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利用降维法求解二维碰撞问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在运用动量定理处理二维问题时,可以在相互垂直的xy两个方向上分别研究。例如,质量为m的小球斜射到木板上,入射的角度是,碰撞后弹出的角度也是,碰撞前后的速度大小都是v,如图所示,碰撞过程中忽略小球所受重力。
(1)分别求出碰撞前后xy方向小球的动量变化
(2)分析说明小球对木板的作用力的方向。

2023-07-20更新 | 555次组卷 | 15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10月高三上学期月考物理试题
2 . 如图甲所示,一轻质弹簧两端分别与AB两物块相连接,并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现使A瞬间获得一个方向水平向右、大小为的速度并开始计时,此后两物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时刻弹簧被压缩到最短
B.AB的质量之比
C.时刻AB的动量大小之比
D.时刻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等于两物块动能之和的两倍
2021-05-28更新 | 626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沧衡八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3 . 如图所示,粗糙水平地面上A处和B处分别有两物块P和Q,C处固定一竖直挡板,物块P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μ1=0.3,物块Q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2=0.4,两物块质量均为m=1kg。某时刻给P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0=10m/s,P运动到B点与Q发生弹性碰撞(碰撞时间极短),已知xAB=xBC=6m,若Q与墙壁碰后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反向,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P和Q碰撞前瞬间,P的速度大小;
(2)Q与墙壁碰撞过程,合力对物块Q的冲量;
(3)两物块都停止运动时,P和Q的间隔距离。
2021-01-25更新 | 25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物理试题
4 . 如图所示,滑块B置于水平面上,木箱C置于滑块B顶端,且木箱C的左端与B的左端对齐,B、C处于静止状态。与B完全相同的滑块A以速度v。与滑块B正碰,碰撞时间极短,碰后二者粘在一起。当A、B、C三者达到共同速度时,木箱C刚好从滑块B上滑动到滑块A上,即C的右端与A的右端对齐。已知:滑块A、B的量MA=MB=m,木箱C的质量MC=2m,A、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2μ,C与A、B顶部的动摩擦因数μ2=μ,重力加速度为g,运动过程中C不会从A、B上滑落。求:
(1)滑块A与滑块B碰后瞬间的共同速度v
(2)碰撞瞬间AB整体的加速度大小,C的加速度大小,以及木箱C的长度L
(3)从滑块A与滑块B碰后到滑块A、B速度减为0的过程中,整个系统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Q
5 . 如图所示,长度L0=1.6m、质量M=3kg(连同挡板)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m1=1kg的物块P(可视为质点)放在小车的左端,原长d=20cm的轻弹簧与小车右端的竖直挡板相连,不计挡板的厚度。质量m2=1kg的小球(可视为质点)用长L=1.8m的细绳悬挂在O点,细绳竖直时小球恰好与物块P接触,现将小球向左拉至细绳水平并由静止释放,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与物块P发生弹性碰撞,碰后物块P在小车上滑动,此后弹簧的最大压缩量为Δd=10cm。已知物块P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重力加速度g=10m/s2,不计空气阻力,求:
(1)物块P与小球碰后的速度大小;
(2)弹簧获得的最大弹性势能;
(3)物块P最终停在小车上的位置距小车左端的距离。
6 . 如图,abcd为两条相距较远间距为L的平行直线,ab的左侧和cd的右侧都有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闭合曲线是由两个完全相同的半径为r的半圆及与半圆相切的两条线段组成,质量分别为m1m2m1>m2),电量q1q2,速度v1v2甲、乙两带电体分别从图中的AD两点以不同的初速度开始向两边运动,轨迹如图,它们在C点碰撞后结为一体向右运动,计算碰撞后结合体的半径R并判断结合体能否回到C点。(如果能请计算从碰撞结束到返回C点的时间,如果不能返回C点说明原因)
2021-01-07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一中高三上学期12月段考物理试题
7 . 如图所示,静置于水平地面的三辆手推车沿一直线排列,质量均为m,人在极短时间内给第一辆车一水平冲量使其运动,当车运动了距离L时与第二辆车相碰,两车以共同速度继续运动了距离L时与第三车相碰,三车以共同速度又运动了距离L时停止。车运动时受到的摩擦阻力恒为车所受重力的k倍,重力加速度为g,若车与车之间仅在碰撞时发生相互作用,碰撞时间 很短,忽略空气阻力,求:
(1)整个过程中摩擦阻力所做的总功;
(2)人给第一辆车水平冲量的大小;
(3)第一次碰撞系统功能的损失量。
2020-12-17更新 | 3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重庆市云阳江口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题
8 .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

(1)若入射小球质量为,半径为;被碰小球质量为,半径为,则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关于实验的要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将小球静止放置在轨道末端看小球是否滚动来检测斜槽轨道末端是否水平
B.斜槽的表面越光滑越好,这样可以减少小球因摩擦损失的机械能
C.小球在斜槽上的释放点应该越高越好,这样碰前的速度大,测量误差较小
D.为了计算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必须用刻度尺测出槽口到地面的高度
(3)实验测得记录纸上点到各落地区域中心点的距离,则要验证的动量守恒关系式为______;若碰是弹性碰撞,实验还应满足的关系式为______
2020-12-16更新 | 20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天津市第四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题
9 . “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中:

(1)入射小球,原静止的被碰小球,由实验测得它们在碰撞前、后的图象如图甲,可知入射小球碰撞前的动量为,碰撞后的______,被碰撞后的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由此得出结论______.
(2)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本实验中,实验必须要求的条件是( )
A.斜槽轨道必须是光滑的
B.斜槽轨道末端点的切线是水平的
C.入射小球每次都从斜槽上的同一位置无初速释放
D.入射小球与被碰小球满足
(3)图中MPN分别为入射小球与被碰小球对应的落点的平均位置,则实验中要验证的关系是( )
A.
B.
C.
D.
2020-12-13更新 | 1695次组卷 | 6卷引用:2021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三中高三上学期第四次验收物理试题
10 . 甲、乙两滑块以相同的速率v在光滑水平面上相向运动并发生碰撞,碰撞后甲滑块静止不动。若乙滑块的质量为m,则甲滑块的质量可能为(  )
A.2mB.3mC.4mD.5m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