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植物组织的培养及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植物细胞工程在农业、医药工业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主要是利用促进细胞生长的培养条件,提高单个细胞中次生代谢物的含量
B.植物顶端分生组织附近的病毒很少,甚至无病毒,因此人们为了获得抗病毒苗常常利用茎尖进行植物组织培养
C.利用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玉米幼苗,直接从中选择出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这样能够极大的缩短育种年限
D.快速繁殖花卉的过程中,诱导愈伤组织期间一般不需要光照,此时细胞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
2023-03-18更新 | 2026次组卷 | 21卷引用:重庆市万州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2 . 目前全球面临粮食安全问题,农业发展至关重要,其中种植业尤为关键。在现代生物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生物技术在育种中得到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实现优良品种的快速繁殖,取优良品种的体细胞经过脱分化形成_________________,该过程一般需要避光,此时所用培养基中的碳源为_________________(填“有机碳源”或“无机碳源”)。诱导生芽和生根的过程中,培养基的最大区别为_________________
(2)无性生殖的作物连续种植多代后产量会下降,主要是感染的病毒传给了子代。通过植物组织培养还可以对无性生殖的作物进行脱毒处理,此时一般选取_________________(部位)的细胞,因为_________________
(3)耕地面积减少也是农业面临的一大问题,为了更充分地利用土地,有的研究者想到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制备“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期望能得到地上结番茄,地下长马铃薯的植株。该设想需要先利用_________________去除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然后利用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种即可)诱导原生质体融合,融合细胞再生出细胞壁后经过植物组织培养发育成完整植株。最终“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没有实现地上结番茄、地下长马铃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4-30更新 | 61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届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联考模拟生物试题(一)
3 . 关于“菊花的组织培养”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菊花外植体需要用乙醇和次氯酸钠混合液进行消毒
B.诱导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培养基可以混用
C.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都存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幼苗移栽时,根部带有少量培养基可以提高存活率
4 . 人参是一种名贵中药材,其有效成分主要是人参皂苷,利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生产人参皂苷的大致流程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培养前对人参根切块要进行严格灭菌处理
B.诱导后得到的①的分化程度低于外植体
C.利用植物细胞工程生产人参皂苷,利用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理
D.进行细胞分离时常需要用胰蛋白酶处理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南方水果基地为了快速培养甘蔗,拟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其技术路线为“取材→消毒→愈伤组织培养→出芽→生根→移栽”,下图是该过程中出现的不同结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外植体经消毒后需用无菌水多次冲洗,以避免消毒剂长时间作用而产生毒害作用
B.整个培养过程需要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营养条件,不需要光照
C.B先通过脱分化得到A,再通过再分化得到C
D.生根、生芽时,培养基只需要α-苯乙酸生长素类调节剂
6 . 柑橘溃疡病是由地毯草黄单胞杆菌引起的、发生在柑橘的一种病害,植株受害后会发生落叶、落果,严重时叶片落光,整株枯死。利用基因工程将来自水稻的Xa27基因导入柑橘可获得抗柑橘溃疡病的植株,利用植物组织离体培养技术则可培育无病毒植株。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获得脱毒苗,通常可以选取植株______附近的组织进行离体培养,选取该部位组织的原因是______
(2)如图1表示科研人员利用柑橘幼苗获得抗病转基因植株的过程:


①基因表达载体必需的结构除复制原点、启动子、终止子、目的基因外,还有______
②共培养时,Ti质粒的作用是______
③共培养后,要利用选择培养基进行培养,目的是______
④再分化过程中,诱导愈伤组织生根、生芽的先后顺序为______
⑤从个体生物学水平鉴定柑橘再生植株时可采用______(填具体操作)的方法。经鉴定有几棵植株没有抗病的能力,分别提取这几棵植株的DNA,依据______的特异性碱基序列设计引物,扩增后利用______进行检测,结果如图2。

据图2分析,植株A、E、F不具有抗病能力的原因可能是______,植株B、C不具有抗病能力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2023-04-27更新 | 241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7 . 转分化是指一种高度分化的细胞转变成另一类型的分化细胞的过程。研究人员探究了马兜铃酸I(AAI)诱导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转分化的可能机制。结果见下表,TGF-β1是一种细胞转化生长因子(单位:ng/L)。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组别

24h

48h

72h

TGF-β1

细胞形态

TGF-β1

细胞形态

TGF-β1

细胞形态

对照组

22.37

正常上皮细胞形态

23.42

正常上皮细胞形态

25.60

正常上皮细胞形态

AAI组

60.19

正常上皮细胞形态

80.79

细胞肥大、拉长呈梭形

83.54

细胞肥大、拉长呈梭形

A.转分化过程可能经历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
B.AAI可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可能与TGF-β1增多有关
C.转分化前后的细胞中蛋白质种类改变,DNA和RNA的种类不变
D.人的成熟红细胞不适宜用作此探究实验的材料
8 . 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不仅能保持母本优良的遗传性状,实现苗木的快速繁殖,还可以进行品种改良。下图表示利用棉花叶肉细胞,进行诱变育种的过程,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③ 过程需要一定的光照
B.① 过程需在浓度略大的环境中进行
C.④ 过程需定期观察和记录愈伤组织的生长情况
D.② 过程能使原生质体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2021-05-01更新 | 39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届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生物冲刺卷(四)
9 . 苹果的花为两性花,苹果切开或咬开后不久颜色便会加深,这种现象称为“褐变”。褐变是由位于细胞器中的多酚氧化酶(PPO)催化位于液泡中的多酚类物质(如绿原酸等)生成棕色色素所致。据此,科研人员培育出了褐变能力显著降低的转基因苹果,其工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1)根据题干信息判断,要想构建褐变能力显著降低的转基因苹果,目的基因可选择___________
①卡那霉素抗性基因
②绿原酸合成基因
③棕色色素降解基因
④提高液泡渗透压的基因
⑤抑制PPO表达的基因
(2)实施图中步骤①所需要的酶是___________
(3)步骤④是植物组织培养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称为___________。该阶段使用的MS培养基中除了含有必要的植物激素外,从基因工程流程的角度考虑,还需要添加___________以便选择。
(4)一般而言,在经历步骤⑤后培育出来的转基因植株中,目的基因插在一条染色体上。要想培育转基因纯合子的苹果植株,较为合理可行的方案是___________
(5)为了评估目的基因对抑制苹果褐变的效果,需要选择无目的基因的对照植株,如野生株(同样进行步骤②、④、⑤操作)或含质粒pBI121的植株,两者中最佳的是用___________。(野生株/含质粒pBI121的植株),理由是___________
10 . 酸性土壤是pH小于7的土壤总称。下图表示利用耐酸植物甲(4n)和高产植物乙(2n)培育高产耐酸杂种植物的过程(图中序号表示过程或处理手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示过程中依据的原理主要有细胞膜的流动性、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等
B.过程①可将甲乙植物细胞置于含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等渗溶液中处理
C.过程⑥得到的杂种植株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时含有12个染色体组
D.过程④⑤使用的培养基需加入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但加入的比例不同
2023-05-06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万州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