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物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4205 道试题
1 . 如图甲所示,轨道左侧斜面倾斜角满足sinθ1 = 0.6,摩擦因数,足够长的光滑水平导轨处于磁感应强度为B = 0.5T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竖直向上,右侧斜面导轨倾角满足sinθ2 = 0.8,摩擦因数。现将质量为m = 6kg的导体杆甲从斜面上高h = 4m处由静止释放,质量为m = 2kg的导体杆乙静止在水平导轨上,与水平轨道左端的距离为d。已知导轨间距为l = 2m,两杆电阻均为R = 1Ω,其余电阻不计,不计导体杆通过水平导轨与斜面导轨连接处的能量损失,且若两杆发生碰撞,则为完全非弹性碰撞,取g = 10m/s2,求:
(1)甲杆刚进入磁场,乙杆的加速度?
(2)乙杆第一次滑上斜面前两杆未相碰,距离d满足的条件?
(3)若乙前两次在右侧倾斜导轨上相对于水平导轨的竖直高度y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b)所示(t1t2t3t4b均为未知量),乙第二次进人右侧倾斜导轨之前与甲发生碰撞,甲在0 ~ t3时间内未进入右侧倾斜导轨,求d的取值范围。

昨日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高考江西卷物理真题(第1,3,4,5,15题)
2 . 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瀑布高150m,水流量10m3/s,假设利用瀑布来发电,能量转化效率为70%,则发电功率为(     
A.109B.107C.105D.103
昨日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高考江西卷物理真题(第1,3,4,5,15题)
3 . 两个质量相同的卫星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半径分别为,则动能和周期的比值为(     
A.B.
C.D.
昨日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高考江西卷物理真题(第1,3,4,5,15题)
4 . 某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关系为x = 1+2t+3t2,则关于其速度与1s内的位移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是刻画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1s内的位移大小为6m
B.速度是刻画物体位移变化快慢的物理量,1s内的位移大小为6m
C.速度是刻画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1s内的位移大小为5m
D.速度是刻画物体位移变化快慢的物理量,1s内的位移大小为5m
昨日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高考江西卷物理真题(第1,3,4,5,15题)
5 . 一带正电粒子在电场中仅受静电力作用,做初速度为零的直线运动,取该直线为x轴,起始点O为坐标原点,其电势能与位移x的关系如图所示,电场的电势用表示,电场强度用E表示,粒子的动能用表示,则四个选项中合理的是(  )

A.B.C.D.
6 . 如图,左侧光滑曲面轨道与右侧倾角的斜面在底部平滑连接且均固定在光滑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小滑块A从斜面上离斜面底边高为处由静止释放,经过斜面与水平面交接处时无机械能损失,在水平面与一质量为m的静止小滑块B发生正碰结合为一个整体(A、B完全相同),一起滑上左侧曲面轨道,再从曲面轨道滑上斜面,滑块第一次沿斜面上滑的最大高度为,多次往复运动。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
(1)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滑块第1次滑下斜面的时间与第1次滑上斜面的时间之比;
(3)滑块最终静止,整个系统由于摩擦产生的热量Q

7日内更新 | 5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测试物理试题
7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为康普顿效应的示意图,入射光子与静止的电子发生碰撞,碰后散射光的波长变长
B.在两种固体薄片上涂上蜡,用烧热的针接触固体背面上一点,蜡熔化的范围如图乙所示,则a一定是非晶体,b一定是晶体
C.图丙中随着温度的升高,黑体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频率较低的方向移动
D.图丁光电效应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触头向右移动,电流表的示数一定增大
8 . 如图所示,两根电阻不计、足够长的平行光滑金属导轨MNPQ固定在绝缘水平面上,导轨间距为L,导轨所在空间存在方向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两根金属杆ab间隔一定距离静止于导轨上,两杆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杆ab的电阻分别为R和3R,杆ab的质量分别为3mm。现使杆a获得一个大小为、水平向右的初速度。
(1)当杆b的速度大小为时(两杆未相撞),求此时杆b受到的安培力大小F
(2)若整个运动过程中两杆未相撞,求整个运动过程中杆a产生的焦耳热
(3)若初始位置时两杆之间的距离,通过计算判断两杆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是否相撞。

9 . 如图所示为静置坚硬玻璃瓶,用橡胶塞密封住压强为1atm的一定体积空气,从早晨到中午,因太阳暴晒致使橡胶塞突然蹦出。假设瓶中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玻璃与外界能缓慢热交换,外部大气压强为1at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橡胶塞蹦出前,瓶中空气压强不变
B.橡胶塞蹦出前,瓶中空气内能增量大于从外界所吸热量
C.橡胶塞蹦出的短暂过程,瓶内空气温度会迅速下降
D.橡胶塞蹦出的短暂过程,瓶内空气内能减少量等于橡胶塞动能增加量
10 . 如图所示为水池某时刻的水波图样,S1S2为水池边缘的两个波源,将水波视为简谐横波,实线为波峰,虚线为波谷,此时S1S2均处在波谷位置,可以通过调节波源S1的振动频率,使两波源的振动完全相同,在水面上形成稳定干涉图样,已知波源S2振动形成的水波波长为20cm,波速为40cm/s,两列波的振幅均为5cm,两列波的传播速度大小相同,S1S2两点之间的距离为100cm,S1S2P三点在同一水平面上,且刚好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S1S2P=53°,sin53°=0.8,Q为两波源连线的中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将波源S1的振动频率调高后形成稳定干涉图样
B.形成稳定干涉后,S1S2连线上共有8个振动加强点
C.形成稳定干涉后,P点处质点振动的振幅为5cm
D.Q点从平衡位置振动1.25s后通过的路程为1m
2024-06-05更新 | 3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测试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