约700万只白蚁和蚂蚁,被称为“森林卫士”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非法猎捕、栖息地丧失等原因,我国野生穿山甲的数量大量减少,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科研人员利用红外相机长期监测,发现在广东乌禽嶂山区的60km2调查区域内有61只中华穿山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乌禽嶂山区调查区域内穿山甲的种群密度约为1只/km2
B.栖息地丧失会挤占穿山甲的生态位
C.非法猎捕是影响穿山甲的非密度制约因素
D.在乌禽嶂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穿山甲的最有效措施
8 . 东北豹是稀有的大型猫科动物,分布在我国东北、俄罗斯远东等地的深山里,具有灵敏的嗅觉和听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调查东北豹的种群数量不宜选用标记重捕法
B.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对东北豹进行易地保护,可提高其环境容纳量
C.东北豹的雌雄个体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而影响种群数量变化
D.东北豹可依据猎物发出的物理信息或化学信息来追捕猎物
9 . 紫茎泽兰20世纪50年代初传入我国,严重影响着我国多个地区的农、林、牧业生产和生态安全。下列关于紫茎泽兰的防治措施应该包括(       
A.通过人工或利用机械等挖除的方式加以防治
B.选用来源于我国当地的天敌或竞争者进行生物防治
C.采用发酵技术,将紫茎泽兰发酵生成沼气加以利用
D.建立紫茎泽兰自然保护区以减少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2023-04-16更新 | 282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12 生物与环境-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生物一模试题分项汇编(北京专用)
10 . 研究人员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将分散在国内不同区域养殖场、适应性好、抗逆性强、超高产的“超级奶牛”种质资源集中起来,便于进行良种奶牛繁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结合胚胎移植和胚胎分割技术,可快速培育出“超级奶牛”群体
B.运用克隆技术集中“超级奶牛”种质资源,有利于发挥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C.“超级奶牛”的成功克隆,说明奶牛体细胞具有发育为完整个体的能力
D.体细胞克隆技术在新领域的应用,可避免从国外引进活牛的生物安全风险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